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鎖定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是以岩溶地質地貌遺蹟和水體景觀遺蹟為主體的地質公園,由劍江和武陽江兩個園區組成,規劃面積60.84平方千米。 [1]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地處九萬大山南麓,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中亞熱帶綠闊葉林植被區,地帶性土壤為紅壤,成土母質有砂質巖、碳酸鹽巖、岩漿岩、硅質岩等,植被多中亞熱帶綠闊葉林,有高等植物50多科70多屬100多種,有動物100多種。 [3] 
2014年1月,國土資源部辦公廳批准設立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2019年9月,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獲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授牌。 [2]  [5] 
中文名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地理位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景點級別
國家級
地理區域
九萬大山南麓
面    積
60.84 km²
管理單位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
批准時間
2014年1月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地理環境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位置境域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6]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在黔中高原的邊緣地帶,九萬大山的南麓,東北鄰融水苗族自治縣,東南接柳城縣,西南連接宜州市,西北交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地理座標為東經108°31′12″-109°03′57″,北緯24°43′17″-25°04′51″。地質公園劍江園區位於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西側懷羣-兼愛一帶,面積約37.64平方千米,武陽江園區位於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部小長安鎮,面積約23.2平方千米,規劃總面積為60.84平方千米。 [3]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地貌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雲貴岩溶高原向廣西桂林岩溶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南北方向上,向北進入黔南喀斯特錐狀峯叢高原,向南至海濱地帶,以海上峯林為特徵。其中劍江園區大部分區域處在峯叢窪地谷地地貌,僅北部兼愛一帶為岩溶低山丘陵地貌區;武陽江園區均處於峯叢窪地谷地地貌區。公園境內海拔在86-1217米之間。 [3]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氣候特點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4張)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所在的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少酷暑,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長冬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8.9℃,極端氣温最高38.0℃,最低-4℃;年平均氣温≥10℃,活動積温5988.6℃,無霜期在3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33.6毫米,雨季集中在4-9月,佔全年降雨量的77.1%以上,平均蒸發量在1885.8毫米,相對濕度為79%,年平均風速1.8米/秒。 [3]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水文特徵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9]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內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有劍江、武陽江和天河。其中,劍江是懷羣境內的一條河流,主支幹長80千米,上游兩條主要支流白碗河和柳河分別發源於大、小金解山。武陽江發源於黃蜂山山脈,流經黃金鎮和小長安鎮,上游稱四堡河,幹流下游稱為牛鼻河。天河又名古龍河、下梘河、東小江,發源於環江縣東興鎮標山村,向南流經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納翁、喬善鄉、天河鎮,其中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境內河流長78千米。另外,湖泊有卡馬水庫、成龍湖等。 [3]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自然資源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地處中亞熱帶綠闊葉林植被區,有高等植物50多科70多屬100多種,主要有小葉紅豆、金絲李、銀杏、桫欏、香樟、檫樹、紅椿、大果紅花茶、杉木、馬尾松、金錢松、雲南松、紅椎、白椎、冬青、青皮香、油茶、茶樹、桃金娘、桑樹、黃連、紫蘇、薄荷、益母草、艾葉、白菊花、百度、三七、七葉一枝花、杜鵑花、野葡萄等。其中國家級保護植物有煥鏞木、桫欏、珙桐、小葉紅豆、金絲李、馬尾松、紅豆樹、金錢松等。 [3] 
動物資源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內動物有100多種,獸類主要有野豬、刺蝟、果子狸、猴子、狐狸、穿山甲等,鳥類有畫眉、八哥、雉雞、鷓鴣、斑鳩、布穀等,蛇類有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青竹蛇、過樹龍、三線蛇、百步蛇等,魚類有草魚、鯉魚、青魚、竹魚、黃頭丁、桂花魚、黃毛、麻勺、鯽魚、骨魚等,昆蟲類有蜜蜂、黃蜂、蝴蝶、螳螂、蜻蜓、蟬、蟋蟀、班蝥等。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青羊、獼猴、原麝、穿山甲、金錢豹、雲豹、狗熊、猴面鷹、娃娃魚等。 [3]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地質資源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內有地質資源5大類10類12亞類24種類型,地貌景觀分為岩石地貌、流水地貌、構造地貌,遺蹟和景點有武陽江峯叢峽谷、情人山、龍角山、犀牛隔水、劍江峯林窪地、七劍峯、五指山、孔雀開屏、秀才看榜、丫字山、錐狀喀斯特、雙乳峯、水上相思林、天門、水產洞、神龍洞、石筍、鵝管、石柱、石珊瑚、洞穴堆積物、武陽江曲流、武陽江心灘、劍江邊灘、兼愛高山草甸;地質構造遺蹟類型有褶皺、線性構造、斷層,遺蹟和景點有羅城-懷羣平緩單斜構造、懷羣、大羅正斷層;水體景觀類型有河流、瀑布、岩溶泉,遺蹟和景點有劍江、武陽江、肯才瀑布、相思林大泉等。 [4]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主要景點

