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幸福之路

(2003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所寫的一本關於生活哲理的小書,譯者傅雷;吳默朗,金劍,羅素在該書中討論了各種常見的問題,如生存競爭、煩悶、嫉妒、疲勞等等,並闡述了自己認為可以避免的方式 [1] 
書    名
《幸福之路》
別    名
幸福的贏得
作    者
伯特蘭·羅素
類    別
哲學
原作品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譯    者
傅雷
譯    者
金劍
吳默朗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年4月1日
定    價
20 元
ISBN
9787561326107

幸福之路內容簡介

英國著名哲學家貝特蘭·羅素與後來的絕大多數分析哲學家不同,他對社會和人生的種種問題是極感興趣的。他是一位流暢和多產的作家,他畢生的著作中絕大部分是屬於社會思想和政治方面的通俗著作,而屬於純哲學的尚不及三分之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對人類前途命運深切關注是羅素精神活動的重要方面,而對自由和幸福這兩個人類基本生存價值的探討就成了羅素為大眾而寫的通俗著作的主題。他對知識確定性的追求,他的重建社會的理想,以及他對戰爭、政治、道德、教育、信仰等方面傳統觀念的懷疑,其目的在於探求如何使人類擺脱愚昧和迷信,獲得健全的理智和良好的生存環境,也就是如何獲得自由與幸福。他對人類走向自由和幸福的必由之路的研究就是通過他大量的關於社會、政治、倫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著述表達出來。羅素自己曾經坦言,他的非哲學的通俗著作不是以哲學家的身份寫的,而是以遭受世界苦難現狀的普通人的身份寫的,他謀求的乃是改善世界的生存狀況,表達出世人謀求自由和幸福的心聲。
在本書中,羅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學説,而是把一些經由他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證實過的通情達理的意見歸納起來,製做出一張獻給讀者的方子,希望無數感到鬱悶的男男女女,能夠在此找到他們的病案和逃避之法,能夠憑着適當的努力變得幸福。該書曉暢明白,歷來為廣大讀者所喜愛,國內也曾有多個譯本刊行。傅雷先生的翻譯更是為這本書增添了光彩。

幸福之路作品目錄

前言:世紀的智者
譯者弁言
作者序
不幸福的原因
01 什麼使人不快樂?
02 浪漫底克的憂鬱
03 論競爭
04 論煩悶與興奮
05 論疲勞
06 論嫉妒
07 論犯罪意識
08 論被虐狂
09 論畏懼輿論
幸福的原因
10 快樂還可能麼?
11 論興致
12 論情愛
13 論家庭
14 論工作
15 論閒情
16 論努力與捨棄
17 幸福的人
附錄:羅素年表

幸福之路點評鑑賞

我最贊成羅素先生的一句話:“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而且大多數的參差多態都是敏於思索的人創造出來的。
--王小波
一位英國哲學家兼有如此多的理智力量,如此多的文化教養和如此多的對自由的熱愛,從穆勒以來只有他一個人。沒有任何哲學家對二十世紀的理智生活給予了比羅素所給予的更加有益的影響。
--[美]M·懷特
閲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美]A·愛因斯坦
作為一位通俗作品的作家和知名人士,羅素在弄清我們時代的思想和焦慮方面起着一種獨特的作用。在其作品的後面,站着一位我們時代最具有豐富多彩的個性的人。
--[美]M·K·穆尼茨
我的一生始終為以下三種激情所支配:對真理的不可遏止的探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止的同情,對愛情的不可遏止的追求。
--[英]B·羅素

幸福之路作者簡介

英國著名哲學家貝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羅素是20世紀最傑出的哲學家之一,同時又是著名的數學家、散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羅素一生馳騁於數學、邏輯、哲學、政治、社會、歷史、道德、宗教、教育等各個領域,寫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對20世紀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譽為“世紀的智者”。1950年,羅素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旨在表彰他的“哲學作品對人類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貢獻”。

幸福之路經典語句

女人把所有其他的女人都看作自己的競爭對手,而男人一般只對那些與自己同一個職業的男人有這種情感。
大家所説的人生鬥爭,實際上是成功的鬥爭。人們進行這種鬥爭時所害怕的並非第二天沒有早飯吃,而是不能勝過鄰人。
快樂的秘訣是:讓你的興趣儘可能廣泛,讓你對人和物的反應儘可能友善。
不僅是聖書,所有出色的小説也都含有枯燥的章節。一部從頭到尾都是閃光語言的小説,肯定成不了傑作。除了少數重大時刻外,偉人們的人生也是平淡無奇的。
多數工作都會使人得到兩種滿足,一是消磨時光,二是給抱負以一定的出路,而這就足以使一個即使工作乏味的人,也比一個無工作的人快樂得多。但是當工作有趣時,它給人的滿足感將遠遠優於單純的消遣。
對於喜歡草莓的人,草莓是好的,對於不喜歡的人,草莓是不好的。但是喜歡草莓的人享有他人所沒有的興趣;在這方面,他的生活更有精彩,於他們生活的世界也更適應。
一般説來,女人所愛的是男人的性格,而男人所愛的則是女人的外貌。在這方面,我們必須承認男人顯得不如女人,因為男人認為女人可愛的品質,遠不如女人認為男人可愛的品質來得有價值。
人類的天性是對那些最不要求愛的人才最樂於給予愛。一個竭力用仁慈的行為去贏得愛的人,往往會因人類的無情而悲傷。 [1] 
唯有寂寞才能使人有所創造。只有伴以一定程度的寂寞,某些美好的東西才有可能被人獲得。
所有的不快樂都是由某種分裂或不一致造成的。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缺乏協調就會造成自我分裂,不能靠客觀興趣和愛的力量將自己和社會連在一起,就會造成兩者之間的不一致。快樂的人是沒有這些分裂或不一致所帶來的痛苦的,他的人格既不會為了對抗自己而分裂,也不會為了對抗世界而分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