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延平四賢

鎖定
延平四賢,又稱“閩學四賢”,是指兩宋時期崛起於福建南劍州(今南平)道統相繼,學術思想一脈相承的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四位理學大儒。因為南劍州自元代改稱延平路,明初又改為延平府,故後人將上述四人稱為“延平四賢”。
中文名
延平四賢
別    名
閩學四賢
朝    代
兩宋時期
地    區
福建南劍州

延平四賢四賢簡介

延平四賢 在宋明理學發展史上, “延平四賢”是上傳承洛學,下開創閩學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延平四賢中,楊、羅、李均為南劍州人氏,故早在南宋時,就已被尊稱為“南劍三先生”。
在學術傳承上,“南劍三先生”是遞相授受的師徒關係。他們先後致力於二程洛學的闡發和傳播,為其後繼者朱熹開創閩學,集理學之大成,奠定了基礎和鋪平了道路。
明洪武十七年頒佈科舉取士式,程朱理學正式被確立為“官學”, “延平四賢”的地位隨即得到大幅攀升,被看做是上接孔孟、下傳萬世,具有存亡絕續繼往開來之功的宗師性人物羣體。
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四位大儒,作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其中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

延平四賢楊時

楊時 楊時
楊時:(1053-1135)生於南劍州(今南平)北宋學者。1093年到洛陽拜程頤為師,留下“程門立雪”的千古佳話。 楊時在高宗時為工部侍朗,後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晚年隱居龜山(今將樂),人稱龜山先生。紹興5年(1135年)卒於將樂,終年83歲。

延平四賢羅從彥

羅從彥 羅從彥
羅從彥:(1072-1135)北宋學者,系南平東坑羅源村人,他拜學於楊時,畢生致力於理學研究,在南平築室于山中,絕意仕進,體驗天地萬物之理,常聚於九峯山育德泉講道。 紹興2年羅從彥61歲經朝廷特科授予廣東惠州博羅主簿,64歲卒於武平縣學,數年後由門人李侗為歸南平羅源村裏,世人稱豫章先生。他的代表作有《遵堯集》。

延平四賢李侗

李侗 李侗
李侗:(1093-1163)南宋學者,南平爐下鄉樟林村人,學者稱延平先生,拜學於羅從彥,他的祖父和父親皆以儒學起家。李侗24歲從學於羅從彥,一心追求儒學真諦,數年後盡得羅氏所傳,後屏居山田,結茅水竹間,謝絕世故,一生不為官。隆興元年(1163)年應福唐守汪應辰之邀,赴福唐講學,不幸病逝於府治之館。時年71歲,後歸葬於爐下瓦口村。

延平四賢朱熹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學家,別稱紫陽先生。祖籍徽州婺源,朱熹生於南劍州尤溪縣城毓秀峯下,以閩籍登紹興十八年進士,任同安主簿。朱熹之父朱松乃李侗學友,紹興23年他從同安徒步到南平,遵父志投學於李侗門下,盡學得李侗真傳。而後成為世人敬仰的大師。慶元六年(1200)朱熹71歲病逝,被追封為信國公,後改封徽國公。其代表作有《四書章句集註》《周易本義》《楚辭集註》《詩集傳》等。

延平四賢《登四賢祠》詩

(明)徐即
閩海山川此上游,千年學脈四賢留。南來吾道傳心印,虛過一生愧汗流。
未發直教看氣象,大成還擬接尼邱。夜深坐看寒潭月,劍氣依然貫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