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峪口村

(陝西省佳縣峪口鄉峪口村)

鎖定
佳縣轄鄉。1958年曾設史玉家溝公社,同年佳米並縣屬佳蘆公社,1961年佳米分縣建峪口公社,1984年改鄉。位於縣境東南部,黃河岸邊,距縣城7.5公里。面積58平方公里,人口0.8萬。佳(縣)吳(堡)公路,峪(口)烏(鎮)公路及在建的沿黃公路佳縣段過境。是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採訪創作基地,並以其獨特的人文傳統魅力,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轄峪口、譚家坪、南河底、任家畔、張西畔、小頁裏峯、大頁裏峯、李文、秦梁、李家寨、馬家渠、趙家坬、王家溝、史家溝、陳家溝、岳家坡、張家山、王家渠、馮家山、陳家坬、小郭家畔、十字坬、叨同圪達23個村委會及峪口居委1個居委會。
中文名
峪口村
別    名
峪口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佳縣峪口鄉
政府駐地
峪口村
電話區號
0912
郵政編碼
719204
人口數量
2000 人
著名景點
白雲山廟
峪口國際藝術小鎮
車牌代碼
陝K

峪口村村內情況

村人口大約2000人,其中城鎮人口約佔60%,農業人口占40%。下設1村委會,1居委會。全村人口全部為漢族,居民飲食以麪食及小雜糧為主。有一條小河(烏龍河)從村中穿過,注入村邊的黃河。農曆每月的3,13,23,8,18,28是鄉上的趕集日子。當地人沒有明顯的宗教信仰。村子處於黃土高原的包圍中,人們都住在窯洞裏,窯洞材料主要是平地石砌體,是觀賞中國窯洞的好去處。

峪口村地理位置

峪口村北距榆林市80公里,西距米脂70公里,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年平均氣温10℃,最高氣温38℃,最低氣温-20℃,年降水量395mm,氣候屬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是佳縣峪口鄉鄉政府所在地。

峪口村交通情況

峪口村有兩條公路過境,分別是佳(縣)吳(堡縣)公路和峪(口)烏(鎮)公路,在建的還有沿黃公路佳縣段。峪口還是一個黃河碼頭。逢集市時,有來自的山西的船渡運營。從峪口到佳縣及榆林每天都有多個班次班車,單程約2小時半,臘月和正月車票價格30元左右,其他月份一般15到20元。峪口村有農業、非農業兩部分。農業人口227户,809人;非農業人口185户,782人。總土地面積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0畝(其中棗林750畝,荒坡石窪1200畝)。這裏主要有農業、紅棗、手工造紙為主。

峪口村村內氏族

峪口村現居人口主要是魏、孫、苗三大姓。另有高,劉,喬,呂,馬燈多個小的家族。其中魏孫兩大姓於北魏時定居,苗姓是後來山西洪洞移民過來的。其它高、張等姓是後來相繼融入。

峪口村經濟發展

峪口村的主要經濟產業是農業及手工業(手工造紙),村內現有手工造紙作坊數十家。村內所造圖紙在陝甘寧晉蒙等地有較高聲譽,現在的主要產品以窗户紙為主。但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曾一度生產過包括公文用紙,宣紙,甚至鈔票用紙(邊區幣)等多個產品。另,村裏還有兩家造紙廠:雙扶造紙廠及佳縣造紙廠,均以生產手工土紙為主。其中佳縣造紙廠曾一度生產衞生紙,書本紙等多種產品,但均因經營不善倒閉,目前僅留幾十家手工造紙作坊。1947年10月,毛主席、黨中央轉戰陝北時,到峪口村專門視察了曾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貢獻的傳統手工業造紙作坊,指示廣大工人們組織擔當起來,為共和國再立新功。

峪口村主要產業

近年來,峪口鄉積極實施五大富民產業,取得了明顯成效,2009年終全鄉實現糧食總產207萬公斤,較上年增加15.3%;農民人均純收入2450元,較上年增加了53%。
2009年該鄉舉全鄉之力做大做強種植業、養殖業、勞務輸出、旅遊業以及傳統手工造紙等富民產業,多渠道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全鄉推廣旱作農業技術3540畝,地膜種植1000畝,引進脱毒種薯播種3210畝,並及時兑現種糧補貼39萬元。新栽紅棗800畝,改造低產棗園2000畝,發展有機紅棗1000畝,新建紅棗烤爐36座,全鄉紅棗產量600萬公斤,產值960餘萬元,人均1200元。人工種草510畝,全鄉羊子飼養量9300只、養豬4000多頭,年出欄2800多頭,養雞7000多隻,年養殖業收入380萬元,人均475元。同時,該鄉還培訓青壯年農民工200多人次,有序輸出勞動力1300多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00多萬元。藉助白雲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發展旅遊服務業個體户132户,年收入260萬元。着力打造傳統手工造紙業,引導全鄉100多户個體造紙户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年創產值120萬元。

