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東大觀博物館

鎖定
廣東大觀博物館,由民營企業家丁方忠及其弟弟丁芳桂創建,位於千年古郡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坐落於美麗的千燈湖畔,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博物館。
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藏品總數12000餘件,以青銅鏡與紙幣藏品為特色,同時囊括青銅器陶器瓷器石刻等多個門類的文物,其中經鑑定評級的珍貴文物共計1452件/套,一級文物為757件/套,是全國一級文物最多的非國有博物館 [1] 
中文名
廣東大觀博物館
地理位置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廣東金融高新區燈湖西路28號
佔地面積
3700 m²
類    別
非國有博物館
投用時間
2018年1月13日 [9] 
開放時間
開館時間:每週二至週日09:30-18:00,每週一閉館,春節7天不開放,其它節假日正常開放,疫情閉館時間:2021/1/24-4/1
門票價格
免費
藏品總數
12000餘件
展廳面積
2120㎡ [9] 

廣東大觀博物館歷史沿革

廣東大觀博物館、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由民營企業家丁方忠及其弟弟丁芳桂創建,位於千年古郡佛山市南海區,總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擁有藏品12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757件,是目前國內一級文物最多的非國有博物館。自2018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累計接待觀眾逾65萬人次,成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優良基地。
博物館以青銅鏡與紙幣藏品為特色,同時囊括青銅器、陶器、瓷器、碑刻等多個門類的文物,打造為一個體系龐大、專業深刻的文博機構。基本陳列展覽包括《青銅之光:中國古代青銅器展覽》、《絲綢之路:中國古代陶器與瓷器展覽》、《鏡鑑之明:中國古代青銅鏡展覽》和《商貿之本:中國曆代紙幣展覽》四個部分。在這裏,觀眾能看到全球數量最多、精品最為集聚的古代青銅鏡,也能欣賞到國內數量最多、質量最高以及品種最齊全的紙幣藏品。
開館以來,廣東大觀博物館、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推出了眾多具有影響力的精品臨展,如《金融輔國計 紙鈔映中華——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紙幣珍品展暨南海區防範涉眾型金融風險特展》、《物華天工 大美匠心——5.18國際博物館日大觀藏精品文物展》、《綿亙萬里碧波澄——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中國古代飲食器皿文化展覽》、《千秋鏡鑑——中國古代銅鏡展》等。與此同時,博物館積極探索夜間開放模式,截止到目前為至,“大觀之夜”活動已累計進行將近200天。
由於運營成效顯著,博物館2018年被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以及佛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評為“佛山市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被佛山市南海區教育局、文化體育局評為“優秀傳統文化——學生教育活動基地”,被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評為“十大民間博物館”。經佛山文化遺產保護聯盟評定,入選“2018年度佛山文博十件大事”的行列。2019年又獲得廣東省文物保護基金會所授予的“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護突出貢獻團體”榮譽稱號。
廣東大觀博物館、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作為華南地區標杆性的非國有博物館,始終以紮實的藏品基礎和專業的運營水平,踐行着中國的“文化自信”道路。讓歷史説話,讓文物説話,保護好凝聚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今後努力的方向和目標。新時代的奮進號角,缺少不了文化產業的旋律,大觀博物館和嶺南金融博物館將奏響嘹亮的歷史音符,為文化根脈的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2] 

廣東大觀博物館基本陳列

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展覽包括《青銅之光:中國古代青銅器展覽》、《絲綢之路:中國古代陶瓷展覽》、《鏡鑑之明:中國古代青銅鏡展覽》和《商貿之本:中國曆代紙幣展覽》四個部分。
《青銅之光:中國古代青銅器展覽》
《青銅之光》專題展出中國古代青銅器珍品數十件(組),製作精良、紋飾精美、氣魄雄偉、品相完整,藏品種類囊括鼎、簋、斝、尊、敦、爵、甗多種器型,時間跨跨度從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千餘年,文物珍稀程度為廣東省內首屈一指。 [3] 
《青銅之光:中國古代青銅器展覽》 《青銅之光:中國古代青銅器展覽》
《絲綢之路:中國古代陶瓷展覽》
《絲綢之路》展出反映唐宋元明清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文物一百餘件(組),展品多數為海外迴流,珍品眾多。展陳採用場景化設計,置身其中,彷彿能聽到迴盪在沙漠戈壁中的聲聲駝鈴與南海海面上的陣陣潮聲。 [3] 
《絲綢之路:中國古代陶瓷展覽》 《絲綢之路:中國古代陶瓷展覽》
《鏡鑑之明:中國古代青銅鏡展覽》
《鏡鑑之明》專題展出了涵蓋春秋戰國、秦漢南北朝及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歷史時期的銅鏡精品150餘面,在國內同類型展覽中首屈一指。展品時間跨度從春秋到清代2500餘年,從數量與質量上均屬國內同類展覽中第一。館藏的每一面銅鏡都會“説話”,述説着那個年代的社會百態。 [3] 
《鏡鑑之明:中國古代青銅鏡展覽》 《鏡鑑之明:中國古代青銅鏡展覽》
《商貿之本:中國曆代紙幣展覽》
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收藏元代至新中國時期發行的各類紙幣及貨幣史檔案資料一萬餘種。其中包括元代、明代、清代各種官私銀票、客鈔、債券、股票、民國法幣、商業銀行及地方銀行鈔票、軍鈔、日偽時期紙幣、解放區紙幣及新中國紙幣等等。屬國內博物館紙幣展覽中數量最多、質量最高、品種最齊全的展示。能夠據此完整梳理出紙幣的歷史發展脈絡,探究貨幣歷史文化,突出此段歷史錢幣的特色,詮釋當時的歷史風貌。 [3] 
《商貿之本:中國曆代紙幣展覽》 《商貿之本:中國曆代紙幣展覽》

