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藥學院學報

鎖定
《廣東藥學院學報》創刊於1985年,是國內三家藥學院校學報之一,原名《廣東醫藥學院學報》。《廣東藥學院學報》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東藥學院主辦。
中文名
廣東藥學院學報
語    種
漢語
類    別
醫藥
主管單位
廣東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
廣東藥學院
創刊時間
1985年01月01日
出版週期
雙月刊
國內刊號
CN 44-1413/R
國際刊號
1006-8783
郵發代號
46-148
定    價
10 元
主    編
朱家勇
副主編
郭姣
編輯部主任
王昌棟

廣東藥學院學報歷史沿革

1985年,《廣東醫藥學院學報》創刊。
1994年改為《廣東藥學院學報》,規格為國際通用的A4開本。 [1] 

廣東藥學院學報報刊影響

《廣東藥學院學報》是國內三家藥學院校學報之一。在醫藥界有一定的影響,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8版)》,學報被引頻次765,影響因子0.361,在全國120多種醫藥院校學報中,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排名都在前30位左右;在省屬醫藥院校學報中,被引頻次排名第3位,影響因子排名第2位 。2009年版學報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又有明顯提高,分別為889、0.439 。
《廣東藥學院學報》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目錄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中國藥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系列、《中國生物學文摘》等文摘性刊物刊源,《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數據庫的來源期刊。 [1] 

廣東藥學院學報所獲榮譽

2008-2012年連續三屆獲“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教育部科學技術司); 2009-2011年連續3年獲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二等獎(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2011年獲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12年本刊入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2013年獲“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一等獎。 [1] 

廣東藥學院學報主要欄目

主要欄目有:藥劑學、中藥與天然藥物、藥物化學 、藥物分析、藥物經濟學、藥事管理、藥理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臨牀研究與經驗、綜述等。