羅城天生橋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8]
羅城天生橋位於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劍江園區,猶如一座天然石橋橫跨峽谷之上,岩石水平層理清晰,橋底有坍塌堆積物,呈拱形,拱高約50米,寬約30米,有流水穿過。
神龍洞
神龍洞位於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劍江天門一帶,洞前有一大坑,坑深約10米,佔地約有300平方米。坑中有野芭蕉、野苦瓜、野芒果。
含樂巖
含樂巖位於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天河街北郊1千米山腳下,有一天然石穴,高約10米,寬約100米,深約1千米,巖內有7洞,洞洞相通,巖內石筍林立,石幔成簾。 [3]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開發建設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基礎建設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截至2017年,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完成劍江河岸路、武陽江河岸路、水上相思林環線、高山草甸路等4條遊步道的建設;完成米椎林服務點、崖宜服務點、水上相思林服務點、懷羣服務點、劍江服務點、天門服務點、兼愛高山草甸服務點等七處停車場的建設。 [3]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品牌建設

2011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批准設立廣西羅成省級地質公園(桂國土資函[2011]1854號)。 [5] 
2014年1月,國土資源部辦公廳批准設立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國土資廳函[2014]24號)。 [5] 
2019年9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正式授牌。 [7]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交通線路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交通

外部交通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小長安景點與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城有省道S204連接,有三級和四級公路到達懷羣鎮、兼愛鄉,有縣城-小長安、縣城-天門兩段旅遊專線。 [3] 
內部交通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截至2017年,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劍江園區內主要道路有東安-懷羣鎮、懷羣-天門兩條主幹道,以及劍江河岸路及高山草甸路兩條遊覽步道;武陽江園區內主要交通道路有小長安-上水落一條主幹道,以及武陽江河岸路及鈣華灘水上相思林環線兩條遊覽步道。 [3]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線路

可溶岩地貌主題旅遊科普路線:
a) 博物館→岩溶峯叢(睡美人)→公園主碑廣場→岩溶峯叢(五指山、七劍峯)→劍江古榕→岩溶孤峯(丫字山)→岩溶峯叢(孔雀開屏、秀才看榜)→岱崮地貌(雙乳峯)→天生橋(天門)。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羅城國家地質公園
b) 博物館→岩溶穿洞(月亮山)→岩溶泉與鈣華灘→古老漁村(崖宜)→岩溶峯叢(龍角山、犀牛隔水、情人山等)→米椎林。
地質專業科考路線:
博物館→羅城至懷羣單斜構造→懷羣線性構造→四堡斷裂→寶壇環形構造→科馬提巖→古銅錫礦→河流階地、河漫灘(野馬灘)。
流水地貌-水體景觀旅遊科普路線:
a) 博物館→成龍湖→水上相思林→岩溶泉與鈣華灘→武陽江崖宜景區→武陽江。
b) 博物館→成龍湖→天河→劍江→天生橋(天門)→才龍瀑布。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