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

鎖定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前身為1947年成立的廣西大學文法學院英語教學部,招收首屆英語專業學生,1950年招收首屆俄語專業學生。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西大英語專業合入中山大學,俄語專業合入武漢大學。1958年恢復重辦廣西大學,成立了外文系。首任系主任是我國著名學者、原中山大學教授周其勳。1973年外語系招收首屆日語專業學生。1993年外語系獲“翻譯理論與實踐”碩士點(現名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1997年原廣西大學外語系、原廣西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部、原廣西農業大學英語部、廣西外語培訓中心等單位合併,組建成為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1999年招收首屆旅遊管理(涉外方向)專業學生。同年獲旅遊管理碩士點。2005年學科管理歸類,旅遊管理(涉外方向)專業併入學校商學院。
學院的辦學定位是以本科外語教育為主,努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積極辦好第二專業教育,開展科學研究,主動服務社會,適應國家和廣西經濟及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培養高層次外語應用型人才,在廣西高校外語院系的教學改革和發展中起示範作用。
中文名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in Guangxi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1997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所屬地區
廣西南寧
主要院系
英語、大學英語、日語、東南亞語等
現任校長
趙躍宇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簡介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 [1]  的前身為廣西大學文法學院英語教學部,是廣西大學辦學歷史較長、辦學聲譽較高的優勢專業之一。1947年招收首屆英語專業學生,首任系主任是我國著名學者、原中山大學教授周其勳。1997年原廣西大學外語系、大學英語教學部、原廣西農業大學英語部、廣西外語培訓中心等單位合併,組建成為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一直秉承“復興中華、發達廣西,培養建設廣西必須之人才”的辦學思想,發揚“求真務實”的辦學精神,遵循社會適應性和持續發展性的辦學原則,以專業質量建設和專業結構調整為發展主線,探索科學培養外語人才的途徑,堅持“以人文教育為本,以基本技能訓練為先,以翻譯能力培養為重”和“主動服務社會”的辦學特色,在廣西高校外語院系的教學改革和發展中起示範作用。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院系設置

學院下設英語、大學英語、日語、東南亞語、成人教育5個系部,有英語、翻譯、日語、越南語和泰語5個本科專業。現有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翻譯專業學位碩士點。學院還設立了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外語教育研究所和日語語言文化研究所,以及翻譯研究所。有託福(TOFEL)、英國劍橋商務英語(BEC)、外語水平考試(WSK)、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出國培訓備選人員資格考試、翻譯證書考試6個全國考試中心。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181人,其中專任教師165人,教授 18人,副教授45人,碩士生導師 36 人,學院聘有兼職(客座)教授 6 人,外籍教師8人。有博士學位教師11人,98%的教師具有碩士或研究生學歷。經過多年建設,學院形成了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較強的學科隊伍,在翻譯理論與實踐、修辭學、英美文學與文化、專門用途外語、英語語言學與英語教學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領導

院長 [2] 
羅選民
-
-
-
黨委書記
黃開勇
-
-
-
黨委副書記
關熔珍
肖克寧
-
-
副院長
袁卓喜
蘇振泉
葉萍
蘇振泉
英語專業責任教授
謝建奎
-
-
-
英語專業主要課程教授
麥紅宇
李亮
白佳芳
-
日語專業責任教授
蔣敬誠
-
-
-
日語專業主要課程教授
韓慧
唐承紅
-
-
東南亞語系專業責任教授
林志亮
-
-
-
東南亞語系專業主要課程教授
韋麗華
-
-
-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學成果

學院依託地方優勢資源,在學科建設與教學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英語專業於2010年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2011年確定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2006年被自治區黨委批准成為廣西英語翻譯高級人才基地。《 英語口譯 》、《大學英語》確定為區級精品課程,英語翻譯確定為區級教學團隊,2007年英語專業在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中獲得優秀,區級、校級教學名師各一名等多項教學成果;學院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科研項目、廣西社科基金項目多項以及多項自治區級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項目。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交流

學院還積極開展與國內外院校的學術交流。與美國墨海德大學、加拿大Nipissing大學、日本三重大學、岐阜大學、熊本縣立大學泰國川登喜皇家大學、東方大學、越南國家大學等開展教師培訓和交換學生合作項目。校友和企業為鼓勵學生提高外語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院捐贈設立了“桂櫻學子”獎學金、“自信自強”優學獎助學金、“春雨”獎學金、“陶克倫”獎學金、“持久”翻譯技能獎勵基金等多項獎學金。
建院以來,外國語學院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綜合素質高、知識面廣、外語基本功紮實、實踐能力強的高層次外語人才,為國家尤其是廣西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活動

為提高學生技能,外國語學院策劃組織了外語翻譯大賽、外語演講比賽、外語朗讀比賽、外語辯論比賽等多項專業賽事,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日語作文大賽、全國越南語口語大賽等全國、全區重大外語賽事上多次獲獎。
同時,外國語學院設有英語口才協會、日語協會、越語協會、泰語協會,開設英語角、日語角、泰語角、越語角,邀請外教一起進行萬聖節慶祝、水燈節放河燈等富有各國特色的活動,舉行莎士比亞戲劇沙龍、做壽司比賽、國際象棋小課堂等文化交流活動。
特色活動亮點頻出。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學院舉辦專業技能展示節,展示節涵蓋外文短劇大賽、外文主持人大賽、中國—東盟知識競賽、涉外應聘面對面、商務禮儀大賽等多項寓教於樂的活動,深受學生歡迎。
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學院學生會文藝部設有禮儀隊、模特隊、舞蹈隊、啦啦操隊、合唱團等多個文藝隊,多次代表學院參加校禮儀大賽、服飾大賽、舞蹈大賽及啦啦操賽,並赴社區進行多場文藝演出;學生會體育部設有籃球隊、足球隊、乒乓球隊、羽毛球隊、氣排球隊等多個體育活動隊,在校各項體育賽事中取得較好成績。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活動富有特色。每年組織學生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峯會、泛北部灣經濟發展合作論壇等重大國際性會議的接待和隨同翻譯等志願者服務工作;學院設有“綠十字協會”,利用假期組織學生赴貧困地區開展義務支教、愛心捐贈活動等公益活動,獲社會好評。

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所獲榮譽

2021年3月,榮獲2019—2020年度“廣西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