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和縣江寨小學

鎖定
平和縣江寨小學,前身是創辦於1939年的鴻江國民學校,坐落於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的祖籍地、美麗的風景名勝區靈通山腳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古稱漳州府平和縣新安裏葛布大溪村寨上)。此外,江丙坤先生的祖祠——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及附屬的江氏家風家訓館夢筆國學堂,也在校園內。
中文名
平和縣江寨小學
簡    稱
江寨小學
創辦時間
1939年
主要獎項
江寨小學獎學金
知名校友
江一平
江子華
江學錄
類    別
小學
現任校長
江林數
學校校訓
尊長愛幼、務實創新
所屬地區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
學校附設
一幼兒園
總學生數
800餘人(2019年)
學校前身
鴻江國民學校
學校原稱
平和縣江寨初級小學
學校曾稱
江寨國民學校、鴻江國民小學
校內景觀
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
主要設施
共有兩座教學樓、兩座宿舍樓、一間食堂

平和縣江寨小學學校歷史

校園景觀
校園景觀(5張)
民國廿八年(公元1939年),江寨村村民,自發在本村鴻溪江氏榕林大祠堂(濟陽堂),辦起了學校,冠名鴻江國民學校。除了全日制外,學校還開設中午班、婦女班、成人班。中午班主要讓家務繁重、無法上全日制的孩子入讀;婦女班讓婦女在勞動之餘,也能讀書識字,懂得婦女解放的道理;成人班則在晚上開班上課 [1]  。創校之初,首任校長江豁然先生,請來了九峯鎮曾元鼎夫婦任教。其中,曾元鼎夫人擔任婦女班教學。鴻江國民學校,按年級編班,集體上課,較諸私塾的個別教學方法,功效可以提高數十倍,且學費低廉,深得村民擁戴。當年入學率驟增,在校學生七十有餘,而且逐年增加。
1942年7月,在第二位校長江金標老先生的帶領下,學校旋即遷移至,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內,學校更名為江寨國民學校,時下學生已達百餘人之多。解放戰爭時期,第三任校長江毓秀先生,接過學校事務,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聘請名師來校任教。由於治學有方,向大溪中心小學,輸送了不少優秀學生。因此,學校知名度得到很大提高,曾有不少外地學子,慕名前來求學。1949 年秋,平和縣大溪鎮解放了,人民政府接管該校,學校重新定名為,平和縣江寨初級小學。1960 年,由於學生數不斷增加,初小畢業後升至高小,要到公社中心小學就讀,要走一段較遠的路,經縣文教科批准後,增創了高小,學校正式命名為平和縣江寨小學,一直延用。

平和縣江寨小學學校校友

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 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
縱觀八十一年辦學史,平和縣江寨小學的校友中,有眾多優秀者,廣佈全國各地各行各業,有黨政軍司羣幹部,有科教文衞專業技術人才,有企事業管理人員。據不完全統計,現有大中專畢業生,總數達200餘人。校友中,被評為高級職稱的有5人,中級職稱的有22人,處級以上幹部3人,副科級以上從政人員30人,師級以上從軍人員1人,營級以上3人。在青年校友中,有學識有作為者眾。如:江益權、江炳炬、陳通元、江秉凌、江一心、江為民、江毅強、江學錄、江愛榮、江一忠、江志堅、江永慶、江炳南、江燈明、陳長鈞、陳鉗錦、江春林……還有許許多多,不勝枚舉。
在眾多校友中,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教授江洋泉,陸軍大校、某部師政委江子華,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醫科大學教授江一平等,是中老年校友的榜樣。而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碩士研究生江一欽,重慶大學給水排水工程碩士研究生江志賢,中國藥科大學藥理學碩士研究生江振洲,則是青年校友的楷模 [2]  。他們的事蹟,激勵了一批又一批學弟學妹,呼喚着一代又一代後起之秀。放眼未來,新人在奮進……

平和縣江寨小學辦學條件

2002年,經全面評估,福建省人民政府確認,平和縣江寨小學為“福建省農村小學示範校”。校園環境優美,目前共有兩座教學樓、兩座宿舍樓、一間食堂。學校小學部,共有18個教學班,另附設有一幼兒園,總學生數800餘人。
2006年5月21日,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台灣海基會董事長的江丙坤先生,回江寨村祭祖時,贈送親筆簽名書,並慷慨捐資興學,設立江寨小學獎學金,在當地傳為佳話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