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底線

(漢語詞語)

鎖定
底線,漢語詞語,拼音是dǐ xiàn,意思是最低的限度,必要條件;事情在能力範圍前的臨界值;潛藏在敵人內部的人;長方形比賽場地中短邊的邊線;國際象棋術語;社會學、經濟學和心理學術語。
中文名
底線
拼    音
dǐxiàn
釋    義
最低的限度
詞    性
名詞

目錄

底線釋義

1.最低的限度,必要條件。例:法律是底線,超越了則違法。與對方商討時,對方的任何要求都不能超越自己的底線。
2.事情在能力範圍前的臨界值。
3.潛藏在敵人內部的人。
4.足球、排球、羽毛球等運動場地兩端的端線。如:守門員雙手一託,球出了底線。
5.猶內線。指戰時在敵方活動以刺探情報的人員。
6.國際象棋術語。指棋盤上第1橫線(白方)和第8橫線(黑方)。 [1] 
7.社會學、經濟學和心理學術語,指人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談判雙方討價還價時心裏可以承受或能夠認可閾值的下限、或某項活動進行前設定的期望目標的最低目標和基本要求。如:2009年2月9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就任以來首次黃金時段新聞發佈會,會上奧巴馬屢屢提及“底線”一詞。他説,確保創造400萬就業崗位是現階段經濟政策的“底線”,也是他推動大規模經濟刺激的核心目標。

底線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們都説,把重傷號藏在洞裏,本村沒有底線,沒人會露口風,萬無一失。”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五章:“有的人願意做底線,請義軍前去破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