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峴山亭記

鎖定
《峴山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散文。文中首段肯定羊祜杜預“垂於不朽”的功業,然後對他們“汲汲於後世之名”發出了譏諷,對於杜預銘刻二石的行為,指出其“不知石有時而磨滅”,説明峴山因羊、杜而聞名,不是羊、杜借峴山而傳名的道理;第二段介紹寫此文的緣由;第三段則開始議論,提到“欲紀其事於石,以與叔子、元凱之名並傳於久遠”,這是希望朋友史中輝在事業上應建立功業,並含蓄委婉地説出他不應再求空名虛譽。文章圍繞“名”字,層層鋪敍,構思精巧,脈絡清晰。抒情感慨,意在言外,發人深省。
作品名稱
峴山亭記
出    處
《歐陽修文集》
作    者
歐陽修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體裁
散文

峴山亭記作品原文

峴山亭記1
峴山臨漢上2,望之隱然,蓋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於荊州者3,豈非以其人哉4。其人謂誰?羊祜叔子、杜預元凱是已5。方晉與吳以兵爭,常倚荊州以為重,而二子相繼於此,遂以平吳而成晉業,其功烈已蓋於當世矣。至於風流餘韻6,藹然被於江漢之間者7,至今人猶思之,而於思叔子也尤深。蓋元凱以其功8,而叔子以其仁9,二子所為雖不同,然皆足以垂於不朽。餘頗疑其反自汲汲於後世之名者10,何哉?傳言叔子嘗登茲山,慨然語其屬11,以謂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滅於無聞,因自顧而悲傷。然獨不知茲山待己而名著也12。元凱銘功於二石,一置茲山之上,一投漢水之淵。是知陵谷有變而不知石有時而磨滅也。豈皆自喜其名之甚而過為無窮之慮歟?將自待者厚而所思者遠歟?
山故有亭,世傳以為叔子之所遊止也。故其屢廢而復興者,由後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寧元年13,餘友人史君中輝以光祿卿來守襄陽14。明年,因亭之舊,廣而新之,既周以迴廊之壯,又大其後軒15,使與亭相稱。君知名當世,所至有聲16,襄人安其政而樂從其遊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後軒為光祿堂17;又欲紀其事於石,以與叔子、元凱之名並傳於久遠。君皆不能止也,乃來以記屬於餘18
餘謂君如慕叔子之風19,而襲其遺蹟,則其為人與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愛君而安樂之如此,則君之為政於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書也。若其左右山川之勝勢20,與夫草木雲煙之杳靄,出沒於空曠有無之間,而可以備詩人之登高,寫《離騷》之極目者21,宜其覽考自得之。至於亭屢廢興,或自有記,或不必究其詳者,皆不復道。
熙寧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歐陽修記。 [5] 

峴山亭記註釋譯文

峴山亭記詞句註釋

  1. 峴山:在今湖北襄陽市南,臨漢水。其山本是一座無名小山,因與晉代大將羊祜和杜預有關而聞名於世。
  2. 臨:靠近。漢上:漢水之上。隱然:高聳的樣子。
  3. 特著:最顯著。荊州:治所在今湖北襄陽。
  4. 以:因為。其人:指羊祜、杜預。
  5. 羊祜叔子: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晉武帝時任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羊祜在襄陽開屯田,儲軍備,籌劃滅吳,後又入朝陳伐吳之計,舉杜預自代。杜預元凱:杜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人,羊祜死後,繼任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後平定東吳。
  6. 風流餘韻:留下的遺蹟。
  7. 藹然:光澤油潤的樣子。被:廣佈。
  8. 蓋元凱以其功:杜預領兵伐吳,平吳,功勞最大,被封當陽縣侯。
  9. 仁:仁愛。
  10. 汲汲:急切的樣子。
  11. 屬:下屬,指鄒潤甫等人。
  12. 茲:這。
  13. 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
  14. 光祿卿:光祿寺的主管長官,掌朝廷祭祀朝會等事務。
  15. 後軒:指峴山亭後面的閣子。
  16. 所至有聲:所到之處都有政績,留有好的聲望。
  17. “因以”二句:所以把史中輝光祿卿的官職起名新修的後軒為光祿堂。
  18. 乃來以記屬於餘:就來囑託我寫一篇記。屬,同“囑”,託付。
  19. 慕叔子之風:敬慕羊祜的風度。
  20. 勝勢:秀麗的風景。
  21. 寫《離騷》之極目:放眼遠望而寫出憂愁思念的詩篇。《離騷》,屈原所著的詩篇。 [5] 

