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斯坦絲

(西西里女王)

鎖定
康斯坦絲(英語:Constance;意大利語:Costanza;1154年11月2日-1198年11月27日)又譯“科斯坦扎”,是1194年至1198年期間的西西里執政女王,1194年至1197年期間與丈夫聖神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共治,1198年以西西里王國歐特維爾王朝女繼承人的身份與其幼子聖神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共治。她也在與亨利六世結婚後獲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后的頭銜 [1] 
中文名
康斯坦絲
外文名
英語:Constance;意大利語:Costanza
出生日期
1154年11月2日
逝世日期
1198年11月27日
職    業
西西里女王
出生地
西西里王國巴勒莫

康斯坦絲身世與婚姻

康斯坦絲是西西里國王羅傑二世和其第三任妻子貝婭特麗克絲·德·赫泰勒的遺腹女。對一位公主來講異乎尋常的是,康斯坦絲直到30歲才訂婚,導致後來有流言蜚語稱她當了修女,需要教宗特許才能結婚。薄伽丘在他的著作《De Mulieribus Claris(名女傳)》中敍述到,有預言稱“她的婚姻會摧毀西西里”,這導致她從小就像修女一樣被監禁在修道院內,被迫守貞多年。到15世紀,桑蒂西莫薩爾瓦託雷教堂(Chiesa del Santissimo Salvatore)設法聲稱康斯坦絲曾是該教堂的一員。 [1]  [2] 
1166年,康斯坦絲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威廉一世國王駕崩,西西里王位由康斯坦絲的大侄子威廉二世繼承。1168年春,反對西西里王國首相斯蒂芬·杜·珀切的呼聲越來越高,有傳言稱威廉一世是被謀殺,斯蒂芬打算讓羅傑二世的私生子西蒙登上王位,而西蒙將迎娶康斯坦絲,以獲得合法的宣稱權。最後,斯蒂芬被迫逃走。 [2]  1172年,康斯坦絲在小侄子亨利去世後成為了西西里王位的推定繼承人,但她依舊被囚禁在修道院內。威廉二世直到1177年才結婚,也沒有子女(或曾在1181年有過一個名為博蒙德的兒子)。 [2] 
1184年10月29日,康斯坦絲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之子亨利訂婚的消息在奧格斯堡主教府宣佈。1185年,康斯坦絲在大隊親王和男爵的陪同下前往米蘭慶祝婚禮。8月,亨利陪伴她去薩萊諾,但又不得不返回德國為母奔喪。8月28日,皇帝特使在列蒂省迎接康斯坦絲。康斯坦絲和亨利於1186年1月27日在米蘭聖盎博羅削聖殿結婚。作為這樁婚事的交換條件,腓特烈一世同意放棄他對意大利南部的所有權。 [3] 
她金髮碧眼,個子高大。在康斯坦絲離開西西里之前,威廉二世手下有三名重要貴族萊切伯爵坦克雷德、安德里亞伯爵羅傑和副首相阿耶洛的馬泰奧在特羅亞向很可能成為王位繼承人的康斯坦絲宣誓效忠。馬泰奧強烈反對這樁婚事。戴維·阿布拉菲亞在著作《Frederick II, a Medieval Emperor(腓特烈二世,一位中世紀皇帝)》中指出威廉只想鞏固與昔日仇敵德意志的聯盟,沒有預見到德意志和西西里聯姻後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 [4] 

康斯坦絲爭奪西西里

知道西西里的諾曼貴族不歡迎來自霍亨斯陶芬家族的人成為自己的國王,威廉二世讓貴族和朝廷要員們許諾,如果他去世後沒有留下直系後裔,就認可由康斯坦絲繼位。不過,當威廉二世於1189年意外過世後,他的堂兄(康斯坦絲的侄子)坦克雷德奪取了王位。雖然坦克雷德是非婚生子,但他得到了本國大多數大人物的支持,例如副首相阿耶洛的馬泰奧。另一方面,大主教瓜爾蒂耶羅和大部分貴族支持康斯坦絲。然而,在馬泰奧的引誘下,瓜爾蒂耶羅和其他男爵最終轉而支持坦克雷德。威廉二世的遺孀英格蘭公主相信康斯坦絲是合法繼承人並出言支持德國人;針對這一情況,坦克雷德將軟禁於家中並沒收了她的大片不動產,此舉激怒了的哥哥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 [5] 

