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庫姆塔格沙漠

鎖定
庫姆塔格沙漠(維吾爾語中是“沙子山”的意思),位於甘肅西部和新疆東南部交界處,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一線、南抵阿爾金山、西以羅布泊大耳朵為界、東接敦煌鳴沙山安南壩國家級保護區,地理座標:東經:90°27'~94°48',北緯:39°00'~40°47',該沙漠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
庫姆塔格沙漠的主體在新疆,在甘肅境內分佈有47%的面積,在該沙漠地帶已設立三個國家級保護區,他們分別是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文名
庫姆塔格沙漠
外文名
Kumtag desert
別    名
莫賀延磧
哈順戈壁
八百里沙河
地理位置
羅布泊玉門關之間
地理地貌
風沙地貌
面    積
約 22900 km²
國家級保護區
3個
相關故事
玄奘西遊

庫姆塔格沙漠歷史記載

據記載,此地“長八百里,古曰沙河,目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在這裏,玄奘遭遇了西行途中最為險惡的考驗,靠着信仰與毅力方才穿越此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華書局2000年,第17頁)謂:“夜則妖魑舉火,燦若繁星;晝則劣風擁沙,散如時雨。”
莫賀延磧,在伊州(今新疆哈密)東南,為玉門關外的長磧。
莫賀延磧,又稱八百里瀚海,也就是位於哈密與安西之間著名的噶順戈壁。是新疆東部和河西走廊西端連接帶上戈壁分佈最集中、類型最複雜的地方。
這一帶氣候極端乾旱,年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是乾燥剝蝕最強的高原區域,幾乎所有的地面寸草不生。
還由於接近安西,受安西的大風影響,這裏四季大風呼嘯。加上庫木塔格沙壠和雅丹廣為分佈,更增添了百變氣息。
“四夜五日無一滴(水)沾喉,口腹乾焦,幾將殞絕”。橫亙於伊吾瓜州之間的八百里莫賀延磧流沙,讓任何人回憶都會是一場惡夢。
九死一生度過這條艱險的流沙河後,唐玄奘回味莫賀延磧時還心有餘悸:“莫賀延磧長八百里,古曰沙河。(《西遊記》把之搞成了洶湧澎湃的流沙河,沙和尚在這裏等待玄奘的故事。)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伏無水草顧影唯一。四夜五日口腹乾焦幾將殞絕。四顧茫然,夜則妖魅舉火,燦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若時雨。”
無獨有偶,十九世紀著名探險學家、文化大盜普爾熱瓦爾斯基路經莫賀延磧也是心驚肉跳,驗證了玄奘的感受。
這是1879年的一天,他在日記中寫道:“大磧直徑110公里,海拔1600米,為波狀平原,到處是高台,像塔一樣的黃土懸崖,土壤摻着沙礫的卵石覆蓋着,戈壁中既沒有植物,也沒有動物,甚至連蜥蜴和昆蟲也沒有,白天地面灼熱,籠罩着一層像充滿煙霧的渾濁空氣,一路上到處可以看見騾馬和駱駝的骨頭,呈現出一片十分可怕的現象。”
這就是莫賀延磧的真實寫照,這是一片沒有生命的荒涼世界。
莫賀延磧主要為風蝕戈壁地貌,蒼涼異常。從西域與內地的商業貿易交流遠在玉石之路、絲綢之路開始之前,莫賀延磧就是冒險家的天堂。
除去公認的水草茂盛的絲綢之路北道、北新道外,就只有一條便捷而風險極大的路,那就是連接通向樓蘭的樓蘭道、去高昌的大海道、進入哈密的五船道的莫賀延磧,無法避免。
莫賀延磧就像是瘁刀的烈火,過了這一關,也就百鍊成鋼成為一把真正的利刃了。
從某種意義上説,經歷了莫賀延磧的洗禮,玄奘已經脱胎換骨,從心理上完成了對於一切艱難困苦毫不畏懼視若芥蒂的昇華,這對於他最終成功翻越高高的葱嶺抵達古印度釋迦的菩提樹,起到了關鍵的歷練。 [1] 

