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幸福

(2012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幸福》是2012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威廉·施密德 (Wilhelm Schmid)。
中文名
幸福
作    者
威廉·施密德 (Wilhelm Schmid)
出版時間
2012年2月1日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頁    數
150 頁
ISBN
9787532756711
原作品
Glück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幸福內容簡介

威廉·施密德在書中提出三個問題:幸福是什麼?哲學可以為這一命題做出什麼貢獻?我們個人能夠而且必須做到什麼?這涉及我們面對生活所採取的精神態度。我們為什麼得不到幸福?這個問題令我們煩惱不已。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性:恰恰是對幸福的不懈追求導致了我們的不幸?幸福不僅僅是一個詞而已,重要的是我們給予這個詞什麼意義,這個詞的背後隱藏着什麼。生活藝術哲學家威廉·施密德引導讀者深入思考“幸福”的多樣性:好運、快樂、充實,甚至連悲哀也可以成為一種幸福。説到底,幸福並非人生第一要務,尋找“幸福”的人真正尋找的往往是“意義”。要把生活過成一種“藝術”,意味着除了追求生活的高度,還要追求其深度。在舊有的種種“意義”紛紛消亡的當今社會,我們能否開創一個“創造意義”的“特別的新時代”? [1] 

幸福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威廉·施密德 (Wilhelm Schmid) 譯者:黃霄玲 插圖者:劉陽
威廉·施密德 威廉·施密德
威廉·施密德(Wilhelm Schmid),生活藝術家、哲學家、哲學心靈撫慰師。1953年出生於德國比倫豪森,早年他曾當過排字工人。1980年起,他先後在柏林自由大學索邦大學和圖賓根大學學習哲學及歷史。1991年,他完成了研究米歇爾·福柯的博士論文,他曾在多所大學任教,其中包括萊比錫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埃爾福特大學。此外,他還是拉脱維亞里加大學和格魯吉亞第比利斯大學的客座教授。1998至2007年,他在瑞士阿爾比斯山區阿佛爾特恩醫院擔任哲學心靈撫慰師。
他的作品已被譯成多國語言,其中包括荷蘭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拉脱維亞語芬蘭語、丹麥語和愛沙尼亞語。到2008年為止,他的作品已累計出版了四十餘萬冊。其中《幸福》一書已經成為德國的暢銷書,單本售出十幾萬冊。現居柏林 [1] 

幸福圖書目錄

第一章 好運
第二章 快樂
第三章 充實
第四章 悲哀
第五章 為何幸福並非人生第一要務:尋找意義的幾種結果
第六章 身體察覺的意義
第七章 心靈感受的意義
第八章 精神思考的意義
第九章 思考和感受的超我意義
第十章 從尋找意義到創造意義 [1] 

幸福圖書前言

《幸福》中文版序
人人都能得到幸福,但通往幸福的途徑並非只有一條。這有兩個緣故:一方面,各人的性格和經歷不同;另一方面,幸福是多種多樣的。人生需要很多幸福。取決於機緣和命運的幸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對於其他種類的幸福,我們大有可為。而且,悲哀也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摒棄”。而最終比幸福更為重要的是:人類能否找到生活的“意義”。意義是人生的基礎。有意義的地方就有幸福。
那麼本書作者的幸福何在?答案很簡單:能讓中國讀者讀到這本講幸福的書。2010年,我應歌德學院的邀請首次訪華,當時我做了一個報告,參觀了精彩的上海世博會,還有機會同幾個人交談。我發現關於幸福的問題對他們非常重要。他們想知道:我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幸福註定是給別人的,我沒有份嗎?在跟伴侶的關係中真的能夠收穫幸福嗎?金錢和成就為何無法自動讓人感到幸福?
在歐洲,尤其是我居住的德國,也有很多人提出同樣的問題。這促使我開始思考問題的答案,本書就是這樣誕生的。在我本人的生活中,我很早就發現,人生每個新階段都會帶來新問題。我在一個小村莊的農舍長大,17歲時搬到大城市。大城市給了我更多的發展機會,但我不懂城裏的生活,它與我熟悉的鄉村生活大相徑庭。我需要一個新的“生活藝術”。由於我無法找到一個現成的模式,我就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於是我頭幾本關於生活藝術的書誕生了。在中國,同樣有很多人從鄉村走向城市,若是我關於幸福和生活藝術的想法能夠對他們有所幫助,我將歡喜無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