康斯坦絲第一次征伐

由於康斯坦絲的公公腓特烈一世正在參加十字軍東征,因此,康斯坦絲和亨利被迫留在德國,無法主張她對西西里的主權。腓特烈一世皇帝於1190年駕崩,次年亨利與康斯坦絲加冕為皇帝和皇后。隨後,在忠心耿耿的比薩艦隊的支持下,康斯坦絲陪同丈夫率領大量帝國軍隊從坦克雷德手中強行奪取西西里王位。西西里王國北部諸鎮向亨利敞開了大門,其中包括諾曼人的早期據點卡普亞阿韋爾薩羅傑二世的大陸首都薩萊諾提前捎來口信説樂意款待亨利,並邀請康斯坦絲呆在其父生前的舊宮殿避暑,接受醫生對她長期體弱的治療。
亨利在那不勒斯遭遇了整個戰役中的首次抵抗,對峙從南部夏季的5月一直持續到8月,到那時,大部分德軍已死於瘧疾和疾病,就連亨利本人也病倒了。獅子亨利之子韋爾夫的亨利也參與了那不勒斯圍城戰,他逃向德國並謊稱皇帝已死,試圖強調他自己擁有作為潛在繼承人的能力。儘管亨利六世恢復了健康,但帝國軍隊還是被迫全部撤出西西里王國。康斯坦絲和一小支駐軍依舊留在薩萊諾,以表明亨利很快還會回來。 [3] 

康斯坦絲短暫被俘

當亨利和大部分帝國軍隊一同撤走後,那些原為帝國所佔的城鎮很大程度上因害怕報復,立即宣佈效忠坦克雷德。馬泰奧的兒子曾協助保衞那不勒斯的前薩萊諾大主教阿耶洛的尼科洛將局勢寫信告知他們位於薩萊諾的朋友。因此,薩萊諾的民眾看到了一個向坦克雷德邀寵的機會,8月8日,他們將手無寸鐵的康斯坦絲包圍在特拉切納城堡內。康斯坦絲站在陽台上,用温和的語氣規勸和輕責民眾,試圖告訴他們局面可能會好轉,亨利的失敗可能被尼科洛誇大,但薩萊諾人決意要俘獲康斯坦絲獻給坦克雷德,於是他們繼續圍攻。康斯坦絲把自己鎖在房間內,鎖上窗户,祈求上帝保佑和復仇。與坦克雷德的遠親伊利亞·迪·傑蘇阿爾多迅速談判後,康斯坦絲同意在德國駐軍被允許安全離開的情況下自願出城。隨後,康斯坦絲被伊利亞(以及一些與她有關係的阿普利亞貴族)逮捕,並由海軍上將布林迪西的馬加里託(他是康斯坦絲的姐夫,曾協助保衞那不勒斯)用雙層槳帆船或配有200名划槳手的德羅蒙戰艦押送到墨西拿坦克雷德處。 [6] 
康斯坦絲身着皇后盛裝,穿着飾有玫瑰圖案的鑲金禮裙,披着一件鑲滿貴重珠寶的斗篷,頭髮上點綴着寶石,使她看起來像個女神。鑑於亨利可能有意重返,康斯坦絲成為了重要且極具價值的戰利品。在與康斯坦絲會面時,坦克雷德怒斥其入侵之罪,但她卻驕傲地回答道她只是在收回被坦克雷德掠奪的領土。到了9月20日,亨利在熱那亞得知妻子被劫持。康斯坦絲被送往巴勒莫,由西比拉王后監視;坦克雷德讓康斯坦絲與西比拉一同用餐,在西比拉的卧室就寢。西比拉曾與康斯坦絲髮生過爭執,在看到巴勒莫人民對康斯坦絲表現出憐憫後,她建議坦克雷德處死康斯坦絲。坦克雷德沒有同意,他擔憂此舉會有損他的聲譽。所以,在坦克雷德的建議下,西比拉與已被提拔為首相的馬泰奧商議應將康斯坦絲關押在何處。馬泰奧當着西比拉的面給坦克雷德寫了一封信,建議他把康斯坦絲關在那不勒斯的蛋堡裏,由貴族阿利傑諾·科託內看管,以便能更好地監視康斯坦絲。由於該城堡四面環水,同時也能使康斯坦絲與西西里人民隔絕。坦克雷德接受了他們的建議。此外,馬泰奧還給阿利傑諾寫信,要求他“妥善看守大海中蛋堡裏的皇后(拉丁語原文:ut imperatricem in Castro Salvatoris ad mare bene custodiat)”。 [6] 
儘管坦克雷德總是以禮相待康斯坦絲,但她在囚禁期間依舊處在極其小心的看守下。西比拉強烈反對坦克雷德尊重康斯坦絲,她認為這將會間接承認康斯坦絲對王位的主張。儘管坦克雷德俘獲了他的妻子,但亨利六世堅決拒絕與坦克雷德言和;在寫給教宗塞萊斯廷三世的信中,亨利請求教宗宣佈坦克雷德的君主身份不合法,他甚至沒有提起康斯坦絲被囚禁這件事。當時,亨利六世無力救出妻子,坦克雷德也不接受一切亨利贖回康斯坦絲的方案,除非亨利承認坦克雷德是西西里國王。亨利向教宗抱怨坦克雷德俘獲了他的妻子,因此,教宗威脅坦克雷德若他不釋放這位皇后就將他開除教籍(教宗希望通過將康斯坦絲安全帶到羅馬使亨利對他更有好感,並且他將能夠阻止帝國和西西里王國聯合)。最後,坦克雷德願意放棄康斯坦絲這個談判籌碼,只要教宗能認可他是合法的西西里國王。 [7] 
1192年1月,康斯坦絲及其所有隨從被釋放,她還得到了一些禮物。康斯坦絲被移交給來自教皇國的紅衣主教埃吉迪奧。他們穿過墨西拿海峽,但在到達羅馬之前,他們遇見了帝國軍隊和擁護霍亨斯陶芬家族的修道院院長蒙特卡西諾的羅夫弗雷多,康斯坦絲隨即向他們求救。儘管遭到了紅衣主教的反對,但德軍還是能夠在切普拉諾截擊了護送康斯坦絲的車隊,並護送康斯坦絲安全地穿過阿爾卑斯山,最終確保教皇國和西西里王國都未能通過扣押皇后獲得實際利益。在康斯坦絲獲釋後不到一個月,她便在兩週內在特里費爾斯城堡內與亨利重聚。 [5]  [7]  [8] 

