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

鎖定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電子科技委)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內設的涉及科技研究、諮詢和決策的重要支撐機構。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歷經國家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再次重組)、信息產業部至的工業和信息化部,近半個世紀來,它彙集了我國各相關行業及地方的優秀電子信息領域多學科的專家和骨幹企事業單位精英,為振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通信業、軟件信息服務業,推動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緊緊圍繞國家信息行業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在做好前沿科技諮詢、研究與決策支撐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重要的科技引領與技術支撐作用。
電子科技委於2012年3月換屆更名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 “工信部電子科技委”。
中文名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
類    別
委員會
單    位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內    容
電子科學技術
簡    稱
工信部電子科技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簡介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電子科技委)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內設的涉及科技研究、諮詢和決策的重要支撐機構。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歷經國家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工業部(再次重組)、信息產業部至2008年的工業和信息化部,近半個世紀來,它彙集了我國各相關行業及地方的優秀電子信息領域多學科的專家和骨幹企事業單位精英,為振興我國電子信息產品製造、通信業、軟件信息服務業,推動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緊緊圍繞國家信息行業主管部門的中心工作,在做好前沿科技諮詢、研究與決策支撐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重要的科技引領與技術支撐作用。
2018年6月電子科技委在京召開第二屆電子科技委換屆大會。第二屆電子科技委現有委員總計163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1人,常委29人,副秘書長3人,委員119人;電子科技委聘請首席顧問1人,顧問12人。電子科技委委員分為七個專業組,分別是:微電子和集成電路組、信息系統組、基礎電子組、軟件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組、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組及產業政策組。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9年2月15日) [1]  任命王志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2019年2月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一屆

楊學山指出,不論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還是從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本身特徵看,電子信息技術作為通用的技術,基礎性、戰略性、支柱性、先導性作用日益突出,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近年來,信息技術和產業近年來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我們在研究技術發展、產業發展時必須重視這些變化。一是創新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即開放式創新與商業模式的變更。創新不僅僅要依靠研究所、研究機構、企業當中的科研人員,任何人都可成為創新的主體,任何有技術的人都可通過網絡實現創新,這是一種開放型的創新模式。二是產業鏈的分工和整合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產業垂直整合成為大行其道的一種新模式。三是融合的趨勢。技術在不斷的融合,每一個產品、一個系統,都在融合着更多的技術和裝備。垂直整合是縱向的,而融合可以説是橫向的,比如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因為無論是個人利用,還是企業利用,都有天然的需要,這種天然的需要導致了融合的必然結果。四是存在着傳承與顛覆性創新並重的局面。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二屆

2018年6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工信部電子科技委)第二屆第一次全體大會在北京舉行 [2]  。羅文指出,2018年,電子科技委要圍繞部中心工作,組織開展重大課題研究,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一是關注構建信息技術領域核心技術體系的思路和路徑,重點圍繞補齊產業核心基礎環節短板,研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等具有全局影響力、帶動性強的核心關鍵環節實現創新突破發展的方向和推進路徑。二是關注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熱點,提前研究,超前部署,力爭掌握新領域發展主動權和主導權。三是關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推進路徑,將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結合,積極培育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更好地推動製造強國建設,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創新發展。
羅文副主任強調,電子科技委 [3]  要認真謀劃未來工作,一是做好推動創新發展的“智囊團”,密切關注全球信息技術變革與產業創新態勢,聚焦國家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積極參與發展規劃編制、重大項目論證推進、科技創新研究、配套機制建設等工作;二是做好探索前沿領域的“領頭雁”,瞄準新興、前沿乃至顛覆性領域開展前瞻性研究工作,為我國信息技術和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摸索出可行路徑;三是做好促進成果轉化的“粘接劑”,創新科研成果產業化制度,推動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科技對產業支撐不足的問題;四是做好人才隊伍建設的“孵化器”,充分發揮創新帶頭人作用,積極開展各種研討和交流活動,發掘、引進、扶持、培養新人,建設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高層次、高水平的產業人才隊伍,增強電子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王志軍副部長強調,我們要高度重視科技、高度重視電子科技、高度重視電子科技委。電子科技委要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調查研究,繼續做好戰略研究和決策諮詢工作,針對電子信息產業領域重點、難點和前沿問題做好調查分析研究,圍繞建立產業生態鏈、建立高質量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提出好的政策建議。二是開闢多種渠道,就產業重大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將專業的電子信息科技知識以通俗的語言轉化為政策建議,通過專題會、課題研究、專報、內參、內刊等多種形式為我部科技發展和行業管理提供決策支撐。三是發揮專家作用,更多參與到部重大科研項目的論證與評審工作中去,使得重大科研項目立項更加科學、質量更有保障。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職能職責

