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家橋鄉

鎖定
崔家橋鎮位於安陽東北部平原地區,距縣政府所在地12公里。鄉域東西長17華里,南北寬12華里,總面積65平方公里。東、南、西、北四面與本縣永和、白壁、韓陵及河北省臨漳縣的韓村、孫陶、柳園等6個鄉鎮為鄰。 [1-3] 
中文名
崔家橋鎮
別    名
崔橋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安陽東北部平原地區
面    積
65 km²
人口數量
5 萬
車牌代碼
豫E
耕地面積
37258公頃

崔家橋鄉行政區劃

全鄉轄44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耕地面積37258公頃,人口5萬人村民小組185年,黨員1177人。
所轄村莊
轄南街、中艾亭、石艾亭、薛莊、西曹馬、東曹馬、康宋、韓宋、李宋、段宋、蘇宋、郭宋、路宋、宋村屯、高、李辛莊、楊辛莊、和邵莊、雙塔、鋸莊、隆化、趙馬房、路馬房、未、郭廟、牛莊、施莊、沙岸、申莊、郜莊、安陽屯、灘裏、何、常莊、冀莊、胡莊、翟莊、王彥、五里屯、程、後艾亭、沙堆、東莊、北街44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
代碼
410522209:~200南街村 ~201中艾亭村 ~202石艾亭村 ~203薛莊村 ~204西曹馬村 ~205東曹馬村 ~206康宋村 ~207韓宋村 ~208李宋村 ~209段宋村 ~210蘇宋村 ~211郭宋村 ~212路宋村 ~213宋村屯村 ~214高村 ~215李辛莊村 ~216楊辛莊村 ~217和邵莊村 ~218雙塔村 ~219鋸莊村 ~220隆化村 ~221趙馬房村 ~222路馬房村 ~223未村 ~224郭廟村 ~225牛莊村 ~226施莊村 ~227沙岸村 ~228申莊村 ~229郜莊村 ~230安陽屯村 ~231灘裏村 ~232何村 ~233常莊村 ~234冀莊村 ~235胡莊村 ~236翟莊村 ~237王彥村 ~238五里屯村 ~239程村 ~240後艾亭村 ~241沙堆村 ~242東莊村 ~243北街村

崔家橋鄉村莊來由

曹馬:相傳曹操大軍到此,曹操命令修正,看到當地農民下地耕田甚為艱苦,沒有耕牛,於是下令留下些許戰馬,為百姓耕田所用,為表感謝,此地更名為曹馬,後分東西曹馬兩個自然村。
申莊村:相傳宰相姓曰,權重位高,皇上惶恐,要抄家滅門。眼看官兵降至,宰相夫人手持菜刀,在大門上方的匾額上砍了一刀,變曰府為申府,拘捕官吏知曰相為人耿直清正,故意拖延時間,“此乃申府並非曰府,快雲找曰府抓人”官兵心知肚名紛紛去找曰府。曰府打碎一口鍋家中兒子人手一片以便日後相認,從此以後都改性申。眾子散去,紛紛逃走,此地就是“砸鍋申”的來原。
郜莊村:明初,郜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取名郜莊村。郜氏出自周文王。根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周文王的兒子被封於郜邑,子孫就以此為氏。而根據史籍《世本》上記載,郜氏是周文王之子郜叔的後代。而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周文王第十一個兒子(一説第十五子)封於郜,所在地是古代濟陰,亡國後以國名為氏,郜國被宋國所滅之後,郜國最後一個君主,即還在襁褓中的郜姬公,被一個餵馬的僕人所救。混戰之中,僕人騎一匹快馬,抱着郜姬公衝出重圍,得以逃命。他們主僕幾經輾轉,來到山西臨汾。當時臨汾已建有堯廟。因當年堯也是從菏澤一帶走出來的帝王,所以郜姬公主僕拜求堯帝看在老鄉的份上,對幼主多加保佑。據當地民間傳頌,堯帝果然顯聖,從此郜姬公主僕就沒遭大難。他們在離臨汾不遠的洪洞落下腳,繁衍生息,繼承了郜氏煙火。郜姬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深知他是帝王之後,家在郜國。這們的教育,輩輩相傳。

崔家橋鄉歷史沿革

1958年建崔家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55.6平方千米,人口4.6萬,轄中艾亭、石艾亭、恭莊、西曹馬、東曹馬、康宋村、韓宋村、李宋村、段宋村、蘇宋村、郭宋村、路宋村、宋村屯、高村、李辛莊、楊辛莊、和邵莊、雙塔、琚莊、隆化、趙馬房、路馬房、郭家廟、魏村、西沙河岸、牛莊、施莊、申莊、郜莊、安陽屯、何林村、灘裏、常莊、冀莊、胡莊、翟莊、王彥、五里屯、程村、後艾序、沙堆、南街、北街、東莊44個行政村。

崔家橋鄉農業發展

小麥管理 小麥管理
崔家橋鄉位於安陽。崔家橋鄉是個傳統農業鄉。
農作物
主要有小麥、玉米棉花穀子、大豆、花生、紅薯等,其中曹馬芝麻糖、安陽屯山藥為傳統名特產品。近年來,我鄉本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指導思想,以創建特色鄉為契機,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瓜果蔬菜和食用菌兩大主要產業,促進了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的增長。
經濟作物
2000年,全鄉瓜果生產種植面積1.7萬多畝,其中:以西瓜冬瓜、甜瓜大套種為主的瓜果面積1萬多畝,西紅柿面積5000多畝,洋葱、土豆、豆角等其它蔬菜面積2000多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7500畝,其中:紅薯4000多畝,豆類2000多畝,花生500多畝。在食用菌生產上,穩定平菇生產2000棟,發展22孢菇35棟,創產值近千萬元。2000年,全鄉農業總產值達到9000萬元,人均純收入2000餘元。

崔家橋鄉鄉鎮企業

在強化農業生產的同時,崔家橋鄉大力發展鄉鎮鄉鎮企業,2000年,全鄉企業達到65個,職工總數4545人,企業總產值達1.48億元,上繳利税70多萬元,行業涉及造紙、汽車、預製、軋鋼、制磚、塑料製造、糧食加工等,特色企業有安陽縣萬通塑化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安陽縣東方汽車配件廠、安陽縣鴻運軋鋼廠、安陽縣興達汽車配件廠、安陽縣崔家橋汽車配件廠、安陽縣應沙磚廠等。六、主要榮譽2000年3月,鄉黨委被評為“安陽縣”“六好”鄉鎮黨委;2000年4月,榮獲1999年度安陽市信訪工作“三化”建設先進鄉稱號;2000年5月,榮獲1999年度安陽縣信訪工作先進鄉稱號;2000年12月,被評為河南省科普示範鄉;2001年4月,被評為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2001年5月,榮獲2000年度市信訪工作“三化”建設鄉稱號。

崔家橋鄉特色產業

相傳唐朝一個和尚雲遊到安陽縣崔家橋鄉,用麥芽芝麻等製作成芝麻糖,作為齋飯。安陽縣崔家橋鄉依靠芝麻糖產業鏈條,形成勞務品牌,年創收已達6800餘萬元。為調動農民從事糖果營銷業的積極性,崔家橋鄉成立了46個聯絡站,配備了132名信息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