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廬江中學

鎖定
安徽省廬江中學Lujiang Middle School Anhui Province),簡稱廬江中學,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城東新區,安徽省重點中學、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始建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由盧國華先生創建 [1]  ,原名“廬江中學堂”,後幾易其名,1952年更名為“安徽省廬江中學”並沿用至今。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313人,特級教師2人,正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02人,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66人;學校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教學樓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有72個教學班,在校生4000餘人。
中文名
安徽省廬江中學
外文名
Lujiang Middle School Anhui Province
簡    稱
廬江中學;廬江一中;廬中
創辦時間
1903年
辦學性質
公立普通高中
主管部門
廬江縣教育體育局
校    訓
集體陶鎔,砥礪切磋,以求進益
地    址
安徽省廬江縣城東新區晨光路10號
主要獎項
安徽省文明單位(2000年)
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7年)
中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2010年)
中學百年名校(2010年)
所屬地區
安徽合肥廬江縣
屬    性
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現任校長
袁國道

廬江中學歷史沿革

廬江中學艱難創業

廬江中學老校區(今廬江中學實驗初中) 廬江中學老校區(今廬江中學實驗初中)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廬江縣舉人、前湖北枝江知縣盧國華為發展家鄉教育,和邑內士紳鮑捷三、吳子繩等人合理經營,在今文昌路廬中辦公樓(老教學樓)東側建造校舍,稱”廬江中學堂“。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校舍建成。是年秋,廬江中學堂正式成立。
1907年秋(光緒三十三年)至1922年(民國十一年),學校處於停辦狀態。
1923年(民國十二年),盧國華之子盧美意(字幼童,又字天白)覆校,更名”廬江初級中學“。 [2] 

廬江中學輾轉抗日烽火中

1937年七月(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次年,學校遷至黃泥河三小上課。
1938年4月,與桐城中學、舒城中學合併,成立省立第三臨時中學,向大後方流亡,後為國立八中一部分。
1939年春,學校在廬城復課。 [3] 

廬江中學風雨兼程十七載

1949年下半年,原廬江中學、廬江高工、廬江簡師合併,改稱”皖北區廬江中學“。
1952年,學校更名為”安徽省廬江中學“並沿用至今。
1954年秋,校園佔地擴大,東至城關小學,西達大西門城河。
1954年11月,建教學樓(今辦公樓),造價11億元(即今11萬元),另有5間物理實驗室和教學樓同時動工。 [4] 

廬江中學教育的春天

廬江中學(今廬江中學實驗初中)逸夫樓 廬江中學(今廬江中學實驗初中)逸夫樓
1978年2月,被確定為原巢湖地區重點中學。
1981年,我校總面積記為101.5畝。
1982年秋,縣教育局將我校新區西側約8畝土地無償劃撥,選在北側對軍二路開了臨時大門。自此,幽靜校園南北通串。
1982年10月22日,省教育廳批准我校為省重點中學。
1992年元月,拆除上世紀40年代建造的兩棟木樓,新教學樓動工興建,並獲得香港愛國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贈人民幣80萬元。為褒揚邵逸夫先生關心祖國教育事業的精神,將新建的教學樓命名為”逸夫樓“。
2000年11月,我校順利通過省級示範高中評估驗收專家組的驗收。師生員工用辛勤的汗水寫下建校史上最輝煌的一頁——以新的成績,新的步伐,跨入新的世紀。 [5] 

廬江中學跨入新世紀

廬江中學新校區 廬江中學新校區
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連續五屆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文明單位”稱號。
2006年學校黨總支被中共安徽省委授予“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廬江中學
廬江中學(5張)
2008年,學校被安徽省建設廳、安徽省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分別授予“安徽省園林式單位”和“安徽省衞生先進單位”稱號。
2012年8月,廬江中學整體搬遷至城東新區。新校區東依蔚然秀麗的東顧山環山公園,西鄰景色宜人的城東中央水體公園。文昌路老校區興辦廬江中學實驗初中。安徽省廬江第二中學初中部剝離,師生整體遷入廬江中學實驗初中。 [6] 

廬江中學辦學條件

廬江中學硬件設施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建有設施一流的理化實驗室、微機室、電教室、語音室,校園網和廣播、電視通訊網已基本形成。已建成四幢學生公寓和六幢教師公寓,改建了400米八條跑道的標準運動場和校園文化廣場。每間教室配備電風扇、投影儀等基礎設備,每層配有飲水機,高三教室配有空調。

廬江中學辦學規模

教學樓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可擁有90個教學班。現有72個教學班,在校生4000餘人。

廬江中學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共有教職工313人,特級教師2人,正高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02人,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66人。十多位教師榮獲國家級、省級勞動模範、特級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40多位教師榮獲市級以上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在市級以上各類比賽中獲獎的教師百餘人。 [7] 