對於新一屆電子科技委的工作要求,楊學山提出,電子科技委要成為振興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的一個綜合性、全局性平台,成為支撐產業發展最好的智庫,成為產學研用溝通交流的平台。
會上,王小謨作上一屆科技委工作報告。他説,上屆科技委組織完成了支撐行業的28個專項課題研究,受到有關領導和業界的重視,並對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在談到下一步工作重點時,王小謨説,電子科技委要以國家規劃(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等)為指導,以實施電子信息行業規劃(包括《信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電子信息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電子信息行業的其他規劃及子規劃等)為主要任務,以建成電子信息產業強國為目標,適度超前開展研究,密切關注國際、國內電子信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時抓住代表未來發展的新技術動向,為政府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科技諮詢意見和建議。
有10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出席會議,國防科工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和相關科技、學術組織的有關負責人到會祝賀。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要任務

電子科技委在工信部領導下,聯繫和凝聚行業內各方面專家,致力於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科學決策,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新技術推廣應用和科研成果產業化,增強自主創新技術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由生產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電子科技委的主要任務是:貫徹黨和國家關於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針、戰略,發揮專家的智慧、才能和經驗,集思廣益,為行業科技發展提供決策諮詢和技術支撐,成為部行業管理的思想庫和高端智囊團;同時也為各地電子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建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諮詢意見和建議。 [4]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工信部電子科技委第二屆組成人員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一、主任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二、首席顧問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三、副主任兼秘書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四、副主任

刁石京 盧 山 芮曉武 肖 華 張 軍 陳 因 周子學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五、顧問

馬遠良 王陽元 王建章 許居衍 李啓虎 李國傑 沈榮駿
張明高 張 琪 周壽桓 鄭敏政 賁 德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六、副秘書長

韋 俊 烏寶貴 喬躍山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七、常委

丁文武 刁石京 王紹祥 王 政 王瑞華 韋 俊 烏寶貴 卞志剛 尹麗波 左羣聲 盧 山 畢開春
喬躍山 劉烈宏 芮曉武 楊 軍 肖 華 吳建平 吳曼青 何 瓊 張冬辰 張 軍 陸 軍 陳立輝
陳 因 羅 文 周子學 趙 波 郝 躍 段寶巖 姜子琨 姜會林 姚 鬱 莫 瑋 徐曉蘭 高之國
高 文 黃 維 曹淑敏 謝少鋒 廖湘科 熊羣力 滕 剛 戴瓊海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八、委員