廣東大觀博物館館藏文物

春秋·交龍垂鱗紋升鼎:鼎高55釐米,寬73釐米,氣勢雄偉,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的紋飾特別華麗,它的口沿表面及耳內外側都裝飾有蟠螭紋,鼎的腹部等距貼附六隻夔龍。三隻蹄形足較為粗壯,鼎足根部飾一組以扉稜並飾以浮雕式蟠螭紋的凸目獸面紋。 [3] 
春秋·交龍垂鱗紋升鼎 春秋·交龍垂鱗紋升鼎
唐代·彩繪胡人騎駱駝俑:駱駝和湖人的造型豐富而充滿生機,彷彿能看見茫茫沙漠中,胡商商隊迎着風沙艱難前行的壯闊歷史畫卷,猶能聽見悠揚的駝鈴聲帶着風沙從歷史的深處傳來一般。 [3] 
唐代·彩繪胡人騎駱駝俑 唐代·彩繪胡人騎駱駝俑
漢代·“四夷降服中國寧”銘七乳瑞獸紋鏡:銘文“尚方御鏡知人情,道同巧異各有荊,維古今世天下平,四夷降服中國寧,人民安樂五穀成”極為少見,反映了中國人自古以來渴望家國天下安寧太平的心理。 [3] 
“四夷降服中國寧”銘七乳瑞獸紋鏡 “四夷降服中國寧”銘七乳瑞獸紋鏡
明代·中書省大明通行寶鈔貳百文:印製於洪武八年至十三年間,僅五年,即改印户部奏準版。首版印製圖案精美,印文篆書,朱文深沉,線條熟辣,曲屈平滿,虛實變化,均勻對稱,質感茫蒼,凸顯金石之精美絕倫,完全表現出明代初期之鼎盛。 [3] 
明代·中書省大明通行寶鈔貳百文 明代·中書省大明通行寶鈔貳百文

廣東大觀博物館文化活動

活動建設
2018年6月18日,“綿亙萬里碧波澄”——一帶一路文物精品特展正式開幕接待觀眾。
2018年7月24日,廣東大觀博物館與佛山市食品藥品監督局舉辦的“中國古代飲食器皿文化展覽”開幕。
2018年8月10日,廣東大觀博物館與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舉辦的“千秋鏡鑑”——中國古代銅鏡展正式開幕。
2018年9月29日,“防範打擊非法集資 營造安全金融環境”文物特展開幕。
2018年12月-3月,“聽鴻夜話”系列講座活動共計六期。
2019年5月18日,舉辦《物華天工大美匠心——5.18國際博物館日大觀藏精品文物展》。
2019年8月2日,舉辦《金融輔國計·紙鈔映中華——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紙幣珍品展》。
2019年11月1日,舉行“防範打擊非法集資 營造安全金融環境”系列宣傳活動。
2020年1月15日,“字字珠璣——廣州博物館藏有銘銅器展“正式開幕。
2020年5月18日,舉辦《物華天工大美匠心——5.18國際博物館日大觀藏精品文物展》。
2020年8月14日,廣東大觀博物館與廣州博物館舉辦的“瓷路相逢——清代外銷瓷上的中國情調與西方藝術”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 [4] 
廉政基地
古代文物藴藏着豐富的廉政文化資源,具有反腐倡廉教育的現實意義,南海區紀委監委和桂城街道紀工委監察組聯合廣東大觀博物館,把《鏡鑑之明》展廳打造成為佛山市首個將廉政文化和銅鏡文化有機結合的主題廉政教育基地。2020年7月11日,南海區廉政教育基地正式揭牌落成。 [5] 
南海區廉政教育基地

廣東大觀博物館所獲榮譽

2018年5月,廣東大觀博物館成為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 [6] 
2019年5月,廣東大觀博物館榮獲2019年度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團體稱號。 [7] 
2019年5月,廣東大觀博物館、嶺南金融博物館榮獲“2018年佛山文博十件大事”稱號。 [8] 

廣東大觀博物館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30~18:00(17:00停止入場),博物館週一閉館,團體參觀需提前預約。
地址: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燈湖西路28號
參觀方法:於博物館正門掃碼領取電子門票,向安保出示即可入場。
交通:乘坐102、120、132、137、139、831、佛232、桂28等公交車到燈湖西路南站下車,乘坐廣佛線地鐵在千燈湖站下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