峴山亭記白話譯文

峴山面臨漢水,看上去山勢低矮,它是周圍羣山之中的小山。然而它在荊州特別有名,這難道不是因為那裏的人才著名的嗎?那些人是誰呢?是羊祜叔子、杜預元凱。當時晉與吳以武力相爭,常常要倚仗荊州為軍事重地,而羊祜、杜預二人相繼在這裏,最終平定東吳而成就了晉的統一大業,他們功業已經超過了當世之人。至於他們成功的事蹟產生的影響,廣泛傳揚於長江、漢水之間,到現在人們仍然思念他們,而對於羊叔子的思念特別深。大概是元凱憑他的功勞業績,叔子憑他的仁義品行,二人所作所為有所不同,然而卻都足以流傳不朽,我很懷疑那些已有功業傳世卻又反過來急切追求後世功名的人,什麼原因呢?傳説羊叔子曾登上這座山,很有感慨地告訴他的部下,認為這山一直矗立在這裏,而前世的名人都已泯滅無聞,因此羊叔子聯想到自己,十分悲傷。然而他唯獨沒有想到這座山是因為有了自己才特別著名的。元凱在兩塊石碑上刻了自己的功業,一塊安置在這座山上,一塊投到漢水之中。他這樣做是隻知道山巒溝壑會有變化而不知道石碑有時也會磨滅的。難道他們都太重視自己的名聲影響而有如此過度的憂慮呢,還是他們為此做得很周全而想得很深遠呢?
峴山上本來有座亭子,世人傳説是羊叔子游歷休憩之處。那裏建築屢廢屢興的原因,就是後世之人敬慕他們的名聲而思念他們的人很多。熙寧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輝憑光祿卿的身份作了襄陽長官,第二年,因為峴山亭破舊,就擴大並且重新建造了這座亭子,環繞着亭子建造了壯麗的迴廊,又擴大了亭子的後軒,使後軒與亭子的大小規模相稱 。史君聞名於天下,在他為官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聲望,襄人在他的治理下生活安定,樂於跟從他,也就根據史君的官職名號,為峴山亭的後軒命名為光祿堂。想在石碑上記錄史君的事蹟,打算用這辦法讓史君與羊叔子、杜元凱的名聲一起流傳久遠,史君無法阻止襄人的這種行為舉動,於是他託付我寫亭記。
我知道史君敬慕羊叔子的風範,想承襲他在民間流傳的事蹟,那麼史君的為人表現和志向,就可以想見了。襄人敬愛史君而生活安定樂逸如此,那麼史君在襄地官做得怎麼樣,又可以知道了,這些就是襄人想寫下來的。那峴山周圍山川的秀麗風光,籠罩於幽深杳遠之中的草木雲煙,它們在空曠的原野上時隱時現,可以讓詩人登高遠望,寫出憂思愁苦的詩文,適合他們觀覽時有所心得體會。至於這座峴山亭的屢廢屢興,有人自會寫出亭記,有人認為自不必深究其中的詳情,這些我都不再説明了。
熙寧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六一居士歐陽修作此記。 [4] 

峴山亭記創作背景

熙寧元年(1068)歐陽修的朋友史中輝任襄陽知府,見亭之破舊而重加修復,擴大舊制。襄陽百姓又用史中輝的官職“光祿卿”命名新修的後軒為光祿堂。歐陽修應史中輝之請寫了這篇文章。 [3] 