峪口村峪口紅棗

這裏氣候四季分明,屬乾旱半乾旱大陸氣候,屬季風區。夏季最高氣温約為35度,冬季最低氣温-18,春夏少雨,秋季雨水非常多。是中國北方紅棗的最佳適生區。當地最大的特色即是紅棗產業。漫山遍野的到處都是棗樹,全村居民共佔有造林面積約2萬畝,是當地農民的一大經濟收入。峪口紅棗特點是個頭大,肉厚核小,味甜,紅棗一般在10下旬就熟了。峪口鄉黑石崖是有機黃河灘棗種植基地。

峪口村峪口造紙

鄉鎮企業有佳縣造紙廠以及峪口雙扶紙廠,均以生產手工土紙業為主。其中佳縣造紙廠曾一度生產衞生紙,書本紙等多種產品,但均因經營不善倒閉,目前僅留幾十家手工造紙作坊。均以生產手工土紙為主(主要用作窗户紙),但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曾一度生產過包括公文用紙,宣紙,甚至鈔票用紙(邊區幣)等多個產品。農業以種植穀子等雜糧以及紅棗產業為主。境內有集明、清古廟宇建築於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雲山廟。1947年毛澤東轉戰陝北來到佳縣,曾兩次登山觀賞白雲勝景。
很長時間以來,峪口村便以生產手工紙而名揚陝北。但要説起當地手工造紙的起源,72歲的峪口村村民苗世科向記者講述了當地流傳的一個傳説:在很久以前,來自河南的魚姓兩兄弟沿黃河乞討來到峪口。他們發現這裏很適合發展手工造紙,便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村裏人。峪口村的幾位長者經過商議後,專門劃出了地方(魚家溝)讓二人居住,讓他們向村民傳授造紙工藝。 [2] 
峪口村村主任孫再再告訴記者,1958年峪口村民在米糧市前圪堵打灌溉水井時,曾發現深埋於地下的一處古民居。該遺址還保存有曬紙的窯內牆,周邊還發現了碾子和碓臼。
峪口村關帝廟南側的一處古院,被改造成了手工造紙工藝展館。原佳縣造紙廠廠長孫德世告訴記者:“峪口早期的手工造紙,主要原料為麻繩。麻繩主要是黃河船伕拉船的纖繩以及煤礦用的大炭繩,民間生產用的細麻繩也可以,後來則加入了爛布鞋、書本或廢紙等。用到的主要工具包括麻刀、碾子、碓臼、麻包、‘汗’(紙漿池)、架子、簾子(即抄子)及刷子。”
手工造紙工藝展館的院子中,完整保存着一套舊時用於碾壓麻繩的碾子。“過去峪口有上百套碾子,可惜大多沒有保存下來,這是峪口僅存的一個。”孫德世説道。
在峪口村的烏龍河畔,分佈着大大小小的幾十孔窯洞。孫再再説:“這便是昔日峪口造紙最為集中的地區,幾乎每一孔窯洞裏,都有一口‘汗’,但現在大多已經廢棄了。”
繁雜的手工造紙流程
孫德世還向記者講述了峪口手工造紙的整個流程。
把買來的麻繩用麻刀截成一尺左右的繩頭,然後捆成小捆在水中浸泡一夜。待麻繩泡軟後,再用麻刀剁成一釐米左右的碎料。碎料剁好後上碾子碾壓,然後用麻包包裹在河中漂洗,使纖維和不含纖維的黑色表皮分離脱落。這整個過程稱為“造麻”。
洗淨後的碎麻再用生石灰拌,堆放在土炕上蒸一夜,使其變成熟麻,而後再次碾壓,並用水漂洗乾淨後備用。造紙用到的書本紙或日用紙,也需用碾子加工,加熟麻三分之一繼續碾壓,使之充分混合。當把加工好的紙漿用河水漂洗乾淨後,就要放進碓臼裏捶搗,這時便可進“汗”了。
紙漿放進“汗”裏後,又要用耙子打漚(攪“汗”)。“過去有話講‘大紙一千,小紙八百’,這都是有説法的。別看這打漚簡單,攪到什麼樣子才算好,這需要抄紙匠人多年的經驗才能判斷。過去的匠人為了計數,還會邊攪邊唱‘攪一對對,攪二三……’非常熱鬧。”孫德世説道。
打漚之後,紙漿還需要經過一夜的沉澱,第二天一早,便可上竹簾子進行“抄紙”了。在原佳縣造紙廠的廠房中,41歲的苗自勤正站在“汗”的一側,用手中的簾子小心翼翼地抄紙。他把簾子直插入“汗”中,在水中將簾子端平再端出水面,這樣便可讓紙漿均勻地分佈在簾子上,此時把簾子放在走水棍上,便可瀝乾水分。如此再循環一次,一張手工製作的紙便完成了,整個過程約為30秒。
抄出的紙要小心地擺放在此前抄出的紙上,層層堆疊起來。再經過擠壓、晾曬,一張張手工製造的紙便完成了。
今日的峪口手工造紙工藝中,由於採用了新式的原料和工具,已不見了昔日的碾壓、捶搗、沖洗、蒸等工藝,演變成了半機械化的生產方式。
手工造紙的百年興衰
在《汪東興日記》中,記載了中共中央轉戰陝北期間,毛澤東到峪口參觀手工造紙的過程,“陪同我們參觀的廠長向我們介紹説‘這個紙廠主要生產馬蘭紙。’毛主席問‘一天能生產多少紙?’紙廠的廠長回答‘一天可生產10刀’……”
據《佳縣誌》記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峪口造紙工人以精良的技術、高質量的產品,為陝甘寧邊區政府和軍民生產過識字課本、票證和制幣用紙。從峪口村走出去的孫存政,至今還收藏着“陝甘寧邊區銀行”所發行三張紙幣。據孫存政介紹,這三張紙幣用紙均為佳縣峪口紙廠所產,而這三張紙幣,也便成為了峪口手工造紙昔日輝煌的最好見證。
1953年起,峪口手工造紙匠人成立了3個聯營生產小組,有“汗”80個,紙漿碾子80盤,工人90餘人。1955年,佳縣政府又在峪口成立了佳縣造紙廠,是當時佳縣最大的企業,其生產的糊窗紙、衞生紙暢銷陝北及周邊寧夏、甘肅、內蒙古、山西等省區。
由於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加之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1995年佳縣造紙廠宣佈停產。記者在採訪時看到,只有苗自勤、苗修彪等四位老員工繼續在舊時的廠房中從事手工造紙。苗修彪告訴記者:“一刀(100張)紙的原料需要15元,銷售價只有35元。縱是每天生產5刀,每天的收益才不過百元,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現在峪口全村仍在堅持手工造紙的已不過10家。”
目前,峪口村傳統手工造紙工藝已被列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3] 

