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

鎖定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為新疆蒙古之一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他們的首領恭格隨土爾扈特汗渥巴錫率部東歸,詔賜牧在珠勒都斯河地方,距北京8600餘里,編為四個旗,名為巴圖塞特奇勒圖盟,授恭格多羅貝勒,以下各授爵號,惟不封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恭格德勒克烏巴什以札薩克兼襲盟長,編佐領六。嘉慶二年(1797年)以絕嗣停襲,故巴圖塞特奇勒圖盟只存三旗 [1] 
中文名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
創立時間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世系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諾海

諾海,和碩特部,博爾濟吉特氏,札薩克多羅土謝圖貝勒恭格之族叔父。父恭克巴爾珠爾,早卒。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從土爾扈特汗渥巴錫,自俄羅斯來歸,詔授札薩克一等台吉。乾隆四十年(1775年),詔轄右翼旗務,賜札薩克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詔世襲罔替。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卒。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三濟

三濟,諾海之長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襲札薩克一等台吉。嘉慶二年(1797年),卒。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烏爾圖那遜

烏爾圖那遜,三濟之子。嘉慶二年(1797年),襲札薩克一等台吉。道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1826年11月24日),在渾巴什河從剿出力,着賞給大緞二匹,並賞戴花翎;十一月初八(12月6日),以剿賊及備辦軍需出力,賞在乾清門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卒。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巴彥濟爾噶勒

巴彥濟爾噶勒,烏爾圖那遜之子。道光十四年(1834年),襲札薩克一等台吉。道光十八年十月初一(1838年11月17日),以捐修新疆喀喇沙爾城垣河堤各工,賞戴花翎。道光十九年(1839年),卒。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棍濟克札布

棍濟克札布,巴彥濟爾噶勒之子。道光十九年(1839年),襲札薩克一等台吉。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洞魯布旺札勒

洞魯布旺札勒,棍濟克札布之弟。咸豐六年(1856年),襲札薩克一等台吉。光緒十三年(1887年),病免。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貢噶那木札勒

貢噶那木札勒,洞魯布旺札勒之子。光緒十三年(1887年),襲札薩克一等台吉。民國二年(1913年)晉封輔國公。民國十一年(1922年)11月,卒。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格恩當德爾

民國十一年(1922年)襲輔國公,曾任巴圖色特啓勒圖和碩特中路盟副盟長,民國卅六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60年3月卒。 [2]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圖盟三旗

和碩特三旗牧地在喀喇沙爾城北,土爾扈特部西。南至開都河,西濱珠勒都斯河,北依察汗通格山(天山分支),自為一盟。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中路中旗

固始汗四兄額勒岱青的玄孫雅蘭丕勒為恭格族叔, 與恭格同時授為札薩克固山貝子,賜阿穆爾聆(口旁)貴號,編佐領四。乾隆四十年(1775年)請捐妻孥為喇嘛,拜奉嘉呼圖克圖為師。子布顏楚襲爵,兼授盟長,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詔世襲罔替。
其稱號即為“中路和碩特部中旗札薩克固山阿穆爾𠻠貴貝子”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中路左旗

固始汗三兄昆篤倫烏巴什的五代孫巴雅爾拉瑚,為 恭格族弟,與恭格同時授為札薩克一等台吉,編佐領四,乾隆四十年(1775年)子齊蒙齊襲爵,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詔世襲罔替。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中路右旗

固始汗三兄昆篤倫烏巴什的五代孫諾海為恭格族弟,與恭格同時授札薩克一等台吉,編佐領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詔世襲罔替
其稱號為中路和碩特部右旗札薩克一等台吉,袁世凱大總統時晉封輔國公。 [1] 
參考資料
  • 1.    何玲,張照雲編. 青海蒙古史料集.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5.09.第153頁
  • 2.    包桂芹編著.清代蒙古官吏傳.民族出版社,1995.第931-9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