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織品原料)

鎖定
布是一種織品原料。中國古法染布中的“三纈”,即絞纈(扎染)、蠟纈(蠟染)、夾纈延續,用這三種方法染出的手工布仍深受人們的喜愛。
中文名
屬    性
織品原料

古法染布

¤雲南絞纈
據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就有了絞纈染布法,大理人稱其為疙瘩花布或疙瘩花。染色前需把布摺疊捆紮,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由於色漿用板藍根等植物製成,因此對皮膚沒有任何傷害。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大倉、廟街等地仍保留着這一傳統技藝。走在大理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色彩豔麗的各種扎染裝飾品,以及服裝、鞋帽等製品,給風景如畫的高原小城增添了幾分美麗的色彩。
¤貴州蠟纈
蠟纈始於漢代,盛於唐代。這種染布法需要先用液狀蠟將圖案繪製在布上,再經染色後除去蠟質而成。
蠟纈的防染劑是黃蠟(即蜂蠟),它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不溶於水,但加温後可以融化。所用的染料是貴州盛產的藍草,把藍草葉放在坑裏發酵便成為藍靛,就可以用來染色了。
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保留了傳統的蠟纈工藝,而且成為少數民族婦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黃平、重安江一帶和丹寨縣的苗族婦女,她們的衣服、傘套、枕巾等都是蠟染製成;安順、普定一帶的苗族婦女則把蠟染花紋裝飾在衣袖、衣襟等處,她們背孩子的蠟染揹帶,還加染上紅、黃、綠等色,成為明快豔麗的多色蠟染。
¤蒼南夾纈
夾纈布的顏色和圖案是用雕版夾印出來的:將布固定在兩塊鏤空版之間,在鏤空處注入色漿,解開鏤空版後花紋就出布上了。
與扎染、蠟染相比,夾纈的工藝更加複雜,因此經歷唐朝短暫的繁榮後,到了宋代,這種印染工藝就逐漸消失了,直到人們在浙江蒼南再次發現這種被稱為“活化石”的染布方式。
蒼南宜山鎮八岱村盛產夾纈布。唐代宮廷用絲、絹、錦為主,蒼南夾纈雖不能與精美的唐代宮廷夾纈相比,但在印染工藝上仍保留傳統夾纈印染的特色。早年,浙南地區將夾纈布作為嫁女娶媳的必備品。蒼南的幾位夾纈傳承人都已年過半百,傳統的染布工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布的分類

布 ―― 古代貨幣名稱,又稱刀布
《管子·國蓄》:“先王為其途之遠,其至之難,故託用於其重: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
《荀子·榮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楊倞注:“刀布,皆錢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廣。”
史記·平準書論》:“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司馬貞索隱:“布者,言貨流佈,故《周禮》有二夫之布。
食貨志》貨布首長八分,足支八分。刀者,錢也。《食貨志》有契刀錯刀,形如刀,長二寸,直五千。以其形如刀,故曰刀,以其利於人也。” 晉左思《魏都賦》:“質劑平而交易,刀布貿而無筭。”
“布”在壯語裏是人的意思“布土”譯成漢語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長的人。布土是與客人、外來人相對而言的。壯族的自稱有:“布土”或“土”、“布儂”、“布曼”、“布崬”、“布衣”、“布隴”等等。(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無紡布,非織造布。
自古以來,人們用來織布的,通常只有兩種原料:一種是植物纖維,就是棉花和苧麻等,它們可以織成各種棉布和織物;另一種是動物纖維,那就是蠶絲和毛等,可以組成美麗的絲綢和呢絨。布是嫘祖創造的。可是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下,增加了人造纖維等新的品種,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毫無生命力的礦物,也就是最普通的石頭。
用石頭製成玻璃纖維,再織成布,叫玻璃布。由於它具有耐高温、耐潮濕、耐腐蝕等許多特性,因此它越來越多地在電氣、化工、航空、冶金、橡膠、機械、建築、輕工業等部門,代替原來所用的棉布和綢緞呢絨。
堅硬的石頭為什麼也能像棉花那樣用來織布呢?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知道,用棉花織布是先將棉花的纖維紡成紗,然後經緯交叉,織成了布。
我們已經知道了石頭制玻璃的過程。石頭織布也可以説是石頭制玻璃的發展呢!因為石頭織布首先是將砂岩和石灰石等軋碎,放到窯爐裏,再加進純鹼等原料,用高温把它們熔化成液體,然後把它拉成玻璃纖維,再紡紗織成布。
玻璃是很堅硬而又很脆弱的東西,可是它拉成絲後,它卻變得很堅韌的了。玻璃絲越細,它的撓度和拉力就越大,在現代科學技術中,不但用玻璃絲織成玻璃布,還用玻璃絲來增強玻璃製品和塑料製品的牢度,就像在混凝土裏放入鋼筋一樣。玻璃纖維,已應用到最新的通信技術--光通信上面去了。有一種叫做"玻璃纖維管鏡",是用上千根玻璃纖維製成的管子,每根纖維直徑只有千分之一毫米,能反射光線,使它沿着管子通過。把它裝在照相機上,可以拐彎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