康斯坦絲第二次征伐

當坦克雷德於1194年2月去世時,亨利已準備再次入侵西西里。同年晚些時候,亨利南下將薩萊諾夷為平地,以報復薩萊諾人逮捕康斯坦絲。他暢通無阻地進入巴勒莫,廢黜了坦克雷德年幼的兒子威廉三世,併為自己加冕。在此之前,他同意康斯坦絲於11月20日將萊切縣和塔蘭託親王國分封給威廉。 [6] 

康斯坦絲西西里女王

當亨利率軍迅速南下時,懷孕的康斯坦絲步調較緩慢地跟在後面。12月26日,即亨利在巴勒莫加冕後的第二天,康斯坦絲在安科納附近的小鎮耶西生下了一個兒子——腓特烈·羅傑(未來的神聖羅馬皇帝和西西里國王腓特烈二世)。有一個故事説,結婚9年後已經40歲的康斯坦絲知道許多人會質疑這個孩子是否真的是她的孩子。有傳言稱康斯坦絲準備將屠夫的兒子調換成皇子。因此,她在小鎮集市廣場上臨時搭建的大帳篷內生產,並邀請鎮上上年紀的已婚婦女來見證孩子的出生。幾日後,她又回到城鎮廣場,當眾哺乳嬰兒。之後,她在巴里被加冕為西西里女王。 [1] 
當亨利於1195年返回德國時,康斯坦絲統治西西里,並以她自己的名義頒佈公文。1196年,為報復康斯坦絲被俘之事,亨利六世以絞刑處死了西比拉的兄弟阿切拉伯爵理查。1196年的耶穌受難節,康斯坦絲把焦阿基諾·達·菲奧雷召到巴勒莫。焦阿基諾在巴拉丁禮拜堂聆聽她的懺悔。起初,康斯坦絲坐在一把高腳椅上,但當焦阿基諾告訴她當他們在基督抹大拉的瑪麗亞的地方時她需要放低自己,康斯坦絲便坐在地上。 [9] 
然而,亨利對西西里的暴政引發了叛亂,特別是在卡塔尼亞和西西里南部地區。亨利想通過將康斯坦絲任命為攝政王來安撫西西里民眾,但失敗了,因為康斯坦絲僅僅被視為他的工具,並且無法阻止他建立由德國大管家馬克沃德·馮·安維勒控制和由德國軍隊保護的西西里政府。康斯坦絲被亨利的不予重視所激怒,並同情她的同胞,她也加入了反對自己丈夫的起義,她將亨利圍困在一座城堡內,迫使他簽訂了一項和約。 [10] 

