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庫島管體星蟲

鎖定
庫島管體星蟲(Siphonosoma cumanense)是方格星蟲科管體星蟲屬的一種動物。廣泛分佈於西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加勒比海沿岸。
中文名
庫島管體星蟲
拉丁學名
Siphonosoma cumanense
動物界
星蟲動物門
方格星蟲綱
方格星蟲目
方格星蟲科
管體星蟲屬
庫島管體星蟲

庫島管體星蟲形態特徵

體長140—230mm,寬5—8mm。吻長25—60mm,寬3—5mm。體色黃或棕黃色。體壁較厚,不透明或半透明,表面密佈乳突,肛門前或體末端乳突的直徑可達0.5mm。體中部乳突呈縱行排布。縱肌20束,行次分明,無融合現象,環肌層也吻合成束。吻部無鈎,有環狀排列的乳突。圍口觸手細長,約95個,圍繞口部。
紡錘肌起於肛門前約8mm的體壁上,後端固着。紡錘肌下行至直腸盲囊後方,即分出兩支,分別固着在背收吻肌基部前方兩側的第8條縱肌束上。固腸肌2條,1端同時始自最後一個腸螺旋,另一端行至腹對收吻肌的起點處,分別附着在兩側的第1縱肌束上。翼狀肌膜片狀,一端連接直腸末端,另一端與體壁的每條縱肌束相連,其上緣有1條較粗的肌纖維束與兩側的第1縱肌束相連。有2對較短的收吻肌,起點幾乎在同一水平,距肛門約12mm,腹對收吻肌起於2一3或2-4縱肌束,背對收吻肌起於6—7或7—8縱肌束。腎管1對,棕色,長2Omm,只有前端約1/5附着體壁,其他大部分遊離,腎孔開在肛門前約5mm的3—4縱肌束間,腎口上方第1—5縱肌束上生有體腔乳突。腸螺旋50—55轉。直腸盲囊囊狀,距肛門約15mm。食道背側的普利氏管有許多明顯的棒狀細管,細管一直延伸到第1腸螺旋。腦神經節無眼點。體腔壁上生有數個月牙形體腔隔膜(coelomic dissepiments)。 [1] 

庫島管體星蟲分佈範圍

地理分佈圖 地理分佈圖

庫島管體星蟲生存環境

在潮間帶至水深810m都有分佈。棲息於石下或珊瑚砂中,穴深約10cm。

庫島管體星蟲分類討論

本種分佈甚廣,前人曾對本種不同海區的個體多次描述,各有差異。我們自中國西沙羣島和海南島共採獲13號標本,對它們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都做了觀察和比較。在解剖的43個標本中,內部構造基本相同。只有其中5個標本的固腸肌稍有變化,即僅有1條固腸肌,始自最後1個腸螺旋,另一端分叉,分別附着兩側的第1縱肌束。然而,它們的外部形態則有不同程度的差別。例如西沙羣島的永興島、石島、金銀島和趙述島的標本體大,壁厚,不透明,體色較深,由黃色至棕黃色。吻基部色加深,乳突也明顯增大而密集。東島標本色淺,體較小,壁薄半透明,吻基部乳突較前者小而稀疏。珊瑚島標本體細長,壁薄半透明,色淺呈淡黃色,吻基部乳突小而不明顯。海南島標本近似東島標本。綜上所述,就分佈在中國的標本來看,本種的外部形態易存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內部構造基本無變化。可視為生態因子的影響,由於生境的不同所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