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山村

(福建省惠安縣張坂鎮崇山村)

鎖定
崇山村位於張坂鎮西南部的崇山峻嶺中而得名,故取名“崇山”。由山兜、山頭、龜山三個自然村組成。村落面積2.5平方公里,現有全村人口2094人,496户。
中文名
崇山村
面    積
2.5 km²
人口數量
2094人
位    置
張坂鎮西南部

崇山村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後港鄉,解放後與黃嶺、侖前同屬一個行政村。於1962年拆出設為崇山大隊分為六個生產小隊,1984年改為崇山村民委員會。2010年4月屬泉州市台商投資張坂鎮崇山村委會。

崇山村交通位置

崇山村系泉州市台商投資區的一個行政村,位於惠安縣南部,台商投資區東部,東與羣賢、埕邊接壤,距鎮所在地5公里,西與侖前交界,距惠安縣城25公里。南與黃嶺、前雪相望,距秀塗港5公里、後渚大橋5公里,北連東園鎮。

崇山村村容村貌

崇山村在建設家鄉、美化家鄉村民形成合力,成績顯著,在山兜仰恩享、山頭紀念亭、龜山檳僑亭記載了三個自然村的公益事業建設情況。精神文明建設卓有成效。歷史來有文明村、鄉村道路建設先進單位、綜治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各種榮譽。2008年度被惠安縣人民政府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崇山村歷史人文

山兜曾氏,系三十六世團練副使延世公自河南固始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公元886年),定居泉州龍頭山。至五十四世曾沂公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移居惠安張坂山兜,至今已有642年。有歷史名人曾承芳、曾偉芳兄弟進士,有上世紀30年代中葉至60年代初在南洋,稱為曾夫子神筆救人曾心影故居。
山頭黃氏始祖,錦田黃氏紀公之裔孫伯厚公,公元1308年,文林郎三任富春知縣於元至順(1330—1333)由錦田先徙居埕邊,後西卜林間,定居山頭,又名西林。有古代人物明代進士黃雄、黃傑、黃定國。

崇山村建築景觀

崇山村現留有古民建築多處,已經修整具有一定規模的白雲寺,有建於清道光年間聞名近鄰四境的龜山石崎,有明朝嘉靖萬年間秀才江昭台的江氏古墓,有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曾氏家廟”家廟完整保存了明代建築風格,家廟山後有“活水源頭”、“相府裔居”、“繡衣裏”等摩崖石刻多處,已列入縣級保護文物。有新建的山頭“黃氏祠堂”祠堂保留明代建築風格,有仿古建築“三寶佛宮”、“西林戲台”。

崇山村氣候狀況

崇山村境內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温度22攝氏度,年降水量1325毫米。

崇山村物產經濟

崇山村山地多,花崗岩礦產資源豐富。是有名的“建築之鄉”,農業主要種植地瓜、花生。入駐企業有恆志包裝、豪爾達鞋業、力聖鞋業,社會總產值超千萬,村民年收入8000元。

崇山村域內設施

域內有山頭幼兒園、老人協會活動中心、村健身場所、籃球場、門球場等文化生活設施。

崇山村下級組織

下轄:山兜、山頭、龜山3個自然村組成,6個村民小組。
郵政編碼:3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