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達夫

鎖定
康達夫是河北觀眾非常熟悉和喜愛的著名相聲演員。人們認識他是通過他表演的相聲,瞭解他也是通過相聲,代表作品有《工地紅花》《看電視》。
中文名
康達夫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河北
逝世日期
1991年
職    業
相聲演員
代表作品
《工地紅花》、《看電視》、《養貓》
主要成就
全國相聲比賽獲創作、表演獎

康達夫人物介紹

他和李如剛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合作以來一直到1991年病故,整整合作了27年。他們在舞台上是珠聯璧合的好搭檔,在生活中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1964年在邯鄲與李如剛 [1]  結成為相聲搭檔,一同被調入專業文藝團體——邯鄲市文工團。他們兼演話劇又説相聲,還説快板,什麼都幹。1976年被河北省選去參加全國曲藝調演。當時説了一段以反映1966年邢台“抗震救災”為題的段子,叫《新花》,在全國一炮打響。什麼記者採訪、大學講課,在圈內着實“火”了一陣子。正在北京交流演出時,突然發生了唐山大地震,於是終止了調演。當時演員都住在北京西苑飯店,馬季等許多同行都指着他們的鼻子説:“叫你們説地震,這回真震啦!什麼笑星,是災星!”説着大家都會意地笑了。 1979年他倆雙雙調入河北省曲藝團,從此就專門創作表演相聲,這才成為名符其實的專業相聲演員。對相聲藝術有着不懈的追求,他能在“美與醜”的對比之中使其藝術思想得到昇華,使觀眾能在相聲的笑聲中得到陶醉。

康達夫個人作品

1981年在唐山體驗生活,創作了相聲《工地紅花》,發表在《河北日報》上。1982年跟馬季合寫了相聲《看電視》,也在《河北日報》發表。1983年建設新唐山,為建築工人寫了一段相聲《蓋樓狀元》,除在報紙上發表之外,還被河北省評為優秀作品,並獲河北振興獎。1984年演了相聲《樂逍遙》,除在省報發表外還參加全國相聲比賽,獲創作、表演獎。1986年創作了相聲《養貓》,在全國曲協刊物上發表,並在全國比賽中獲創作、表演雙獎,省文化廳為他們記二等功。這些段子在當時很有影響。多年來由於他們勤學奮進,在全國各家電台、電視台錄製了許多上乘之作。如相聲《禮貌》、《蓋樓狀元》、《我愛媽媽》、《打燈迷》、《百吹圖》、《會吃會喝》、《愛優點》、《對春聯》、《俏皮話》、《婚俗趣談》等等。這些節目經常在中央和其他省市台播放,受到了聽眾好評。至今還有許多台詞在羣眾中廣為流傳,如用邯鄲倒口(即地方話)説的“小王,你愛我哪一點?”“你還敢打你爹呢!”等等。

康達夫人物生平

1984年4月,中國曲藝家協會在石家莊召開擴大會議。當時河北省委書記高佔祥主抓文藝,就讓省曲藝團準備了一台新排的曲藝節目,供專家、同仁們檢閲。其中康達夫、李如剛合説了一段由他們創作、介紹河北各地名勝古蹟的相聲《樂逍遙》。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當時上台作了一番點評。演出結束後,在第二天就由高佔祥搭橋(引師),請求侯老收河北的徒弟——康達夫。還請來了曲藝界的高元鈞駱玉笙、張魯、常寶霖、石連城等。在河北賓館後樓大廳舉行了師儀式。由“官方”出頭師在河北還是首次,那隆重熱鬧的氣氛,談笑風生的場面,使人至今難忘。河北日報文藝部原主任韋野同志採訪了師會的盛況,1985年第二期《青春歲月》雜誌上還有詳細介紹。從此,康達夫就成為侯老的徒弟。侯老當時六十八歲,在全國久負盛名,他在跟隨侯老演出的日子裏,受益匪淺。侯老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不但使他學到藝術精髓,還學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侯老常跟康達夫説:“要做一個合格的演員不但要有台緣兒,還得有人緣兒。” 就是説不但要有高超的藝術讓觀眾喜歡,還得懂得人情事理,要講藝德,對人要以誠相待,要有許多知心朋友,這也就是現在説的德藝雙馨吧!
1987年到1990年,康達夫 [2]  跟隨師父侯寶林到外地演出,是為籌建“笑的藝術研究會”集資義演。 他在近四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具有熱情大方、瀟灑自然、語言洗練、技藝純熟,頗具侯派藝術風格!康達夫於1991年4月29日病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