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天樂·秋江憶別

鎖定
《普天樂·秋江憶別》是元曲作家趙善慶創作的一首散曲。此曲前四句寫秋江晚景,描繪眼前的情境;中間四句敍事,追憶分別時之場景;末三句用鼎足對細寫分別的情形,表現別離思情。全曲感情篤厚,韻致曲折,寫景明潔洗練,風格清麗婉美,雅而不俗。
作品名稱
普天樂·秋江憶別
作品別名
【中呂】普天樂·秋江憶別
創作年代
元代
作品出處
全元散曲
文學體裁
散曲
作    者
趙善慶

普天樂·秋江憶別作品原文

【中呂】朝天子·秋江憶別
晚天長,秋水蒼。山腰落日,雁背斜陽。璧月詞,朱唇唱。猶記當年蘭舟上,灑灑風淚濕羅裳。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 [1] 

普天樂·秋江憶別註釋譯文

普天樂·秋江憶別詞句註釋

⑴中呂:宮調名中呂宮是元曲常用宮調之一。
⑵普天樂:曲牌名,正體句式為三三、四四、三三、七七、四四四。
⑶璧月詞:豔歌。南朝陳後主曾為張貴妃、孔貴嬪作歌,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之句。
⑷蘭舟:木蘭木製造的船,常用作對船的美稱。
⑸鸚鵡:指用鸚鵡螺(一種海螺)螺殼製作的酒杯。 [2] 

普天樂·秋江憶別白話譯文

黃昏的天空寬廣悠長,秋天的江水多麼蒼茫。山腰上夕陽落下,大雁的孤影映照着夕陽。粉紅的唇齒間淌出香豔的歌曲,我還記得在當年遊船上的往事。那時的我在秋風中落下淚水,那淚水沾濕了衣裳。我們把金釵分開作紀念,鸚鵡螺杯裏斟滿了酒漿。我們卻像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 [2] 

普天樂·秋江憶別創作背景

此曲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當是作者在一次秋行江畔中,回憶起於此情境相同的一次別離,有所感觸,於是寫下了這支小令。 [3] 

普天樂·秋江憶別作品鑑賞

普天樂·秋江憶別整體賞析

此曲一開始就將鏡頭由遠及近,描繪了一幅廣闊的斜暮江景圖畫。首先“晚天長,秋水蒼”一句,既有遠景——廣闊的天空,也有近景——蒼茫的江水。接着“山腰落日,雁背斜陽”,這是中景,夕陽西下,落至半山腰上,斜陽落在低翔的大雁的背上。前四句兩兩對仗,僅點列天、水、山、日諸物,卻將秋江黃昏的風神鮮明地呈現出來。江天寥廓,落日銜山,為人物開展思想活動預設了富於抒情性的外部環境。
接下來作者由景生情:“璧月詞,朱唇唱,猶記當年蘭舟上”,很自然地由眼前的“秋江”之景過渡到了“憶別”的思緒。這裏既添出了江上的佳人,她唱的又是有關男女之情的豔歌,自然激起了作者對分別的女友的懷念和憶想。“猶記當年蘭舟上”一句巧妙地化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詞句。同樣是在蕭颯的秋天分手“獨上蘭舟”,而曲中的女友卻抑制不住感情。“灑西風,淚濕羅裳”,伴着颯颯的西風和哀怨的曲子,相別戀人,不住滿心傷感的戀人雙雙潸然淚下,浸透衣衫。
最後,作者用排比手法,即用一組鼎足對來細繪戀人分手時的情景:“釵分鳳凰,杯斟鸚鵡,人拆鴛鴦。”鳳凰釵,一分為二,斟滿鸚鵡杯相互踐行,作者和戀人終於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恩愛情侶不得不天各一方。“鳳凰”“鸚鵡”“鴛鴦”都是鳥類,並且在自然界都是以成雙成對的形式出現的,當然在這裏各自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這是元散曲在對仗中常用的修辭手法。這種手法,更是渲染了一種傷感淒涼的氛圍,讀來令人哀婉、嘆息。
作者在回憶中追敍離別的場面,那“璧月詞,朱唇唱”和“灑西風,淚濕羅裳”的實景,“杯斟鸚鵡,人拆鴛鴦”的落空心境,虛虛實實,都深深刻在詩人的腦海,而結尾處表達的明明相愛的戀人卻被迫分開的無奈與怨恨之情,更是感人至深。小令以回憶寫離別,另闢蹊徑,視角新穎獨特;情景交融,虛實相生,令人讀後遐想翩翩,回味無窮;且全文多處化詞入曲,以寫詞的手法作曲,風格婉約雅緻,體現出作者高超的藝術造詣。 [2]  [4-5] 

普天樂·秋江憶別名家點評

中華詩詞學會理事徐培均:這首曲子,前面寫朱唇唱曲,淚濕羅裳,比較“佔實”;煞尾三句則跌入“落空”,於是虛實相生,極空靈騷雅之致,給人以思致杳渺、優遊不竭、曲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元曲鑑賞辭典》) [1] 

普天樂·秋江憶別作者簡介

趙善慶,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仁宗延祐末前後在世,饒州樂平(今屬江西)人。《錄鬼簿》稱其“善卜術,任陰陽學正”。所作雜劇今知有《教女兵》等八種,現均不存。散曲今存小令二十九首,皆見於《樂府羣玉》,內容多寫景詠物、抒發羈旅思鄉之情。 [6] 
參考資料
  • 1.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786-787
  • 2.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圖館.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224
  • 3.    賀新輝.元曲名篇賞析 圖文本(第三冊).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449
  • 4.    傅德岷 餘曲.元曲三百首鑑賞辭典圖文本.武漢:長江出版社,2010:162
  • 5.    陳思思 於湘婉.元曲鑑賞大全集(下).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575
  • 6.    蔣星煜 等.元曲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