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一麐

鎖定
張一麐(1867一1943)字仲仁,號公紱、民傭,別署大圜居士、紅梅閣主。吳縣人,著名愛國人士。 [1]  1882年(即光緒八年)應兩江鄉試,中為舉人,後應殿試而落第。後在蘇州設館授徒。戊戌變法後,張一麐經殿試,中式為經濟特科進士,始入北洋政府幕下,與袁世凱楊度、汪兆銘多往來。袁世凱擬稱帝,張一麐力主立憲,反對其帝制。曾任教育總長。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為營救被捕北京大學學生,與蔡元培協力奔走。 [2] 
“九·一八”事變後,創辦《鬥報週刊》,自署“江東阿斗”,撰發刊詞,號召奮起救亡圖存。“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支援抗戰。1936年“七君子”事件發生後,張多方奔走,設法營救。1937年“八·一三”凇滬抗戰爆發,他發起組織老年人蔘軍,擬成立抗日老子軍。1943年12月24日,病逝於重慶清水溪村舍。著有《心太平室集》 (線裝本)十二卷。 [2] 
全    名
張一麐
別    名
別署大圜居士
紅梅閣主
仲仁
公紱、民傭
所處時代
光緒年間
出生日期
1867年
逝世日期
1943年10月
主要作品
著有《心太平室詩文鈔》《現代兵事集》《古紅梅閣別集》等。

張一麐人物經歷

張一麐早期經歷

張一麐幼時有神童之稱。十二歲應童子試,即為秀才。光緒十一年考中舉人。甲午中日海戰,清軍慘敗,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倡言變法圖強,在北京成立強學會,各地也紛紛成立學會,張一麐等在蘇州倡設蘇學會。光緒二十九年,張一麐錄取經濟特科,被分往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袁世凱處任職。宣統即位,袁世凱被放逐回籍,張也解職回鄉。民國初年,復入袁幕,任總統府秘書。袁世凱改國務院為政事堂,下設六局,張一麐被任命為機要局局長。1915年調任教育總長。1916年因不滿袁世凱稱帝而辭職南歸。1921年,創議召開和平會議,會議失敗後,不復問政事,閒居蘇州。在此期間,曾與張謇組織蘇社;與李根源組織吳縣善人橋農村改進社,改良農業,興辦教育;與吳蔭培等創設吳中保墓會,保護鄉里文化遺蹟;參與《吳縣誌》總纂;倡議開闢體育場、圖書館、閲報室、植物園、蠶學館、博物館等社會文化教育設施。 [1] 

張一麐力主抗日

“九·一八”事變後,張一麐創辦《鬥報週刊》,自署“江東阿斗”,撰發刊詞,號召奮起救亡圖存。“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張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支援抗戰。1936年“七君子”事件發生後,張多方奔走,設法營救。“八·一三”事變後,組織抗敵後援會,捐募軍需,收容難民,並與李根源着手組織“老子軍”,號召全國,凡六十歲以上者,前來從軍,與侵華日軍決一死戰,各地耆老聞風響應,轟動全國。由於種種原因,“老子軍”沒有組成,但這愛國行動,對於鼓舞全國軍民同仇敵愾,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從此無人不知蘇州有個張仲老,而“老子軍”之名,也不脛而走,婦幼皆知。淞滬之戰,抗戰軍士多有死傷,張一麐與李根源一起,將抗日烈士遺骸收葬於蘇州善人橋,並披麻帶孝,恭送入殯。蘇州淪陷後,張一麐扮僧易服匿居於城西穹窿山穹窿禪寺(即茅蓬寺)、拈花寺等處,安置傷兵,組織抗日。經人力勸後,才最後撤離,由上海取道香港,轉赴武漢。被聘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後又隨參政會移住重慶。1943年10月,因病逝世於重慶。 [1] 

張一麐歸葬香山

張仲仁先生1943年病故於四川重慶,終年76歲。遺言歸葬蘇州故鄉。抗日戰爭勝利後,親屬按照他的遺願,把他的靈柩用飛機運返江蘇省,旋即營葬在吳縣香山白馬嶺白馬寺後的山坳裏。墓丘座北朝南,面向浩瀚太湖,墓周青山環抱。墓穴水泥澆製,墓前建花崗石平台,雕獅欄杆,墓前立一巨碑,其文曰:“故國民參政員張仲仁先生之墓”。 [3] 

張一麐代表作品

             《紫陽書院會課稿》張一麐 《紫陽書院會課稿》張一麐 [5]
張一麐生前好為詩,善談兵。抗日戰爭開始後,凡事都以詩記之。著有《心太平室詩文鈔》、《現代兵事集》、《古紅梅閣別集》等。 [1] 

張一麐社會評價

1.張一麐抗戰前在蘇州時,與章太炎、李根源交遊,蘇州人尊敬地稱張為“仲老”。特別是因為他與李根源過從甚密,而張以文顯,李以武著,一文一武,譽隆吳中,被人稱為“吳中二老”。 [1] 
2.金雲良在“張一麐先生軼事”中評價:“張仲仁先生生於內憂外患的時代,歿於國難深重的時刻,一生愛國愛民,正氣浩然,是蘇州人民之錚錚硬漢,一代偉人,緬懷何已!” [4] 

張一麐紀念活動

《吳中耆宿——張一麐文獻展》 《吳中耆宿——張一麐文獻展》 [5]
2018年恰逢張一麐先生誕辰150週年,蘇州美術館、蘇州市名人館歷時一年多蒐集整理文獻資料,精心策劃推出《吳中耆宿——張一麐文獻展》,共展出150餘件展品,其中包含100餘件文獻資料和近40餘件實物展品,尤蒙仲老嫡孫張萬安先生提供張一麐生前所用金絲眼鏡、多枚印章、書法手稿等18件珍藏。展覽以“少承庭誥 服習儒書”、“倦鳥知還 服務桑梓”、“誓殲醜虜 折角批鱗”以及特設場景“古紅梅閣”四部分為主要內容,首次展示張一麐先生在晚清、民國以來時代風雲鉅變之中始終以“以天下為己任”之一生,特別彰顯他作為地方士紳之領袖拄危定傾、澤被桑梓之不朽貢獻。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