廬江中學辦學成果

廬江中學教學成果

一百多年來,廬江中學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人才。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兩次摘取安徽省高考文科狀元桂冠,多次獲得原地級巢湖市文、理科第一名。2003-2010年連續8年高考綜合成績位居原巢湖市省級示範高中之首;自2011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在合肥市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比中連續蟬聯四縣一市第一名 [8] 
2019年高考,廬江中學文理科600分以上共153人,其中理科136人,文科17人。理科一本達線率76.36%,本科達線率97.44%;文科一本達線率49.7%,本科達線率87.3%。文理科一本達線率70%,本科達線率95%。其中,七人進入全省理科前500名,最高並列全省57名(含北大加分5分)。
截至2019年6月,學校先後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輸送少年大學生33名,為國家輸送飛行員20名 [9]  。在省級以上數、理、化、生、計算機等競賽中,成績斐然,獲獎2000多人次。
廬江中學堅持“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讓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能積極主動地發展。近年來,在省、市級體育、演講、辯論、寫作、書法、繪畫、攝影、舞蹈、演唱等比賽中,獲獎近千人次。 [7] 

廬江中學所獲榮譽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廬江中學形成了“敬業、愛生、務實、創新”的優良教風和“志遠、勤奮、博學、躬行”的純正學風,辦學規模、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多次受到省級以上表彰。
表1 安徽省廬江中學所獲榮譽(部分)
時間
所獲榮譽
備註
1979年
全國教育戰線先進單位
國務院
1979年
全國學校體育衞生先進集體
1980年
省田徑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
1991年
安徽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省教委
1996年
省電化教學一類達標學校
貫徹學校體育衞生工作條例先進單位
1997年
全國羣眾體育先進集體
八屆全運會
2000年
安徽省文明單位
省委省政府
2006年
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中共安徽省委
2007年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教育部、人事部
2008年
安徽省衞生先進單位
安徽省建設廳
安徽省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
2010年
安徽省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
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
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
安徽省人才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安徽省科學技術廳
2010年
中學“百年名校”
教育部
2010年、2011年
中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
-
2018年
2018年合肥市普通高級中學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學校發展綜合評價一等獎等
合肥市教育局
信息來自:安徽省廬江中學官網 [7] 
廬江中學還是安徽省思想政治課教改實驗基地學校、安徽省電化教育一類達標學校、安徽省語言文字規範學校、安徽省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南京軍區國防生生源學校和聯合國教科文協會會員學校。廬江中學還是安徽省思想政治課教改實驗基地學校、安徽省電化教育一類達標學校、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廬江中學的黨、團、工會建設,文明創建、普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勤工儉學等方面工作,也多次受到省、市、縣的表彰,由於辦學成績顯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安徽日報》《安徽畫報》《安徽教育報》及安徽電視台等眾多新聞媒體,多次對學校進行了報道。

廬江中學文化傳統

廬江中學校徽

安徽省廬江中學校徽 安徽省廬江中學校徽
如圖《安徽省廬江中學校徽》所示:

廬江中學校訓

集體陶鎔,砥礪切磋,以求進益。

廬江中學校歌

《廬江中學校歌》
王光武 詞 衞玉倫 曲
(進行速度 充滿自信地)
我們的廬中古老文明,我們的校園美麗如錦。我們繼承光榮傳統,決不辜負歷史使命。為中華振興團結奮進,為祖國騰飛求實創新。我們手挽手,我們肩並肩,我們齊拼搏,我們同前進,向前進、向前進,奔向光輝燦爛的前程。
安徽省廬江中學校歌 安徽省廬江中學校歌

廬江中學社團

我校現有播音主持社、筱湘書畫社、創新發展社等26個學生社團 [10] 

廬江中學新校區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15張)
廬江中學新校規劃設計簡介
廬江中學城東新校區位於城東新區中心位置,東臨白山路(經五路),西臨冶山路(經四路),北臨城東大道,南臨晨光路。新校區每個年級可設三十個教學班,約1500名學生,三個年級共九十個教學班,共可容納4500名學生,全校師生總人數約5000人。
技術經濟指標
新校規劃總用地面積270畝,南北長460米,東西寬380米,總建築面積為8.793萬平方米,容積率0.4073,綠地率40%。
交通組織
規劃於校區南北向主軸線的兩端分別設置主次兩個出入口。其中,臨晨光路的南入口為校區主入口;臨城東大道的北出入口主要為校體育館人流疏散服務。另在校區東側白山路設置一個輔助出入口,以方便學校日常後勤管理。校園內設置機動車輛行駛的主幹道和七米寬的環形道路。
功能分區
根據校區用地特徵和功能需求,規劃將學校用地分為四大功能區域:教學科研區、學生生活區、體育活動區和綜合區。其中,體育活動區包括400米八跑道的標準田徑場和容納1000人的體育館。

廬江中學學校領導

廬江中學校長

袁國道
袁國道,廬江中學校長、黨委書記,中學高級教師,安徽省特級教師,中國物理學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會會員,省市物理學會理事。自從教以來致力於物理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提出很多新觀念和新的教學理念得到同行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編寫教輔用書35本共500餘萬字,主持省級重點教育課題四項,現有三項結題並獲獎;研製的教具多次獲得省、市一等獎並有一項獲得國家專利;輔導學生參加全國物理競賽有8人獲省一等獎,15人獲省二等獎,36人獲省三等獎,輔導學生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多人獲省市一、二等獎。 93年被評為 “全國優秀教師”,2001年評為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安徽省師德先進個人”,2002年評為 “省勞動模範”, 2005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市一至五屆“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市首屆學科帶頭人”,“省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評委、省級課題研究鑑定專家。 [11-12] 

