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頂山擂鼓台平安寺

鎖定
平頂山擂鼓台平安寺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東部父城遺址南大香山擂鼓台之上,就地取材,全部房屋用紅色岩石建成,因而又稱擂鼓台平安寺。
中文名
平頂山擂鼓台平安寺
名字由來
因位於大香山擂鼓台之上
海    拔
505 m
地理位置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

目錄

平頂山擂鼓台平安寺簡介

擂鼓台:市郊第一高山 擂鼓台:市郊第一高山
據佛經記載系觀音菩薩前身妙善公主的出生地,與香山寺白雀寺成鼎立之勢。原寺院毀於清末民初戰火。建國後,因擂鼓台上駐軍及山下開採平頂山四礦,將原寺院圍牆及房屋全部拆除,將石頭用於構築坦克洞及四礦井座。1979年改革開放後,擺鼓台上駐軍調離,信眾利用坦克洞恢復佛事活動,現平安寺被平頂山市政府及寶豐縣政府列入大香山觀音文化園。
平頂山以其峭壁倚天,絕頂平如掌而得名。平頂山一側,有座山勢險峻的奇峯,相傳當年楚漢逐鹿中原時,漢將樊噲曾在此擂鼓麾兵,故名擂鼓台。江山代有才人出,1958年,新中國一支年輕的煤田地質隊伍叩開了擂鼓台的山門,建造了一座設計年產原煤60萬噸的煤礦——平頂山擂鼓台礦。據市志記載,諸峯最高者當屬海拔506米的擂鼓台,是平頂山市西北部最高的山峯。擂鼓台平安寺——據佛經記載系觀音菩薩前身妙善公主的出之地,與香山寺白雀寺成鼎立之勢。

平頂山擂鼓台平安寺歷史淵源

擂鼓台,系寶豐縣平頂山市區之界山,主峯在李莊鄉南部,東連落鳧山,西接龍山,山體為紅砂岩構成。相傳漢高祖劉邦項羽作戰時,樊噲在此擂鼓助陣,故稱“擂鼓台”。又傳,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沛公與南陽守戰東,破之,故亦稱“沛公壘”。海拔505米,東西走向,南坡入平頂山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