峴山亭記作品鑑賞

峴山亭記整體賞析

文中寫了山、亭、堂,又寫了羊、杜、史三個人物。內容多頭緒繁,如果組織不好,定會雜亂無章。但是這篇文章言而有序,井井有條。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作者構思精巧,文章脈絡清晰。脈絡是貫穿全文的樞紐,是作者思路在行文中的體現,它能把散碎的材料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篇文章的脈絡是一個“名”字,圍繞“名”字,層層鋪敍,走筆行文,繚繞盤施,曲盡其意。文章起筆寫山,開門見山:“峴山臨漢上,望之隱然,蓋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於荊州者,豈非以其人哉。”突出山之小和山之名,小而其名特著,是因人而有名。由山之名,引出羊、杜二人,敍寫二人之“名”。羊祜晉武帝時,任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與東吳陸抗對峙,彼此不相侵擾。羊祜死時舉杜預代理自己。杜預繼任後,平定了東吳。二人“功烈已蓋於當世”,可見其名重一時。“至於風流餘韻,藹然被於江漢之間者,至今人猶思之,而於思叔子也尤深”。又提出一“思”字,烘托其“名”,因為“名”,才能引起後人思念。思之尤深,説明其“名”尤高。思叔子尤深的原因是“蓋元凱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為雖不同,然皆足以垂於不巧。”杜預最後平定東吳,因其功勞而有“名”,叔子以其仁德而有“名”。“祜率營兵出鎮南夏,開設庠序(學校),緩懷遠近,甚得江漢之心”(《晉書·羊祜傳》),故其民思之尤深。但不管是杜預還是叔子,“足以垂於不朽”。説明二人功大、德高、名重。“餘頗疑其反自汲汲於後世之名者,何哉?”句承上啓下,接寫二人對“名”的過分追求。“傳言叔子嘗登茲山,慨然語其屬,以為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滅於無聞,因自顧而悲傷,然不知茲山待己而名著也。”這是寫羊祜的好“名”。生前之名已得,身後之名是否能保,為此不免悲傷。羊祜一次遊峴山,曾感慨地對下屬鄒湛説:“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鄒湛説:“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羊祜傳》)。鄒湛言之不虛,峴山確因羊叔子而著名,“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羊子之名同峴山,永存天地之間。“元凱銘功於石,一置此山之上,一投漢水之淵。是知陵谷有變而不知石有時而磨滅也。豈皆自喜其名之甚而過為無窮之慮歟?將自待者而所思者遠歟?”這是寫杜預的好“名”。《晉書·杜預傳》記:“預好為後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其功勳,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杜預知道高岸陵谷的變化,但卻不知道石碑也會年久而風化磨滅。其追求後世之“名”,實在是煞費苦心。作者盛讚二人的功德,但對其好“名”,也不無譏諷之意。
題為《峴山亭記》,亭在峴山,記亭必先記山。記山之後,接着記亭。“山故有亭,世傳以為叔子之所遊止也。故其屢廢而復興者,由後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記亭必記羊祜,但羊祜之德和名,記山時已經詳述,所以記亭時從略,只是以思念之人多,寫其“名”之高。接着就很快轉到寫史中輝,“因亭之舊,廣而新之,既周以迴廊之壯,又大其後軒,使與亭相稱。君知名當世,所至有聲,襄人安其政而樂其從遊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後軒為光祿堂。”由亭又寫到堂,敍述史中輝政通民樂,“知名當世”。由羊祜、杜預之“名”,轉到寫史中輝之“名”。“又欲紀其事於石,以與叔子、元凱之名並傳於久遠。君皆不能止也,乃來以記屬於餘。”寫史中輝之好“名”,想同羊、杜之名共傳於後世。“君皆不能止”,只不過是委婉的説法,“以記屬於餘”,乃仍是好“名”之舉。“餘謂君知慕叔子之風,而襲其遺蹟,則其為人與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愛君而安樂之如此,則君之為政於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欲書也。”以推理的語氣,用兩個“可知”,進一步讚揚史中輝的政績。政績卓越,自然是“知名當世”了。作者就是這樣以“名”作為記敍線索,左右逢源,從容運筆,把山、亭、堂和羊、杜、史三個人物連綴在起,使全文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文章結尾,寫到峴山的自然風景,作者一筆帶過,認為“宜其覽者自得之”。峴山的風景、前人已多有描寫:“峴山江岸曲,郢水郭門前。……亭樓明落照,井邑秀通川。澗竹生幽興,林風入管絃”(孟浩然《峴山送蕭員外之荊州》)。人之所詳,我則略之。作者這樣寫,可謂善於剪裁,使文章別具一格。 [2] 

峴山亭記名家點評

明·茅坤:風流感慨,正是峴山亭文字與孟浩然峴山詩並絕今古。(《唐宋八大家文鈔》卷四十八) [2] 
清·姚鼐:歐公此文神韻縹緲,如所謂吸風飲露,蟬蜕塵埃者,絕世之文也。(《古文辭類纂·諸家集評》) [2] 
清·姚範:歐公《峴山亭記》風流感慨,昔人推之矣。(《援鶉堂筆記》卷四十四) [2] 

峴山亭記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晚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天聖八年(1030)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范仲淹為首的慶曆新政的參與者,同時是宋初詩文革新的文壇領袖。著有《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一卷,《新五代史》七十五卷,並曾與宋祁合著《新唐書》。《宋史》卷三百十九有傳。 [1] 
參考資料
  • 1.    任競澤,楊新平編著.中國古代文論讀本 第3冊 隋唐五代宋金元卷.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9.09:228
  • 2.    (唐)韓愈等著.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 2 圖文珍藏版.北京:線裝書局,2010:49-50
  • 3.    姚守亮編注.千古美文譽襄陽.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11:183
  • 4.    韓愈著;李莎·卡爾杜齊譯.唐宋文選.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5.11:268
  • 5.    劉凱主編.中華千年古書  精華本  第7冊  圖文珍藏版.北京:線裝書局,2016.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