庫姆塔格沙漠地理

庫姆塔格沙漠地形地貌

庫姆塔格沙漠
庫姆塔格沙漠(1張)
庫姆塔格沙漠具有典型的雅丹、風稜石、風蝕坑等風蝕地貌和格狀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窩狀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星狀沙丘和線狀沙丘等沙丘類型。中國風沙地貌學的開拓者們曾根據航片判斷出這裏有世界上獨有的“羽毛”狀沙丘。然而,深入考察卻引起了現代學者關於“羽毛”狀沙丘的激烈爭論。代表性的觀點有三種:第一,“羽毛”狀沙丘不存在,航片和遙感影像上黑白相間的條紋是由平坦地表上不同物質的返照率引起的。研究者們自行命名一種叫“耙狀”的新沙丘;第二,“羽毛”狀沙丘存在,是一種變形的縱向沙丘。研究者們自行命名一種叫“舌狀”的新沙丘;第三,“羽毛”狀沙丘不存在,是不同空間尺度的兩種沙丘。研究者們識別出風沙地貌分類系統中已有的“Zibar”沙丘。庫姆塔格沙漠“羽毛”狀沙丘仍是一個未解之謎。該沙漠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雙峯駝冬春遷徙的主要通道和主要棲息地。在該沙漠地帶已設立三個國家級保護區,他們分別是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安南壩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庫姆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風沙地貌、景觀類型齊全。沙漠地形地貌有沙窩地、蜂窩狀沙地、平沙地、波狀沙丘地、魚鱗紋沙坡地、沙漠戈壁混合地等。沙丘輪廓清晰、層次分明;丘脊線平滑流暢,迎風面沙坡似水,背風坡流沙如瀉。站在大漠深處沙山之巔,可靜觀大漠日出的絢麗,目睹夕陽染沙的繽紛,讚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景。庫姆塔格沙漠的南緣就是唐代連通沙州(敦煌)和西州(吐魯番)的古絲綢之路的另一通道大海道。唐代文書稱:“大海道,右邊出柳中縣(今鄯善魯克沁鎮)界,東南向沙州(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行人多迷途。有泉井,鹹苦,無草。行者負水擔糧,履繞沙石,往來困弊。”因為環境艱苦、道路險遠,唐代稱庫姆塔格沙漠為“大患鬼魅磧”,大海道也因此而成為絲綢古道中最為神秘和艱辛的險途,還蒙着一層神秘的面紗,吸引着無數勇敢的中外探險者。

庫姆塔格沙漠氣候

盛夏之日,沙漠處處熱浪襲人,彷彿燃燒着熊熊火焰。一到這裏,遊人會感到酷熱,瞬間就會大汗淋漓、熱氣繞身,給人以置身桑拿室般的感受。但是,在沙漠的北緣,又有一條清澈明淨的小河,潺潺流水,傍依沙山蜿蜒西去。在小河兩旁,隨處可見柳樹、楊樹挺拔佇立,盤根錯節,狀如盤龍。如果置身這片葱綠之中,聽流水淙淙,任涼風吹拂,氣温可驟降20℃~30℃,頓時又令人備感涼爽。塔格沙漠的沙療是維吾爾族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以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功效神奇獨特而著稱於世。沙療對治療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腰痠背痛腿抽筋、風寒病、免疫力下降等多種疑難雜症,具有神奇的療效。
為了充分利用豐富的黃沙資源,賦予廣闊的沙漠現代文明的內涵。鄯善縣決定從2004年8月起,每年在庫姆塔格沙漠舉辦一次國際沙雕藝術節,為吐魯番葡萄節注入新的內涵。鄯善縣曾經是古絲綢之路要衝,西域文明在此留下了閃光的一頁,所以,挖掘和弘揚絲路文化,通過藝術手段再現絲路文化的風采,是鄯善縣庫姆塔格國際沙雕藝術節永恆的主題。鄯善縣沙雕藝術作品陳列區,初步規劃面積為150畝,抓住沙漠乾旱少雨的特點,採用國際先進的技術,每年完成50~100件風格各異、大小相間的作品,劃分出不同時代的主題文化區域,如絲路文化、民俗風情區、民間藝術區、火焰山文化區等,充分展示鄯善縣古老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輝煌業績,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在庫姆塔格沙漠建成一座中國乃至世界最大、保存時間最長的沙雕藝術作品陳列館,同時建設成為世界沙雕藝術家嚮往的沙雕藝術聖地。

庫姆塔格沙漠沙海研究

庫姆塔格沙漠位於中國西北乾旱區。十餘條重要地表徑流曾穿過沙漠彙集於羅布泊窪地。巨厚的出露地層和地表沙丘的分佈格局詳盡地記錄了西北乾旱區氣候、水系及地理環境演化歷史。揭秘這一系列地理、地質信息對西北乾旱區形成和演化過程及對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和青藏高原隆起的響應有着深遠的科學價值和理論意義。
庫姆塔格沙漠的主體在新疆,在甘肅境內分佈有47%的面積。由於主風方向及地形的緣故,庫姆塔格沙漠發生危害的重點區域在甘肅境內。敦煌,有着享譽世界的莫高石窟,長期以來由於積沙、風蝕和粉塵的危害,保護工作變得越來越艱難;敦煌西湖自然保護區是一個荒漠——濕地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位於黨河與疏勒河交匯處,地處庫姆塔格沙漠前沿,保護區總面積6600 km2,是區內重要的水源涵養、調節區,也是大量珍稀鳥類和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地,保護區內所保護的植被在敦煌綠洲外圍形成了一道綠色屏障,對保護區域生態環境和改善區域氣候條件,特別是對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和沙漠奇觀--月牙泉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於風沙危害,保護區的面積日漸縮小,濕地內部已開始出現沙漠化現象。研究庫姆塔格沙漠的形成和變化過程對於敦煌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保護有現實意義。

