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崗柃

(五列木科柃木屬植物)

鎖定
崗柃(Eurya groffii Merr.)是五列木科柃木屬植物,別名“米碎木、螞蟻木”,是山茶科柃木屬植物,產於福建西南部、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中部、重慶、貴州南部及西南部及雲南等地。 [1]  生於海拔50-2000m的山坡、林緣、溝邊的灌木或小喬木。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崗柃葉主治:肺結核咳嗽無名腫毒;膿皰瘡;跌打損傷;骨折。
中文名
崗柃
拉丁學名
Eurya groffii Merr. [2] 
別    名
米碎木、螞蟻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五列木科
柃屬
崗柃

崗柃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2-7米,有時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或褐黑色,平滑;嫩枝圓柱形,密被黃褐色披散柔毛,小枝紅褐色或灰褐色,被短柔毛或幾無毛;頂芽披針形,密被黃褐色柔毛。
葉革質或薄革質,披針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4.5-10釐米,寬1.5-2.2釐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鈍或近楔形,邊緣密生細鋸齒,上面暗綠色,稍有光澤,無毛,下面黃綠色,密被貼伏短柔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10-14對,在上面不明顯,偶有稍凹下,在下面通常纖細而隆起;葉柄極短,長約1毫米,密被柔毛。
崗柃
崗柃(5張)
花1-9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1-1.5毫米,密被短柔毛。雄花:小苞片2,卵圓形;萼片5,革質,幹後褐色,卵形,長1.5-2毫米,頂端鈍,並有小突尖,外面密被黃褐色短柔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約3.5毫米;雄蕊約20枚,花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無毛。
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與雄花間,但較小;花瓣5,長圓狀披針形,長約2.5毫米;子房卵圓形,3室,無毛,花柱長2-2.5毫米,3裂或3深裂幾達基部。
果實圓球形,直徑約4毫米,成熟時黑色;種子稍扁,圓腎形,深褐色,有光澤,表面具密網紋。
花期9-11月,果期次年4-6月。 [1] 

崗柃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300-2700米的山坡路旁林中、林緣及山地灌叢中。 [1] 

崗柃分佈範圍

產於福建西南部(南靖、龍巖、上杭、永定、連城)、廣東、海南(東方尖峯嶺)、廣西、四川中部(峨眉、敍永、嘉定、樂山)、重慶、貴州南部及西南部(安龍、冊亨、赤水、羅甸、荔波、獨山、望謨、興仁、興義)及雲南等地.

崗柃藥用

【來源】 山茶科崗柃Eurya groffii Merr.,以葉入藥。
【生境分佈】 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性味歸經】 微苦,平。
【功能主治】 豁痰鎮咳,消腫止痛。主治肺結核,咳嗽。外用治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葉3~5錢,水煎服。外用鮮葉搗爛酒炒外敷。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