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九思

(金朝官吏)

鎖定
張九思,字全行,錦州人。金朝大臣,歷任補行台省女直譯史、同知易州事,亳州防禦使、歸德尹、大理評事、大理少卿、工部郎中、大興少尹,同知中都都轉運使事、刑部侍郎,工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書、尚書省令史等。
本    名
張九思
全行
籍    貫
錦州人
職    位
尚書省令史

張九思史料記載

《金史》記載:張九思,字全行,錦州人。皇統初,補行台省女直譯史,除同知易州事,三遷亳州防禦使、歸德尹。劉仲延受宋國歲貢於泗州,九思副之。往歲受歲貢者,每以幣物不精責宋使者,宋使者私饋銀幣各直數百千以為常,九思獨不肯受,仲延從之,自是私饋遂絕。自大理評事,再遷大理少卿。清池令雙申自陳:“父虔,天眷初,知永安軍,遇叛寇孟邦傑,執而脅之,不從,遂被害。乞正班用蔭。”大理寺議,虔子止合雜班敍,九思曰:“虔奮不顧身,守節以死,其子正班用蔭,以勸忠孝。”世宗從九思議。改工部郎中,大興少尹,同知中都都轉運使事,轉刑部侍郎,改工部。
九思所守清約,然急於進取,一切以功利為務,率意任情不恤百姓。詔檢括官田,凡地名疑似者,如皇后店、太子莊、燕樂城之類,不問民田契驗,一切籍之,復有鄰接官地冒佔倖免者。世宗聞其如是,召還戒之曰:“如遼時支撥地土,及國初元帥府拘刷民間指射租田,近歲冒為己業,此類當拘籍之。其餘民田,一旦奪之則百姓失業,朕意豈如此也。”轉御史中丞。九思言屯田猛安人為盜徵償,家貧輒賣所種屯地。凡家貧不能徵償者,止令事主以其地招佃,收其租入,估賈與徵償相當,即以其地還之。臨洮尹完顏讓亦論屯田貧人徵償賣田,乞用九思議,詔從之。
工部尚書。年高,愈自用,上謂左丞張汝弼曰:“九思耄矣,頗執強自用,欲令外補,何如?”於是,九思男若拙為尚書省令史,冒填詔敕,事覺,亡命。汝弼因奏其事,上曰:“九思豈不知若拙處邪?可免其官,捕若拙,獲日授職。”九思聞命惶懼,因感疾,卒。 [1] 

張九思《金史·張九思傳》譯文

張九思,字全行,錦州人。皇統初年,他補行台省女真譯史,授予同知易州事職務,三次調為亳州防禦使、歸德尹。劉仲延在泗州接受宋朝的年貢,張九思幫助他。以往接受歲貢的人,每當因為進貢的錢物不精就斥責宋朝使者,宋朝使者就私下送給他們價值幾百幾千的錢幣已是常事,張九思獨獨不肯接受宋使的私贈,劉仲延也隨他一同拒絕私贈,從此私下饋贈的事就杜絕了。張九思從大理評事,再升為大理少卿。清池令雙申自己陳述“:我的父親雙虔,天眷初年,知永安軍,遇到叛賊孟邦傑,他們拘捕了父親並威脅他,我父不順從他們,於是被殺害。請求正式頒佈給我做官的特權。”大理寺的建議是,雙虔的兒子只給合雜班敍,張九思説:“雙虔奮不顧身,守節而死,他的兒子應給予做官的特權,以此來勉勵忠孝之人。”金世宗皇帝聽從了張九思的建議。張九思改任工部郎中、大興少尹、同知中都都轉運使事,轉刑部侍郎,後調到工部。
張九思恪守清規戒律,然而又急於進取,一切都以功利為追求,輕率任性不體恤百姓。皇帝金世宗詔令張九思檢查國家的田地,他把凡是地名迷惑相似的,像皇后店、太子莊、燕樂城之類,不管民田的契約憑證,一切都收歸國有。金世宗聽説後把他召回來告誡他“:如遼國時支撥的土地,建國初元帥府指射的租田,近年冒充自己的田業,此類的收歸國有。其餘的民田,一旦收回老百姓就會失業,朕意難道是那樣?”張九思轉為御史中丞。張九思説屯田猛安人為盜賊的要徵收他們的土地税來補償國家。凡是家貧不能按規定交納的人,就令他招收佃户,收取租傭用以交納,所交納的估價與賦税相等的,就把他的地還給他。臨洮尹完顏讓也議論屯田貧人徵收償還賣田,請求用張九思的建議,皇帝金世宗下詔同意。
張九思升工部尚書。年高的他越來越自信,皇帝金世宗對左丞張汝弼説:“張九思老了,很剛愎自用,想讓他出朝做官,怎麼樣?”此時,張九思的兒子張若拙為尚書省令吏,他假冒填寫詔敕文書,事情敗露後,他逃跑了。張汝弼因此上奏,皇帝金世宗説:“張九思難道不知道張若拙在哪?可免去他的官職,逮捕張若拙,抓到後再授職。”張九思聽到這個命令很害怕,因此染病而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