康斯坦絲攝政與離世

1197年,亨利再訪西西里,當時有一謀殺他的陰謀,康斯坦絲和教宗可能牽涉其中。康斯坦絲和亨利在巴勒莫共度復活節,他們仍住在一起,並共同頒佈公文。亨利於7月鎮壓了一場叛亂,但他卻在9月猝然離世——有人説他是被康斯坦絲毒死的。次年,康斯坦絲將3歲的腓特烈加冕為西西里國王,自己為攝政,並以腓特烈的名義解除了由其亡夫建立的西西里政府與帝國之間的關係。康斯坦絲採取了與其亡夫截然不同的政策。她的周圍圍滿了當地顧問,並把雄心勃勃的馬克沃德·馮·安維勒排除在權力範圍之外,試圖將他限制在其位於莫利塞的封地內,此外,同時被驅逐的還有瓜爾蒂耶羅·迪·帕萊亞里亞和斯波萊託公爵科拉多一世。當她的兒子於1198年5月在巴勒莫受膏並加冕時,她絕口不提對德意志王權和帝國帝位的任何訴求。當康斯坦絲的身體每況愈下時,她開始對新任教宗英諾森三世主動示好,放棄了長期堅持的原則——國王為教皇使節,這也是諾曼人在王國內享有自主權的中心原則。 [11] 
面對圍繞在幼王身邊的危險,康斯坦絲將腓特烈置於教宗英諾森三世的保護下,教宗迫使康斯坦絲放棄了在教會會議、教宗使節、上訴和選舉上的傳統王權,使她只能在教宗行使主教權限之前批准主教就職。在腓特烈二世加冕後,她與兒子共同頒佈公文。雖然康斯坦絲始終持有聖神羅馬帝國皇太后的頭銜,但她期望她的兒子能被作為西西里人養大,止於做西西里國王,不分心要求德意志王位,甚至不要求小叔子施瓦本的腓力正在被羅馬貴族宣稱的“羅馬人的國王”頭銜。當康斯坦絲於1198年11月底意外去世時,在教宗派遣紅衣主教去接受她的效忠之前,她遠不能預見到腓特烈後來的成就遠過於此。在遺囑中,康斯坦絲為西西里建立了一個攝政委員會,並指定腓特烈二世的封建宗主英諾森三世為其子的監護人,以示其子的繼承權不可侵犯。康斯坦絲還命令她的臣民向教宗宣誓效忠。康斯坦絲被安葬在巴勒莫大教堂內,安息在其父墓穴的旁邊。康斯坦絲的離世使國家陷入一段暴力與混亂的時期,直到1208年腓特烈成年。康斯坦絲還安排了兒子與阿拉貢公主康斯坦薩的婚事,兩人於1209年成婚。 [1] 
但丁將康斯坦絲列在《神曲》天堂篇中(不過他採納了康斯坦絲曾為修女的故事):
“在我右邊向你顯示出的
這另一片光輝,放射出我們
這一重天的全部光明,
我所談有關我的事情,也是指她本人:
她生前曾是修女,同樣也曾被人
從她的頭部奪去那神聖頭巾的陰影。
但是,既然她不得已重返紅塵,
違反她的意願,違反良好的民風,
她則始終不曾揭掉心中的紗巾。
這便是那偉大的康斯坦絲的光芒,
她從施瓦本人的第二個狂風中,
生下了第三個狂風也是最後一個掌握大權的人。”
——《天堂篇》第三首,第109-120句。
參考資料
  • 1.    Italy and Sicily under Frederick II, Michaelangelo Schipa, The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Vol. IV, ed. J.R. Tanner, C.W. Previté-Orton and Z.N. Brook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7)
  • 2.    The Marriage of Henry VI and Constance of Sicily: Prelude and Consequences, Walter Frohlich, Anglo~Norman Studies: XV. Proceedings of the Battle Conference, ed. Marjorie Chibnall, (The Boydell Press, 1993)
  • 3.    Walter Fröhlich, "The Marriage of Henry VI and Constance of Sicily: Prelude and Consequences", Anglo-Norman Studies XV, 1992
  • 4.    David Abulafia, Frederick II, a Medieval Emperor, 198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5.    Lars Brownworth, The Normans: From Raiders to Kings
  • 6.    Jacqueline Alio, Queens of Sicily 1061-1266, 2018. ISBN 978-1-943-63914-4
  • 7.    Frederick II, the birth of an imperial child, p. 16, Huub Kurstjens
  • 8.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Principal States of Europe, Vol. 2, p. 129, Samuel Pufendorf (Freiherr von), Antoine Augustin Bruzen de La Martinière, Joseph Sayer
  • 9.    The Feast of Saint Abraham: Medieval Millenarians and the Jews, p. 12, Chapter 1, Robert E. Lerner
  • 10.    The Sicilian Vespers: A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the Later Thirteenth Century, pp. 11-12, Steven Runciman
  • 11.    The Sicilian Vespers: A History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the Later Thirteenth Century, p. 12, Steven Runciman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