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弄(拼音:nòng,lò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雙手捧玉摩挲玩弄,本義指把玩玉器 [2]  ,引申指玩耍、遊戲,泛指做某事。由玩耍引申為隨意對待,又指戲弄他人取樂。以上義舊讀lòng,今讀nòng,弄讀作lòng時指衚衕、巷子。
中文名
拼    音
nòng、lòng
部    首
王、廾 [4] 
五    筆
GAJ(86、98) [4] 
倉    頡
MGT [4] 
鄭    碼
CEVV [4] 
筆    順
橫、橫、豎、橫、橫、撇、豎
字    級
一級(編號:0600) [1] 
平水韻
去聲·一送 [5] 
注音字母
ㄋㄨㄥˋ、ㄌㄨㄥˋ
總筆畫數
4+3、3+4(部首+部首外)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上下結構
異體字
*挵(擺弄)、*衖(里弄)、𠧗、𢌮、𡱯、𠱚(*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統一碼
CJK統一漢字U+5F04 [4] 
四角號碼
1044₁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會意字。圖A的甲骨文是否即弄玉的“弄”字還有疑問(《甲骨文編》、《甲骨文字典》釋為弄)。圖1是商代金文,下部像一雙手(“”),上部從,指把玩的玉器。弄字指以雙手把玩玉器。從金文到篆書,“弄”的字形變化都不大。所從的雙手楷化為“廾”而已。值得注意的是,篆書玉與都是三橫一豎,差別只在前者第二橫居中,上下等距離,後者第一、二橫相距較近。楷書“王”字三橫亦均勻分佈,為相區別,乃於二、三橫間之右側加一小點作為玉石的“玉”字。但在合體字中,作為形旁的玉大都無此一點,與“王”無異,分析字形時需加辨別。明乎此,便知弄即弄玉,雙手捧玉玩賞之謂也。
《説文》將“弄”字歸入“廾”部,而與之互訓的“玩”字卻歸入“玉”部:“玩:弄也。”這一方面是因為“玩”是形聲字,按其義符歸類,另一方面也説明,“弄”的字義雖由“廾持玉”會意而來,但更多地偏重“持”這一動作,而不是持而弄之的對象“玉”。這一點從“玩”和“弄”在後代組成複合詞的不同也可得到證明。“玩具”“玩意兒”等都是名詞,而“弄”組成的詞則以動詞和含有動詞意味的形容詞為主。
隨着時代發展,“玩弄”的對象不斷地擴大,由玉而及他物,由物品而及人事,由實而虛。與此相應,其字(詞)義也逐漸由褒而貶,亦褒亦貶,二者並存。“弄”字常常包含有對所做的事情不大在意、很隨便的意思。比如“弄潮”“弄權”“弄巧”等。又比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説他“及飲卓氏,弄琴”,是指隨意地演奏。在這個意義上進一步引申,“弄”就有了輕蔑的意味,像“捉弄”“糊弄”“侮弄”等都含有不尊重的意味。
當然,“弄”字也向折中的方向發展,比如古代稱奏樂為“弄”,其輕視色彩已經不那麼濃了,後來發展到一段樂曲也稱之為“一弄”,像名曲《梅花三弄》,幾乎不再體現出“弄”字的感情色彩。
“弄”還有“巷”“衚衕”的意思。上海一帶仍稱巷道為“里弄”“弄堂”。朱駿聲認為這是假借義,本字當是《爾雅》説“宮中衖(即巷)謂之壼(kǔn)”之“衖”。 [6-8]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nòng
動詞
拿着玩;擺弄。
play around with
《詩經·小雅·斯干》:“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他便把這般孩子都聚在一起,不是練着揮拳弄棒,便是學着打仗衝鋒。”
玩耍,遊戲。
playwith
《左傳·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弄。”
《南齊書·東昏侯紀》:“帝在東宮便好弄,不喜書學。”

做;幹;辦;搞。
make;do
《水滸傳》第二回:“我也聽説有強人,不想那廝們如此大弄。”
《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舅太太又掉着樣兒弄兩樣可吃的家常菜給他吃。”

施展;耍。

唐·韓愈《人日城南登高》詩:“初正候才兆,涉七氣已弄。”
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捉弄;賣弄;弄假成真班門弄斧
設法取得。
fetch;get
《紅樓夢·第五九回》:“只是要你們齊心打夥兒弄幾個錢回家受用。”

欺騙。

《左傳·襄公四年》:“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
《漢書·東方朔傳》:“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無所為屈。”

