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清江

(著名甾體藥物化學家、中國藥科大學教授)

鎖定
廖清江(1924年1月7日-2020年11月17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國立藥學專科學校畢業,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的甾體藥物化學家。
廖清江堅持產學研相結合,殫精竭慮為國家研發甾體藥物,培養藥學人才。研發了12個國內首創並已投產的新藥,在我國甾體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甾體藥物的國產化研究上成果卓著,在研究開發計劃生育與生殖健康類的甾體藥物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中國藥科大學報道,2020年11月17日,廖清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7歲。 [1] 
中文名
廖清江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省蘇州市
出生日期
1924年1月7日
逝世日期
2020年11月17日
畢業院校
國立藥學專科學校
主要成就
為推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與發展生殖健康產業研究開發甾體新藥

廖清江人物生平

抗日戰爭期間成為流亡學生從南京經武漢到四川,中學階段五易就讀的學校和不穩定的學習環境。
1942年在重慶被國立藥學專科學校錄取就讀於4年制的藥學專業,1946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從事有機化學教學,藥物合成與新藥研究以及碩士與博士研究生導師等已60個春秋。曾任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30年,在工作中培養和建立了一支既善於教學又能從事科研的師資隊伍。
1958 年總結長期指導有機化學實驗所積累的教學經驗,編寫出版了“有機化學實驗” 教學參考書。
1960年、1978年與1985年先後3次參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材(人民衞生出版社)。
1994年主編的藥學類專業規劃教材“有機化學”(第3版,人民衞生出版社),曾獲國家醫藥管理局的首屆優秀圖書獎與1997年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63年被校領導派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著名化學家黃鳴龍教授的親自指導下進修甾體化學,從事甾體藥物的原創性研究2年有餘。
2020年11月17日,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的甾體藥物化學家廖清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7歲。 [1] 

廖清江主要成就

廖清江綜合

長期以來,廖清江結合藥物化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從國情出發,以計劃生育、生殖健康與老年病用藥為目標,利用國產資源和採用有機合成技術,研究開發甾體藥物以及心腦血管疾病藥物等。40年堅持不懈、艱苦探索、踏實工作,總計主持並完成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專題5項,國家級與省級新藥研究課題12項。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根據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採用廠、學、研三結合的方式進行合成新藥的應用基礎研究與國產化開發,使科技成果及早轉變為生產力。屬國內首創並已投產的新藥共12個,已完成臨牀前研究後被批准開始臨牀研究的原創新藥1個。先後被認定的國家與省級科技成果和獎勵共22項。 [1] 

廖清江人才培養

為國家培養了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6名,博士研究生11名,指導博士後研究生1名。 [1] 

廖清江甾體藥物研發

根據國家的上述需求,為推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與發展生殖健康事業研究開發相關甾體新藥,廖清江教授先後對計劃生育與生殖保健用的甾體藥物進行了如下研發。
1964年自行設計與合成的醋酸烯諾孕酮,為自主創制國產避孕新藥奠定了研究基礎,從“七五”攻關至今,按國家對原創第一類新原料藥及其單根型長效皮下埋植劑的申報要求,經過20多年的科技攻關,到2001年就完成了臨牀前的全部研究工作,2005年7月已被批准臨牀研究。
70年代初應江蘇省邀請,協助揚州製藥廠研究開發全合成避孕藥18-甲基炔諾酮,所主持與完成的研究工作為該廠順利投產奠定了基礎。該產品曾獲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獎,為早期計劃生育的開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
針對從孕酮受體拮抗劑中研發抗早孕藥物的發展趨勢,90年代協助浙江仙居製藥廠(現仙琚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米非司酮產業化開發的部分研究任務,並培養了一批技術幹部,為其順利投產上市創造了條件。
此外,還採用自行設計的反應路線與合成方法,研製了抗早孕藥奧諾司酮,避孕藥醋酸諾美孕酮,3-酮基地索高諾酮及屈螺酮等,它們均為國外新上市或臨牀研究所用劑型的新甾體原料藥,為我國計劃生育用藥的更新作好了技術儲備。針對執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對國內生殖健康用藥的需求,80年代他還採用國產醋酸去氫表雄酮為原料,研發成功了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新藥達那唑與大齡婦女分娩時子宮頸成熟促進劑硫酸普拉睾酮鈉。這兩個國內首創的甾體新藥,均曾被列為為江蘇省科研項目。它們及其製劑先後由揚州製藥廠投產並填補了國內空白。現產品銷售已遍及全國,並被中國藥典2005年版收載為法定藥物。
隨着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針對與老年人體內甾體性激素水平改變相關的老年病用藥需求,他又拓展了生殖健康用藥的研究範圍,並以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5α還原酶抑制劑為主攻方向,採用黃體酮為原料與自行設計的合成路線,研製成功非那甾胺,促進了國產化的開發。國家化學藥品第一類新藥愛普列特經“九五”攻關,採用創制新試劑替代進口試劑三氟甲基磺酸酐,實現了所需合成原料全部國產自給。江蘇聯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原江蘇揚州製藥廠)已於1999年被批准投產上市。此項成果2001年曾被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家計委與國家經貿委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優秀科技成果,2002年又被評為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編號2002-150)。
在上述工作基礎上,還加強了設計合成新藥與活性篩選相結合,與有關單位合作研究新5α-還原酶抑制劑,並獲國家新藥基金立項資助,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療新藥的研究實踐中,實現了研究甾體新藥由仿製向創制過渡。 [1] 

廖清江獲獎記錄

1987年被授予南京市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1989年獲衞生部頒發的表彰證書,由他領導的校計劃生育藥物研究中心於1990年被國家教委與國家科委評為全國高等學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1991年被國家計生委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1994年獲首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學研究獎藥化學科一等獎,2001年因主持研發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療藥愛普列特及其片劑成績顯著,被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家計委與國家經貿委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先進個人,2002年獲得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 

廖清江人物評價

廖清江教授60年的教學和科研生涯中,始終堅持辦實事,説實話,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中國藥科大學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