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伯路

(東漢海賊)

鎖定
張伯路,是東漢時期的海賊、史載最早的海盜 [3]  於永初三年(109年),入寇濱海九郡,鄧太后派遣侍御史龐雄發兵討伐,張伯路投降。不久再度作亂,於永初五年(111年)被斬殺,從此州界恢復清靜。 [2] 
中文名
張伯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逝世日期
111年
職    業
海賊 [2] 
主要成就
寇略沿海三州九郡
出生地
渤海郡

張伯路人物經歷

張伯路入寇海濱

東漢永初三年(109)七月,張伯路等三千餘人頭戴赤幘、身穿絳衣,自稱“將軍”,侵略沿海9郡,並殺害了二千石令長。漢王朝派遣侍御史龐雄率領州郡兵力討擊,張伯路請求投降,不久降而復叛。

張伯路勢力壯大

永初四年(110年),張伯路與勃海平原劉文河周文光等三百餘人詐稱朝廷使者,進攻厭次(今山東惠民東),殺害了厭次城長官;繼而轉入高唐(今山東禹城境),燒燬官寺,放出囚犯。渠帥們都自稱將軍,共同朝拜張伯路。張伯路便頭戴五梁冠、佩戴印綬,黨眾越來越多。

張伯路退守海島

漢王朝派御史中丞王宗、青州刺史法雄,調發幽、冀郡數萬軍隊前往征討,連戰皆捷,大破海賊,被斬首和落水身亡的海賊有數百人,餘眾皆逃遁。
這時,朝廷下達招降海賊的赦令。王宗等人認為應乘勝追擊,而法雄則認為海賊會乘船過海,深入更遠的海島,到時候攻打起來未必容易。現在朝廷下達赦令,我們可以罷兵,撫慰並誘導海賊,到時候他們必定解散,我們就可以不戰而勝。王宗認為他説的有道理,於是罷兵。海賊們聽説後大喜,歸還了擄走的百姓。唯獨東萊郡的漢軍沒有解甲,這裏的海賊再度驚恐,沿遼東半島逃回海島。

張伯路兵敗被殺

永初五年(111年),春,海賊們缺食,再度抄掠東萊,法雄率郡兵將其攻破。張伯路便率領海賊逃往遼東,結果被遼東百姓李九等人共同斬殺,從此州界恢復清靜。 [1-2] 

張伯路主要成就

張伯路最早海盜

張伯路一事是中國史籍對海賊即海盜活動事件的最早文字記載,張伯路是歷史上第一個有“海賊”記載的海盜首領,他領導的海盜武裝,聲勢甚盛。

張伯路創五梁冠

張伯路曾“冠五梁冠,佩印綬”,據應劭《漢官儀》載,漢代諸冠進賢三梁,卿大夫、尚書,二千石冠二梁,千石以下至小吏冠一梁,而無五冠之制。張伯路冠五梁冠,顯然是為了表示他要勝過東漢王朝官員,可見他的心志不低。 [3] 

張伯路史料記載

《後漢書·列傳·張法滕馮度楊列傳》:“永初三年,海賊張伯路等三千餘人,冠赤幘,服絳衣,自稱“將軍”,寇濱海九郡,殺二千石令長。初,遣侍御史龐雄督州郡兵擊之,伯路等乞降,尋復屯聚。明年,伯路復與平原劉文河等三百餘人稱“使者”,攻厭次城,殺長吏,轉入高唐,燒官寺,出繫囚,渠帥皆稱“將軍”,共朝謁伯路。伯路冠五梁冠,佩印綬,黨眾浸盛。乃遣御史中丞王宗持節發幽、冀諸郡兵,合數萬人,乃徵雄為青州刺史,與王宗併力討之。連戰破賊,斬首溺死者數百人,餘皆奔走,收器械財物甚眾。會赦詔到,賊猶以軍甲未解,不敢歸降。於是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議,皆以為當遂擊之。雄曰“不然,兵,兇器。戰,危事。勇不可恃,勝不可必。賊若乘船浮海,深入遠島,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罷兵,以慰誘其心,勢必解散,然後圖之,可不戰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罷兵。賊聞大喜,乃還所略人。而東萊郡兵獨未解甲,賊復驚恐,遁走遼東,止海島上。五年春,乏食,復抄東萊間,雄率郡兵擊破之,賊逃還遼東,遼東人李久等共斬平之,於是州界清靜。” [4] 
參考資料
  • 1.    范曄.後漢書·安帝紀\法雄傳:中華書局,2007
  • 2.    《後漢書·列傳·張法滕馮度楊列傳》:“永初三年,海賊張伯路等三千餘人,冠赤幘,服絳衣,自稱“將軍”,寇濱海九郡,殺二千石令長。初,遣侍御史龐雄督州郡兵擊之,伯路等乞降,尋復屯聚。明年,伯路復與平原劉文河等三百餘人稱“使者”,攻厭次城,殺長吏,轉入高唐,燒官寺,出繫囚,渠帥皆稱“將軍”,共朝謁伯路。伯路冠五梁冠,佩印綬,黨眾浸盛。乃遣御史中丞王宗持節發幽、冀諸郡兵,合數萬人,乃徵雄為青州刺史,與王宗併力討之。連戰破賊,斬首溺死者數百人,餘皆奔走,收器械財物甚眾。會赦詔到,賊猶以軍甲未解,不敢歸降。於是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議,皆以為當遂擊之。雄曰“不然,兵,兇器。戰,危事。勇不可恃,勝不可必。賊若乘船浮海,深入遠島,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罷兵,以慰誘其心,勢必解散,然後圖之,可不戰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罷兵。賊聞大喜,乃還所略人。而東萊郡兵獨未解甲,賊復驚恐,遁走遼東,止海島上。五年春,乏食,復抄東萊間,雄率郡兵擊破之,賊逃還遼東,遼東人李久等共斬平之,於是州界清靜。”
  • 3.    中國古代的海盜(上)  .中國水運網[引用日期2023-01-17]
  • 4.    後漢書·列傳·張法滕馮度楊列傳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