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拿馬地峽

鎖定
巴拿馬地峽(Isthmus of Panama)是美洲中部的一個地峽,從哥斯達黎加邊界延伸至哥倫比亞邊界,全長約640公里,連接南美洲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開鑿於其上,連接大西洋加勒比海太平洋,大大降低了美洲東海岸和西海岸之間的海上旅行時間。
中文名
巴拿馬地峽
外文名
Isthmus of Panama
連    接
南、北美洲
長    度
640 km

巴拿馬地峽地理位置

哥斯達黎加邊界至哥倫比亞邊界之間的、東西走向的陸地。約長640公里(400英里)。連接南、北美洲,分隔加勒比海(大西洋)和巴拿馬灣(太平洋)。為南美洲、北美洲最窄處(50~200公里〔30~120英里〕),巴拿馬共和國國土。最狹處為達連(Darien)地峽(東)和奇裏基(Chiriqui)地峽(西)。山脈、雨林和平原交錯其間。最初由印第安人定居。19世紀初巴拿馬獨立前始終由西班牙統治。1849年修築了橫貫地峽鐵路。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很多人到運河區定居。戰略地位重要。
連接北美洲與南美洲的中美地峽的最南段地帶。位於哥倫比亞和哥斯達黎加之間,分隔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一般指巴拿馬共和國所在地,包括東部的達連地峽和西部的奇裏基地峽以及巴拿馬運河區,長約640公里,寬48-193公里,絕大部分地方海拔不超過600米,是美洲大陸最狹窄、低級的地段。地峽西部有塔瓦薩拉山地。巴拿馬地峽位於墨西哥高原的東南,狹窄的陸地呈西北—東南走向,連接着北美與南美大陸,兩側分別瀕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
巴拿馬地峽原是一條狹長的谷地,阻礙了南、北美大陸之間動植物羣的相互交流。後來,隨着板塊運動的影響,南極孤立,洋流的改變,古地中海消失,阻礙了海洋的徑向交換。當北極接近海面冰流及格陵蘭冰流形成後,巴拿馬地峽閉合,南北美大陸連成一片,由此造成兩洲之間動物的交流,同時也阻止了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溝通。巴拿馬地峽關閉對生物演變產生了巨大影響,具有重大的古生物學意義。

巴拿馬地峽發展歷史

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人巴爾沃亞登上了巴拿馬荒野中的一處陡峭的山峯,當他看到東南方一片浩瀚的大海時,禁不住欣喜若狂,因為他知道他這一瞥的分量:發現太平洋。因此他特意讓跟隨他的探險隊停在山腳下,隻身一人上山,以便獨享地理大發現的榮譽(當然,這是不是發現,還值得討論,但這不是本文的話題)。
為什麼巴爾沃亞能成為第一個看見太平洋的西方人。在他之前,許多西方人都到達過美洲。哥倫布已經到達這裏四次了,其他歐洲探險者和冒險家也紛至沓來,但他們都僅僅活動在美洲大陸的東岸。他們孜孜以求的是找到穿越美洲的海峽,到那盛產香料和黃金的亞洲去。
我們知道,夾在兩塊陸地之間,連接兩個海域的狹窄水道是海峽;而在海洋中連接兩塊陸地的狹窄陸地則是地峽。當時探險家的意識中只有“海峽”,沒有“地峽”。他們沒有想到上帝在創造陸地時,時而盡情地鋪陳揮灑,讓大陸無邊無際;時而惜土如金,讓陸地細如遊絲,這細如遊絲的地方就是地峽。巴爾沃亞是聰明的,他沒有去尋找海峽,而是在印地安人的幫助下,找到了巴拿馬地峽。他從印地安人那裏知道了,只要穿過這地峽,就能看到他夢寐以求的大南洋(他當時給太平洋起的名字),他成功了。
巴爾沃亞之後,地圖地球儀開始標註窄窄的地峽,將南北美洲連接在一起,人們開始知道了南北美洲之間還有着盈盈一握的一塊陸地——巴拿馬地峽。

巴拿馬地峽交通建設

2001年11月27日,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和3個月的試車,橫貫巴拿馬地峽、連接世界兩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地峽鐵路正式通車。
巴拿馬地峽鐵路位於巴拿馬運河的西岸,全長75.6公里,總投資7500萬美元,由美國堪薩斯鐵路跨國公司子公司——巴拿馬運河鐵路公司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