廬江中學副校長

劉世松
劉世松,男,195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廬江中學副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原地級巢湖市骨幹教師,原地級巢湖市教育學會理事。
1982年元月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並被分配到廬江中學任教,先後擔任過語文教研組組長、教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2000年2月起擔任廬江中學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長期擔任語文教學工作,曾教授過10餘屆高中畢業班,多次獲得“高考優勝獎”。《“粗”和“細”的辯證法》、《蔣幹為何中計》、《實現教育公平 創建和諧校園》、《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公示以後》等10餘篇文章發表在《安徽教育》、《教育文匯》等刊物上,主持《利用計算機優化課堂教學的實驗研究》的省級課題通過省級驗收並獲二等獎,先後被評為廬江縣優秀黨員、安徽省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和安徽省模範教師。教學論文《孩子到底想補寫什麼》。 [13] 
張小平
張小平,男,中共黨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合肥市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1963年10月出生於廬江縣樂橋鎮桂元村。1981年由樂橋中學考入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1985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7月分配至廬江中學工作至今。
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其中1985年-1989年擔任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所帶班級學生語文基本功紮實,高中考語文成績優秀,多名學生在各類語文競賽中獲獎。積極參與並組織各項語文教研活動,積極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有數十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市、縣級報刊發表。歷任初、高中班主任,語文教研組副組長,教務處副主任、教務處主任、校長助理。2012年12月,經中共合肥市委決定,聘任為廬江中學副校長,分管教學和教科研工作。 [14] 

廬江中學黨委班子

書記:袁國道
紀律委員:張小平
黨委委員:張恩海
宣傳委員:汪衞華
黨委委員:周麗華
組織委員:凌孺
黨委委員:李建斌
黨委秘書:胡培 [15] 

廬江中學歷任校長

表2 安徽省廬江中學歷任校長
姓名
任期
職位
盧國華
1903年—1907年
校長
盧美意
1923年秋—1927年9月
校長
章鏡禮
1927年10月—1928年9月
校長
鍾詩豪
1928年11月—1928年5月
校長
許炳松
1929年6月—1930年1月
校長
尹南生
1930年2月—1931年1月
校長
陳達候
1931年2月—1932年9月
校長
朱亦愚
1932年9月—1933年1月
校長
盧成鈞
1933年初—1934年春
校長
張哲輿
1934年春—1935年秋
校長
葉明睿
1935年秋—1936年春
校長
汪輔
1936年春—1937年春
校長
陳達候
1937年春—1938年5月
校長
林建峯
1939年春—1939年秋
校長 (縣長兼)
李用芬
1939年秋—1940年春
校長
楊篤生
1940年春—1941年秋
校長
王士逸
1941年秋—1943年夏
校長
鄭秉鈞
1943年秋—1947年初
校長
楊繼武
1949年秋—1955年春
校長
黃禮勖
1955年—1956年
第二校長(主持工作)
徐祖一
1956年5月—1959年春
代理校長
徐奎
1959年—1962年春
校長
郭悦萍
1962年春—1975年春
副校長(主持工作)革委會主任
許日光
1975年—1979年
校長
朱遠昌
1979年—1984年秋
校長
張勳籌
1984年秋—1988年
校長、副校長(主持工作)
芮春生
1988年—1992年
副校長(副處、主持工作)
羅授法
1992年2月—2000年2月
副校長(副處、主持工作)
鍾社生
2000年2月—2001年3月
副校長(副處、主持工作)
2001年3月—2016年8月
校長、黨委書記(正處)
袁國道
2016年9月至今
校長、黨委書記(正處)
信息來自:安徽省廬江中學官網 [16] 

廬江中學知名校友

表3 安徽省廬江中學知名校友(部分)
姓名
備註
革命先烈
-
王振都
大連市委書記(建國後第一任)
何澤洲
原杭州市市長
詞學家
安徽省廬江中學28屆校友
中將、原成都軍區副政委
1946年至1948年在讀
何傑
遼寧師範大學校長
-
原中國私營設計事務所協會副會長
安徽省廬江中學56屆校友
宋德瑛
南開大學教授
安徽省廬江中學56屆校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安徽省廬江中學89屆校友
中國外管局儲備管理司首席投資長
-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導
安徽省廬江中學63屆校友
洪家義
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
安徽省廬江中學52屆校友
空軍雷達學院副院長兼科研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5年9月至1968年12月在讀
山東省科委原副主任,山東大學兼職教授
安徽省廬江中學52屆校友
張毓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院長、免疫學系授,醫學博士
安徽省廬江中學79屆校友
中馳車福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安徽省廬江中學80屆校友
計昊爽
計算“上帝粒子”存在第一人
安徽省廬江中學03屆校友
信息來自:安徽省廬江中學官網 [17-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