丁文華 丁文武 刁石京 馬羣剛 王文京 王永生 王連雲 王 堅 王建民 王紹祥 王 政 王保平
王 原 王恩東 王積鵬 王湧天 王瑞華 王 鵬 韋 俊 尤 政 烏寶貴 卞志剛 方濱興 尹麗波
鄧中翰 古天龍 左羣聲 龍 騰 盧 山 盧朝霞 葉甜春 畢開春 呂衞鋒 朱立鋒 朱德成 喬躍山
劉九如 劉 旭 劉 明 劉學林 劉濟東 劉烈宏 劉清宇 閆曉林 池 宇 陽 丹 芮曉武 嚴曉浪
李 峻 李建東 李思敏 李晉湘 李世鵬 李德毅 楊小牛 楊華民 楊 軍 肖 華 肖利民 時龍興
吳立新 吳漢明 吳 偉 吳建平 吳劍旗 吳曼青 吳 巍 邱志明 何 友 何 濤 何 瓊 餘曉暉
張文軍 張 平 張冬辰 張 軍 張宏科 張 瑋 張修社 張 濤 張海文 張 斌 陸 軍 陳文濤
陳立輝 陳 因 陳 剛 陳 明 陳炎順 陳寶國 陳 錢 陳維強 陳錫明 邵 航 武 新 林曉東
歐陽繕 羅 文 周子學 周志華 周 青 周庚申 鄭 寧 鄭南寧 趙偉國 趙 波 趙 琛 趙 策
郝愛民 郝 躍 胡明春 段寶巖 侯增廣 姜廣智 姜子琨 姜會林 神志雄 姚 鬱 莫 瑋 顧開宇
顧 強 柴旭東 柴洪峯 徐紅兵 徐志方 徐步榮 徐曉蘭 徐殿國 殷敬偉 高之國 高 文 高 斌
唐振明 陶雄強 桑新柱 黃 如 黃志球 黃河燕 黃 濤 黃 維 曹良才 曹淑敏 盛志凡 崔寶秋
梁 新 葛 珂 董浩然 韓 俊 韓乃平 韓建忠 程春平 傅新華 謝少鋒 雷 毅 廖湘科 譚立英
熊羣力 樊邦奎 滕 剛 潘德爐 薛安克 戴瓊海 魏少軍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二屆專業工作組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1. 微電子和集成電路組

組 長:刁石京 [5] 
副組長:黃 如
組 員:丁文武 王政 王鵬 王永生 龍騰 葉甜春
劉明 閆曉林 嚴曉浪 肖華 時龍興 吳漢明
何瓊 張 平 張斌 張文軍 林曉東 郝躍
董浩然 韓建忠 廖湘科 滕 剛 魏少軍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2. 信息系統組

組 長:陸 軍院士
副組長:吳立新
組 員:王積鵬 卞志剛 朱德成 劉清宇 李建東 李思敏
吳 巍 吳建平 吳劍旗 邱志明 何 友 張冬辰
張宏科 張海文 姚 鬱 徐紅兵 殷敬偉 高 斌
高之國 梁 新 譚立英 熊羣力 樊邦奎 潘德爐
薛安克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3. 基礎電子組

組 長:戴瓊海院士 [6] 
副組長:姜會林院士
組 員:丁文華院士 馬羣剛 王 原 王連雲 王保平 王湧天
鄧中翰院士 喬躍山 劉 旭 劉烈宏 陽 丹 楊華民
吳 偉 張 瑋 陳 錢 陳錫明 邵 航 趙 波
郝愛民 顧開宇 桑新柱 曹良才 盛志凡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4. 軟件組

組 長:謝少鋒
副組長:尤 政
組 員:王文京 王建民 烏寶貴 方濱興 古天龍 盧朝霞
劉學林 張修社 陳立輝 陳寶國 鄭 寧 趙 琛
段寶巖 唐振明 黃志球 葛 珂 韓乃平 程春平
雷 毅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5.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組

組 長:張 軍
副組長:王恩東
組 員:王 堅 呂衞鋒 李世鵬 李德毅 肖利民 吳曼青
張 濤 陳 因 陳 剛 陳維強 武 新 歐陽繕
周志華 鄭南寧 趙 策 胡明春 侯增廣 柴洪峯
徐步榮 高 文 黃河燕 崔寶秋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6. 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組

組 長:曹淑敏
副組長:芮曉武
組 員:王瑞華 尹麗波 左羣聲 朱立鋒 劉濟東 李晉湘
楊小牛 何 濤 餘曉暉 陳 明 周庚申 柴旭東
徐志方 徐殿國 陶雄強 黃 濤 黃 維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7. 產業政策組

組 長:姜子琨
副組長:劉九如
組 員:王紹祥 韋 俊 盧 山 畢開春 池 宇 李 峻
楊 軍 陳文濤 陳炎順 周 青 周子學 趙偉國
姜廣智 神志雄 顧 強 徐曉蘭 韓 俊 傅新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