庫姆塔格沙漠科考發現

庫姆塔格沙漠簡述

2007年10月,中國對庫姆塔格沙漠的首次大規模、多學科綜合科考,科學家們獲得了四大新發現:兩條大峽谷,抗旱植物——“沙生檉柳”,40峯野生雙峯駝和湖泊。這是記者從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獲悉的。科學家稱,這些新發現對研究該沙漠具有重要意義。

庫姆塔格沙漠發現一

清泉
科考隊科學家、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王繼和所長介紹,他們在庫姆塔格大沙漠的西南部,首次發現了兩條大峽谷。這兩條大峽谷相距十多公里,峽谷內怪石嶙峋,泉水流淌,風景奇特。科考隊的專家們認為,沙漠中存在如此完整、壯觀的峽谷地貌,這在中國八大沙漠裏絕無僅有,堪稱自然界奇觀。其中一條峽谷長約80多公里。

庫姆塔格沙漠發現二

“沙生檉柳”
科考隊在沙漠北部阿奇克谷地發現抗旱植物——“沙生檉柳”新的分佈區,這對研究抗旱植物、防止沙化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張所長強調,這次發現檉柳屬少見種類“鹽地檉柳”和“白花檉柳”。

庫姆塔格沙漠發現三

沙漠野駱駝
科考隊在庫姆塔格沙漠北部及南部,先後總計見到了近40峯野生雙峯駝活動,其中觀察到多峯幼駝。
此外,科考隊的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動物、測繪、綜合等專家小組,還從各個方面對庫姆塔格沙漠區域沙漠分佈規律、沙丘類型與沙丘形態特徵、沙漠形成時代及演化過程、沙漠區域氣候環境特點、地表水文狀況及古水文網的變遷、植被分佈與植被類型特徵、土壤特徵、資源與環境狀況、生物多樣性特徵等自然環境要素系統地進行了調查和基礎數據的採集。

庫姆塔格沙漠發現四

腹地季節河
在沙漠南部多個溝道發現泉水出露,並在沙漠腹地發現季節性河流和尾閭湖。

庫姆塔格沙漠背景

本次綜合科學考察是在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和中國林科院、蘭州大學等多家單位自2004年以來連續3年初步考察的基礎上,又一次從國家生態安全、落實“十一五”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戰略規劃、加強基礎性研究出發,集多部門、多學科、大規模、全方位、系統性的綜合科學考察。得到國家基礎研究專項“庫姆塔格沙漠綜合科學考察”的資助。

庫姆塔格沙漠穿越沙漠

路線説明
庫姆塔格沙漠 庫姆塔格沙漠
烏魯木齊一(183公里高速岔路)一吐魯番一(70公里)一迪坎爾村一(32公里直線距離沙漠徒步)一鄯善欄杆一(7公里)一鄯善縣城一(270公里)一烏魯木齊
徒步的出發地迪坎爾村是從吐魯番進入羅布泊的最後一個村莊,人類文明似乎在這裏戛然而止。我們徒步的目的地鄯善欄杆鄉,位於庫姆塔格沙漠的邊緣,在迪坎爾的東北方向,與迪坎爾沙子相望,一條小河把巨大的沙山和鄯善縣城分割開來。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合適的徒步季節。夏季庫姆塔格沙漠中温度會在40。C以上。冬季沙漠的夜晚很冷,也不適合徒步。
必備裝備
徒步庫姆塔格,需要標準的徒步露營裝備,包括帳篷、睡袋、防潮墊、徒步鞋、爐頭、套鍋、GPS、指南針、對講機、徒步衣服等;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裝備,這些裝備在一般的徒步活動中可以沒有,但沙漠徒步是必須的。
防雪套:用來防止沙子進人鞋裏;徒步手杖:沙漠很鬆軟,手杖是必不可少的,最好帶兩根;塑料袋:用來保護各種裝備和衣物不至於粘土大量的沙子:攝影器材尤其要保護好!GPS和指南針,用來辨別方向:沙漠中晝夜温差大,夜間使用的睡袋必須足夠保暖。
往返交通
可在吐魯番客運站包車前往迪坎爾村:迪坎爾村子位於沙漠的邊緣,徒步穿越沙漠到達鄯善欄杆後,有鄉村汽
車可以直揍送到鄯善縣城,然後乘坐大巴返回烏魯木齊。全程包車是個簡捷的辦法。
特別提醒
沙漠中幾乎沒有任何植物和動物,也沒有人居住,更沒有水源,所以全程必須攜帶足夠的食物和飲水,每人大約8-10瓶水。偶爾會碰到人類活動留下的痕跡,例如紙箱子、玻璃瓶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