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希伯來詩歌

鎖定
希伯來詩歌(Hebrew Poetry),聖經文學的基本體裁之一。《舊約》是希伯來民族的文學寶庫,其中詩歌作品數量眾多,成就斐然:《詩篇》、《箴言》、《雅歌》、《約伯記》等詩歌書卷約佔《舊約》全書篇幅的五分之一左右,連同散見於其他經卷中的各類詩作,總數超過四分之一。 [1] 
中文名
希伯來詩歌
外文名
Hebrew Poetry
早在書面文學出現以前,古希伯來人已運用唱謠曲、説故事、講格言等詩歌形式保存本民族古老傳説、歷史故事和人生經驗,並一代代傳唱下去,《聖經》中的許多作品即取材於這類口傳材料。古希伯來人還編纂若干詩集或詩文集,如《雅煞珥書》、《耶和華戰記》等。收錄於《聖經》中的詩歌作品是從公元前12世紀至1世紀間陸續創作的,創作地點遍佈巴勒斯坦及四鄰廣大地域,作者幾乎來自從國王,官吏、先知到村民、囚徒等的各個階級和階層,但他們大多未留下真實姓名。
希伯來人的詩歌創作與猶太教的發展關係密切,不少詩章因宗教活動的需要而寫作,寫成後即由聖殿唱詩者演唱。其顯著藝術特徵是濃郁的抒情性,洋溢着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愛教精神。其詩體一般由韻步、行、節和歌4個基本層次構成,有的是平行體的小詩,如《箴言》中的各種智慧語錄,亦有如《耶利米哀歌》、《雅歌》、《約伯記》一類自成體系的詩歌書。《舊約》詩歌對《新約》中的《尊主頌》、《撒迦利亞的頌歌》及耶穌的詩體講演詞等影響顯著。對希伯來詩歌的文學研究肇始於18世紀中葉,以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羅伯特・洛斯(Robert Lowth)的《希伯來聖詩講演集》(1753年)為開端,此後,各種專著相繼出現。這些成果不斷加深了人們對希伯來詩歌成就和特徵的認識。今天,許多聖經譯本將希伯來詩歌用詩體語言譯出。 [1] 
參考資料
  • 1.    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6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