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落鳧山

鎖定
落鳧山,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區北部,東西走向,長約3公里,寬約2.5公里,海拔493米。落鳧山與平頂山之間形成一個低谷,從市區遠望,狀如馬鞍。
中文名
落鳧山
海    拔
493 m
走    向
東西
地理位置
河南省平頂山市區北部

目錄

落鳧山概況

落鳧山下 落鳧山下
落鳧山系平頂山市區海拔第二高山,南坡稍微陡峭,北坡稍緩,山頂地勢南高北低,北部有峽谷,其形狀就像一隻頭向西、腹部向南、尾巴向北翹的大鳥一樣山勢南坡陡峭,北坡平緩,它東連平頂山,西接擂鼓台山。因其形狀若頭向西、腹向南、尾向東北翹而落的鳧,故命落鳧山。但據史籍記載,“落鳧山”名稱的由來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落鳧山發展歷史

河南省平頂山市落鳧山 河南省平頂山市落鳧山
據清同治辛未年《葉縣志》載:“落鳧山在平頂山西,以葉令王喬得名”。《後漢書》記載:“王喬,河東人,東漢明帝時葉縣縣令。”傳説王喬有仙術。每月初一、十五按時從葉縣到京都洛陽上朝,卻不見他乘馬。漢明帝非常奇怪,便派太史秘密觀察,發現每當王喬來朝時,即有一雙野鴨從東南方向飛來。於是備網一張,待野鴨落下,舉網撲去,結果卻是漢明帝賜給尚書令所官吏的一雙鞋。王喬乘雙鳧曾落在“落鳧山“上,因此,清順治《葉縣志》載:“落鳧山在平頂山西,王喬乘雙鳧落此故名。”
古代葉縣縣城在今葉縣葉邑鎮,這裏建有雙鳧觀,也叫雙鳧宮,是為紀念東漢縣令王喬而建。唐、宋香火最盛,金、元、明朝代重修。葉縣為荊洛大道之咽喉,來往之人頗多。慕名觀雙鳧觀後題詠甚多,如宋代文豪蘇軾兄弟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觀雙鳧觀後,蘇軾題:“王喬古仙子,時出觀人寰。雙鳧仙為戲,聊以驚世頑。”蘇轍題:“王喬西飛朝洛陽,飄飄千里雙鳧翔。鳧神履怪當有在,搔首野廟春風長。”明清文人題詠甚多,不再枚舉。
落鳧山以北到湛河一帶,是春秋時期晉楚爭霸的古戰場,歷史上湛阪之戰就發生在這裏。據《左傳》載:春秋時期周靈王十五年(公元前557年),晉楚爭霸中原,爵荀偃、欒厴帥帥伐楚,以報宋揚梁之役。楚公子恪帥師與晉軍戰於湛阪,楚師敗。《水經注》載:“湛水出犨縣魚齒山西北,東南流。湛水之北有長坡,蓋即湛水以名阪,故有湛阪之名也。”湛阪即湛河以北落鳧山、平頂山南坡的總稱。湛阪之戰,晉楚雙方耗費很大,無力再戰下去,於公元前546年在宋國召開有十四個諸侯國參加的弭兵大會,倡言和平。之後出現半個世紀的相對穩定局面,各諸侯國相安無事,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有所改善。因此,湛阪之戰在歷史上有積極的意義,佔有重要一頁。

落鳧山傳説

落鳧山小路 落鳧山小路
關於落鳧山名字由來,還有一傳説:遠古中原腹地原是一片沼澤。一隻名為“鳧”的天鳥被單臂三頭之蛟魔困於此。一勇士磨利刃,馴神鷹,斬蛟魔,救出“鳧”。後“鳧”化一仙女,喚來無數天鳥,銜來塊塊黑石,填平沼澤,趕水入東海,壘石為山,取名“落鳧山”。從此,這裏成為礦藏豐富的寶地……神奇的傳説或許都有演繹的成分,但落鳧山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發現儲藏優質煤炭,如今也成為造福鷹城的福地。
落鳧山全景 落鳧山全景
落鳧山因為這些神奇的傳説而受到關注,一些宗教界人士還在山頂建廟觀並長期居住。據一位道號為李宗梅的道姑説,她已經出家20多年,近些年來開始在山上居住。也許是清靜無為的修行所致,同行者中沒人能看出她已經68歲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