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廬州大鼓

鎖定
廬州大鼓是一種流行於淮北、長江兩岸和江淮之間廣大鄉村和城鎮的民間曲藝種類。起源於安徽泗縣一帶,原名泗州大鼓,是安徽大鼓的一部分,流派源於華山派張、柴二門之柴門。廬州大鼓在唱法上有音色剛健的“卧嗓”和音質柔潤的“立嗓”兩派,沒有絲絃伴奏,只以大鼓、簡板或犁鏵片擊節。曲調簡單,通俗易懂。屬於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文名
廬州大鼓
遺產級別
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
皖政200893號
批准日期
2008年12月4日
項目編號
Ⅴ—7
申報單位
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肥西縣

廬州大鼓歷史淵源

圖2 廬州大鼓所用樂器 圖2 廬州大鼓所用樂器 [1]
廬州大鼓曾流行於淮北長江兩岸和江淮之間的廣大鄉村和城鎮。起源於安徽泗縣一帶,原名泗州大鼓,相傳是在18-19世紀有清代中期受北方的河間大鼓影響發展而成。後來借淮上交通之便,流行到淮河兩岸,又名淮河大鼓。以後逐漸遍及安徽全省,形成南口、北口、花口三種唱腔。南口流行於長江兩岸及合肥六安地區,以淮北調為基礎,吸收了門歌廬劇唱腔。北口流行於淮河兩岸和淮北平原,吸收了漁鼓安徽琴書的唱腔。花口是跑碼頭的流動藝人的曲調,兼用南、北口唱腔,並吸收了很多地方戲曲如泗州戲黃梅戲的唱腔,適於皖南皖北觀眾欣賞。 [2] 

廬州大鼓主要特點

廬州大鼓演唱及樂器
廬州大鼓演唱及樂器(5張)
廬州大鼓在唱法上有音色剛健的“卧嗓”和音質柔潤的“立嗓”兩派,沒有絲絃伴奏,只以大鼓、簡板或犁鏵片擊節。曲調簡單,通俗易懂。過去都是坐唱,很少表演。20世紀50年代後期大鼓藝人對錶演形式進行了改革,改為站唱,增加了刻畫人物等表演成分。 [2]  廬州大鼓是安徽大鼓的一部分,流派源於華山派張、柴二門之柴門,道具簡單:冬鼓、鼓箭、鼓架、三牙(板子)、醒目等。説唱時,鼓書藝人左手執雲板擊節,右手拿鼓箭敲擊鼓面或鼓邊,説説唱唱,不時模擬動作,繪聲繪色,其間常穿插以多變的鼓板拍子,以渲染氣氛或藉以思考唱文、稍事休息。
講究韻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調為四弦書鑼鼓書和地方民歌,唱腔有內嗓和外嗓之分,外嗓即本嗓,唱法通俗;內嗓又稱啞嗓、假嗓,嗓聲嘶啞中帶着渾厚。鼓詞以“三個字”“五句景”“七字唱”“十字句”為特點,講究“賣關子”,巧設懸念,扣人心絃。曲目以連場本故事為主,有時前有小段,俗稱書頭或書帽,每場三關節,每關一小時左右。 [3] 

廬州大鼓代表作品

廬州大鼓的傳統書目有長篇《楊家將》、《南北宋》、《岳家兵》、《響馬傳》等。現代題材的長篇書目有《敵後武工隊》和一些短篇、小段如《誇紅旗》、《農機嫂》等。 [2] 

廬州大鼓傳承情況

肥西縣1949年解放前後,就有不少鼓書藝人在活動,較有影響的有倪志泉、李松山朱建卿蔣樹人、胡東全等。其中胡東全1949年建國後長期坐館上派、三河等鄉鎮,以説唱嫺熟、聲情並茂著稱。後期讓廬州大鼓名揚省內外的,還要數高劉人竇常勝。

廬州大鼓傳承人竇常勝

竇常勝(1949— [4]  ),與共和國同齡,安徽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合肥市曲藝家協會理事。他自小就特別喜愛民間文藝,上小學時書包裏就常裝着竹板,放學路上説上一段,有時就連課間都跑到書場聽上一回,1970年冬,正式拜胡東全為師。竇老師在繼承的基礎上,以中路為主,綜合南北路唱腔,少打鼓,輕敲板,不坐唱,將説唱與表演有機結合,手、眼、身、法、步均能和諧體現,語言幽默風趣,表演潑辣大方,豪放中富於韻味,雅俗共賞,獨樹一幟,其代表作品為1980年時表演的《酒書記》,“講的是,有個書記叫劉愛九,他工作不錯就是愛喝酒……”,當時合肥地區幾乎人人都能來上幾句,黃山音像出版社為該書目錄製出版發行了200萬盒磁帶,安徽音像出版社和安徽視文工作室也拍攝了電視舞台藝術片《安徽(肥西)大鼓酒書記系列》。
竇常勝大鼓書的內容,大多是自編自演,既能根據史實説唱,又能望風采柳即興表演。進入高劉鎮文化站工作後,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深入鄉村社區,以傳統的形式謳歌肥西科學發展觀、新農村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及婚育新風,寓教於樂。21世紀初,肥西縣長崗小學某年輕教師和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某畢業生拜竇常勝為師學習,使廬州大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 [3] 

廬州大鼓傳承人梁越銀

大鼓藝人梁越銀表演的大鼓《唱響新農村》等則多次參加肥西縣合肥市的各種調演,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並榮獲“合肥市十佳民間藝人”稱號。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