撩撥;逗引。

唐·劉希夷《採桑》詩:“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
元·趙善慶《普天樂·秋江憶別》曲:“梧桐一葉弄秋晴,砧杵千家搗月明。”

奏樂;演奏。
play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户窺之。”
宋·賀鑄《秦淮夜泊》詩:“隔岸開朱箔,臨風弄紫簫。”

古代百戲樂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節目。


名詞
樂曲;曲調。
music
《韓非子·難三》:“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調,弄不明。”
三國·嵇康《琴賦》:“改韻易調,奇弄乃發。”
《江南弄》
量詞
樂曲一闋或演奏一遍稱一弄。

明·何景明《岳陽城中聞笛》詩:“何處笛聲三四弄?坐聽疑隔楚江濱。”
《梅花三弄》
lòng
名詞
宮中別道。

《南齊書·鬱林王紀》:“帝竟無一言。出西弄,殺之。”

〈方言〉巷子;衚衕。
lane
明·陳繼儒《枕譚·弄》:“元美(王世貞)《遊洞庭山記》載《風弄》,即弄也。”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9]  《現代漢語詞典》 [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三】【𠬞部】盧貢切(lòng)
玩也。從廾持玉。 [11] 

説文解字注

“玩也”注:玉部曰:“玩,弄也。”《小雅》:“載弄之璋。”《左傳》曰:“弱不好弄。”又曰:“君以弄馬之故。”《國語》曰:“還弄吳國於股掌之上。”
“從廾玉”注:盧貢切,九部。 [12]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廾部】弄;部外筆畫:4
(lòng,今讀nòng)《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竝盧貢切。籠去聲。《爾雅·釋言》:玩也。疏:謂玩好也。《詩·小雅》:載弄之璋。《前漢·趙堯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
又戲也。《左傳·僖九年》:夷吾弱不好弄。注:弄,戲也。《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鈎盾弄田。注:師古曰:弄田,謂宴遊之田。
又《韻會》:侮也。《前漢·東方朔傳》: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無所為屈。
又樂曲曰弄。《晉書·桓伊傳》:王徽之泊舟靑溪側,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伊便下車,踞胡牀,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南史·隱逸傳》:宗少文善琴,古有金石弄,惟少文傳焉。嵆康《琴賦》:改韻易調,奇弄乃發。
又《字彙》:巷也。 [13]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王”窄“廾”寬。“王”居上居中,中間一橫較短,豎筆在豎中線。“廾”,居下居中;長橫在橫中線下方,略向上斜,兩端超出上部;撇、豎從橫中線起筆,分寫在豎中線兩側,豎收筆略低於撇。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l
王力系統
l
ɔŋ
董同龢系統
l
ûŋ
周法高系統
l
ewŋ
李方桂系統
l
ungh
西漢



東漢





ung


ung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齊梁陳北周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l
擬音/王力系統

l
擬音/董同龢系統

l
擬音/周法高系統

l
擬音/李方桂系統

l
u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l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4]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一送
合口呼
一等
次濁
盧貢切
luŋ
集韻
去聲
一送
合口呼
一等
次濁
盧貢切
luŋ
禮部韻略


去聲




盧貢切

增韻


去聲




盧貢切

中原音韻

去聲
東鍾


次濁

luŋ
中州音韻


去聲
東鍾




盧凍切

洪武正韻

去聲
一送


次濁
盧貢切
luŋ
分韻撮要

陽去
第六東董凍篤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4]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nuŋ
51
去聲

nəŋ
51
去聲
口語讀音
nou
51
去聲
口語讀音
nau
51
去聲
口語讀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nuŋ
21
去聲

luŋ
21
去聲

nəŋ
21
去聲
口語讀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nuoŋ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noŋ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noŋ
44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noŋ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ləŋ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loŋ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luŋ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loŋ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loŋ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lən
45
陰去
文讀
lən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峯
lan
33
陽去
未註明異讀原因
lan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luŋ
21
陽去

客家話
梅縣
luŋ
31
上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luŋ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lʊŋ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lʊŋ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lɔŋ
33
陽去
文讀
laŋ
33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loŋ
35
陽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louŋ
242
陽去
文讀
lœyŋ
242
陽去
白讀
luɔŋ
242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nɔŋ
44
陽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5]  、漢典 [14]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1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02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51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08]
  • 5.    平水韻 一送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6-12]
  • 6.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383-384
  • 7.    劉悦著.漢字中的生活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3.03:124-127
  • 8.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101-104
  • 9.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310.
  •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957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76.
  • 12.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1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349.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297.
  • 14.    “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12]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6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