廣東藥學院學報徵稿要求

1 文稿要求
1.1 總體要求 文稿應具科學性、邏輯性、先進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內容翔實,數據可靠,圖表規範,標點正確,文字準確通順。論著類文稿字數一般限5000字內, 綜述6000字內,個案報告等短篇報道限1000字以內 (均包括參考文獻)。文章題目一般不超過25字。
1.2 作者 作者姓名排列在文題下,名的右上角標註單位序號(僅一個單位者不標註),在作者後依序標註作者單位,第一作者還須註明單位所在城市、郵政編碼、聯繫電話及E-mail地址。論文首頁頁腳附註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月、性別、學歷、學位、技術職稱、研究方向等)。如屬各級科研基金資助項目,請註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1.3 摘要 論著類文稿應有25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中、英文摘要應相對應。內容明確列出4個要素,即目的 (Objective):研究目的和涉及範圍;方法(Methods):所用的原理、條件、材料、工藝、手段等;結果 (Results):實驗研究的結果、數據等;結論(Conclusion):結果分析、研究、比較、評價,今後的課題、假設、啓發、建議、預測等。
1.4 關鍵詞 一般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中英文關鍵詞應相對應。
1.5 引言 概述課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研究現狀,明確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創新之處,並列出主要參考文獻,一般不超過300字。
1.6 實驗材料 動植物、微生物應註明拉丁學名、植物標本應註明鑑定人和存放地。實驗動物應註明清潔等級和合格證號。其他主要材料、儀器應説明品種、來源、規格和產地。
1.7 方法 儘量簡單明瞭,但應便於他人重複實驗。一般方法可引文獻,有改進的應突出改進之處,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
1.8 結果和討論 重點敍述新的發現及本文研究的結果與觀點。應交代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處及實驗條件對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討論不重複引言和結果中已敍述的內容。
1.9 文內標題 一級標題序號用1,2,3……;二級標題序號用1.1,1.2,1.3……; 三級標題序號用1.1.1, 1.1.2……;餘類推。
1.10 外文大小寫、正斜體 外文大小寫、正斜體應準確。人基因縮寫符號用大寫斜體,人基因相關產物如蛋白質的縮寫符號用大寫正體;動物基因縮寫符號用斜體(首字母大寫,其餘小寫),動物基因相關產物的縮寫符號用正體(首字母大寫,其餘小寫);內切酶如EcoRⅠ,HindⅠ用斜體;生物的屬名、種名等用斜體;統計學符號用斜體,如t檢驗,F檢驗,P值,x±s(均數±標準差)等;拉丁詞如in vitro, in vivo, in situ, et al等也用斜體。
1.11 量和單位 嚴格執行GB 3100~3102有關量和單位的規定。量的符號一律採用斜體,如m(質量)、t(時間、温度)、c(量濃度)、p(壓力)、v(速度),F(力),E(能量),吸收度(A),等。單位符號用正體,如:1 mg,1 min,1 M HCl應為1 mol/L HCl,轉速rpm應為r/min。圖表中用符號表示數值的量和單位時,採用量與單位相比的形式,如t/min,c/(mol·L-1)。在一個組合劑量單位代號內,不得有一條以上的斜線,如mg/kg/d應寫成mg/(kg·d)或mg·kg-1·d-1。
1.12 數字 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數字且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應注意有效數字的使用。平均數應寫出標準差(x±s)。百分數範圍20%~30%不能寫成20~30%。
1.13 代號和縮寫 文中可使用國際代號和縮寫,例如:1秒,1 s;2分鐘,2 min;3小時,3 h;4天,4 d。相對標準偏差RSD,靜脈注射iv,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灌胃ig,口服po。
1.14 醫學名詞及藥名 醫學名詞以《醫學名詞》系列(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佈)為準。藥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為準,不用商品名。新譯名詞應附外文。文內縮略語首次出現時應使用全稱。
1.15 圖表應有自明性,力求簡明,避免與正文重複,並置於文內相應處。正文與圖表中數據須認真核對,做到準確無誤,相互一致。圖表要有序號(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題目及説明;題目要附英文對照。圖表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詞等必須與正文中所寫的一致。
圖的製作圖序、圖題居中排在圖下方,圖例置於圖形與圖題之間。圖中文字與符號應用電腦植字,不用手寫。字號以小5號(9磅)為宜。也可提供原圖或複印件,大小不限,不必用描圖紙繪製。如用掃描等數據採集圖,線條圖用600 dpi,TIF格式,灰度圖及彩色照片用300 dpi,TIF或JPG格式。
線條圖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高度與寬度之比一般為5∶7左右。如為座標圖,縱、橫標目的量和單位符號應齊全,居中置於縱、橫座標軸的外側。
照片圖要求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中。病理顯微照片應標明染色方法。涉及尺寸的照片應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標度。
化學結構式使用ChemDraw或CHemWin繪製。
表的製作 應按統計學的製表原則設計,力求結構簡潔,主、謂語位置合理。採用三線表。每表均應有序號和簡明的表題,居中排印在表的上方。表中不設“備註”欄,需説明的事項在表下以簡練文字註釋。
標目詞表的各欄應標明標目詞,參數欄的標目詞一般為量或測試項目及其單位符號。如表中所有參數的單位相同,可標註在表的右上方,或表題之後(加括號)。各欄參數單位不同,則應將單位符號加括號標註在各欄標目詞後。
表中數字同一欄的數字必須按位次上下對齊。表內不能用“同上” 、“同左” 、“〃”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數字或文字。如未測或無此項可空白,未發現用“-”,但表下均應簡單註釋;結果為零用“0”。
1.1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應限於作者直接閲讀過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採用順序編碼制,在文內引用處依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排序,並用方括號標註,再在文末依次列出參考文獻。一般論著20條以內,綜述20條以上。參考文獻的作者(主要責任者)為1~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名,其後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 al”)。須用文獻類型標識標註參考文獻的類型.著錄格式如下:

廣東藥學院學報投稿須知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和邏輯性,有理論性和指導實踐意義。
2.文稿要求論點鮮明、數據可靠、資料翔實、分析方法正確,語言精練、書寫工整。
3.研究類文稿和綜述、講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臨牀經驗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請按照科技論文的寫作要求(分前言、對象與方法、結果、討論),研究類文稿應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作者單位、作者姓名、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應採用結構式著錄: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
4.文稿(可用複印件)要求打印在16開白紙上,字跡清楚,簡化字以國務院1986年10月重新公佈的《簡化字總表》為準。數字請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七個單位公佈的《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書寫。計量單位請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體書寫,並註明文種、大小寫和正斜體。圖請用白紙單面墨繪,尺寸應較計劃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請用光面紙印出,要求清晰、層次分明。圖和照片不得摺疊和出現劃痕,背面請註明圖號、作者、文題和上下向。
5.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在參考文獻表中列出。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列入參考文獻,必要時可在文中加註,説明作者、文題和來源。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本刊採用順序編碼制,引用處依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排序,並用方括號標註。
6.來稿請自留底稿,無論刊登與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執後3個月後未接到本刊採用通知時,作者可自行處理。
7.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徵得作者許可。如作者不允許對內容修改,務請在來稿中註明。
8.來稿請第一作者所在單位領導審核並附單位介紹信。來稿請勿一稿兩投或多投,如該稿曾在學術會議上宣讀或在內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種發表過,請在投稿時加以説明。
9.來稿首頁作者單位後請註明單位所在城市名稱及郵編。此三項請列於首頁正文下方,並用橫線隔開。項目資助課題請註明資助單位及編號。為方便聯繫,請留電話號碼或E-mail地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