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滇金絲桃

鎖定
川滇金絲桃(Hypericum forrestii (Chitt.) N. Robson)是灌木,高可達1.5米,叢狀,莖紅至橙色,葉具柄,葉片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至多少呈寬卵形,邊緣平坦,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葉片腺體短條紋狀和點狀。花序具花,近傘房狀;苞片披針形至多少呈葉狀,宿存。花多少呈深杯狀;花蕾寬卵球形,先端鈍形至圓形。萼片分離,在花蕾及結果時直立,卵形或多少呈寬橢圓形至近圓形,中脈分明,小脈不明顯,花瓣金黃色,明顯內彎,寬倒卵形,雄蕊每束有雄蕊,花葯金黃色。子房寬卵珠形,蒴果多少呈寬卵珠形,種子深紅褐色,狹圓柱形,6-7月開花,8-10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雲南西北、東北及西南部。緬甸東北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500-3300米的山坡多石地,有時亦在溪邊或松林林緣。
川滇金絲桃含有的金絲桃苷和總黃酮,有消炎和鎮痛療效,可治療多種疾病。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川滇金絲桃 [5] 
拉丁學名
Hypericum forrestii (Chitt.) N. Robson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金虎尾目
金絲桃科
金絲桃屬
川滇金絲桃
命名者及年代
(Chittenden) N. Robson,1970

川滇金絲桃形態特徵

川滇金絲桃 川滇金絲桃
灌木,高0.3-1.5米,叢狀,有多少直立的枝條。莖紅至橙色,幼時4稜形且略呈兩側壓扁,很快呈圓柱形;節間長1-4.5(-6)釐米,短於或偶有長於葉;表層灰褐色,平滑,剝落。葉具柄,葉柄長0.5-2毫米,略寬;葉片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至多少呈寬卵形,長2-5.3(-6)釐米,寬0.9-3.2(-3.5)釐米,先端鈍形至圓形或略微凹,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平坦,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主側脈4-5對,與中脈的分枝形成波狀的近邊緣脈,第三級脈網模糊或幾不可見,腹腺體密生,尤其是近中脈處,葉片腺體短條紋狀和點狀。
花序具1至約20花,自1節或稀自2節生出,近傘房狀;花梗長0.4-1釐米;苞片披針形至多少呈葉狀,宿存。花直徑(2.5-)3.5-6釐米,多少呈深杯狀;花蕾寬卵球形,先端鈍形至圓形。萼片分離,在花蕾及結果時直立,卵形或多少呈寬橢圓形至近圓形,近等大至等大,長6-9毫米,寬3-8毫米,先端圓形或偶有具小尖突,邊緣全緣或向頂端有細的齧蝕狀小齒並且通常多少膜質,中脈分明,小脈不明顯,腺體12或更多,線形,在上方多少斷線形。花瓣金黃色,無紅暈,明顯內彎,寬倒卵形,長1.8-3釐米,寬l.1-2.5釐米,長約為萼片3-3.5倍,邊緣全緣或疏生有具腺的短小齒,有近頂生小尖突,小尖突先端圓形。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40-65枚,最長者長1-1.5釐米,長為花瓣的2/5-3/5,花葯金黃色。子房寬卵珠形,長(4.5-)6-8毫米,寬4-4.5毫米;花柱長4-7毫米,長為子房的7/10-9/10,偶有與其相等,離生,近頂端外彎;柱頭小。蒴果多少呈寬卵珠形,長1.2-1.8釐米,寬0.8-1.4釐米。種子深紅褐色,狹圓柱形,長1.2-1.7毫米,上方略有龍骨狀突起或翅,有很淺的梯狀網紋。染色體數目2n=36,38.,花期6-7月,果期8-10月。 [2] 

川滇金絲桃近種區別

該種極近栽秧花Hypericum beanii N. Robson),但不同在於莖圓柱形;葉較為卵形,先端圓形;花較為深杯狀,萼片先端圓形,雄蕊相對略較短,花柱通常也較短;蒴果寬卵珠形而不呈卵珠形至卵珠狀圓錐形。此外,該種分佈海拔亦較黃花香者為高,因而也更為耐寒。 [2] 

川滇金絲桃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雲南西北、東北及西南部。緬甸東北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500-3300米的山坡多石地,有時亦在溪邊或松林林緣。 [2] 
川滇金絲桃 川滇金絲桃

川滇金絲桃繁殖方法

川滇金絲桃 川滇金絲桃
培養條件:
①莖段芽誘導培養基:MS+6-BA2.0毫克/升(單位下同))+NAA0.1;
②葉片、幼嫩的花蕾愈傷組織的誘導培養基:MS+2,4.D1.0+NAA0.3+TDZ0.01;
③愈傷組織的增殖培養基:MS+6-BA3.0+NAA0.1+2,4-D0.1;
④愈傷組織的分化培養基:MS+6-BA1.0+NAA0.1;
⑤無根試管苗增殖培養基:MS+6-BA2.0+NAA0.1;
⑥生根培養基:1/2MS+NAA1.0+MA0.5+AC0.3%。
上述培養基均附加0.8%瓊脂、3%蔗糖,pH5.6-5.8。培養温度為(25±2)℃,光照14小時/天。
川滇金絲桃 川滇金絲桃
材料的獲得:選當年生幼嫩莖段、葉片及幼嫩的花蕾,在流水中沖洗乾淨,莖段剪成3釐米左右長(帶一個節),用濾紙吸去多餘的水分,在超淨工作台上用70%酒精浸泡30秒,無菌水沖洗3遍,再轉入0.1%的昇汞溶液中振盪消毒5分鐘,無菌水沖洗5遍,然後置於高壓滅菌過的鋪有濾紙的小瓷碟中,莖段修剪成長0.5-1.0釐米帶1個芽的小莖段種在分化培養基①中進行培養;葉片剪成1.0釐米×1.0釐米左右大小、花蕾去除花托大小0.5釐米左右接種在分化培養基②中進行培養。
叢生芽的誘導與增殖:無菌小莖段在分化培養基①上15天后莖節處逐漸分化出叢芽,30天后芽長2.5釐米左右。此時剪下芽並切成1釐米左右小段(帶12個節)轉入增殖培養基⑤上培養,40天時平均苗高3釐米,增殖倍數為5-8倍。
愈傷組織的誘導、分化及增殖:接種到誘導培養基②的葉片、幼嫩的花蕾15天后開始啓動,30天后長出綠色而緻密的愈傷組織。將所得的愈傷組織上有褐化現象的剝下來轉入愈傷組織增殖培養基③中,30天后愈傷組織增殖3倍左右。再將其轉入愈傷組織分化培養基④中,約10天后開始分化,30天后每塊愈傷組織可分化出4-6個長2釐米以上的芽。 [3] 

川滇金絲桃栽培技術

生根與移栽:芽苗長至約2釐米高時,剪下轉入生根培養基⑥中,15天后每株生根3條,生根率達100%。苗高5-6釐米、根長3釐米時移栽,先打開培養瓶封口膜,置於室温散射光下,2天后取出試管苗洗去根部培養基,移栽入花盆中。栽培基質為1:1:1的壤土、珍珠沙、腐葉土,移栽後花盆上覆蓋塑料薄膜,放在散射光下,濕度保持90%左右,10天后揭去塑料薄膜,試管苗成活率達90%。 [3] 
川滇金絲桃 川滇金絲桃

川滇金絲桃主要價值

川滇金絲桃含有的金絲桃苷和總黃酮,有消炎和鎮痛療效,可治療多種疾病。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