峪口村攝影基地

峪口村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採訪創作基地,位於中國陝西省榆林,東經約為110度,北緯約為38度。峪口村位於佳縣城南10公里的黃河岸邊,村址選擇合理,佈局典雅,由南河神、北霸王、中觀音樓的建築主線把一個黃河岸邊的古村鎮展示給人們,這種建築格局是我國建築史上是罕見的,其它民居則在它的中軸線兩邊。它的傳統手工造紙作坊則建在沿烏龍河的邊畔上,這種天人合一的陳設,極具我國傳統建築佈局格式。峪口村的烏龍河大峽谷由於多年的洪水沖刷,給人展示了一個大的太極圖,這個S形的大峽谷內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宋代、清代古寨,明代古墓羣,寶正三年和雍正三年的巖畫,被毀的洪門寺遺址等,無不向人們訴説着當年的興衰。峪口村的大秧歌、陝北民歌、打醮、祈雨儀式,至今保留着它的本來面目,體現了百折不撓的黃河精神。多年來,全國各地的文人志士、藝術家們紛紛走進佳縣、走進峪口,在這裏採訪採風、攝影、考察。著名畫家劉文西的《葭城東望圖》、苗重安的《萬里黃河千古流》、民俗攝影家黃復的《黃土地夕照》都出自這塊神奇的土地上。電影《黃河大俠》、《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童年的朋友》、《北斗》等十多部影片在此取景拍攝。

峪口村藝術小鎮

峪口村 峪口村
2017年,佳縣縣委,縣政府決定重煥佳縣峪口造紙廠活力,邀請並委託北京劉若望藝術工作室對造紙廠及周邊景觀進行創造性轉化,將其改造成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集自然景觀與藝術景觀為一體的國際性藝術小鎮。 [4-5] 
峪口村 峪口村
藝術小鎮將依託廢棄的佳縣造紙廠廠房及周圍山地,通過引入劉若望的猿人系列作品,構建一個氣勢恢宏的猿人谷。正在建設的藝術創作區,則將藉助“一箇中心(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一座書院(葭州書院)、兩個基地(藝術駐留創作基地、藝術寫生基地)、三座博物館(國際雕塑藝術博物館、中國手工造紙博物館、中國陶瓷工藝博物館)”的體系化構建,真正將峪口打造成為黃河文明的代表性勝地、陝西境內唯一的當代藝術窗口。
破敗的廠房經過國際一流水準的設計成為承載藝術創作與展示的空間。國內外藝術精粹,匯聚一堂,藝術與自然環境完美融合,共同塑造一種大文化,大藝術的蓬勃跡象。人猿仰望,呼喚遠古文明與意識;羣狼俯衝,呈現時代衝突與力量;彰顯大國氣度,映襯黃河文明。
目前小鎮已完成了藝術核心區書院、美術館、窯洞博物館一期的主題工程及布展,已具備接待遊客條件。建成後,這裏將成為黃河文明文化展示平台,將為佳縣全域旅遊發展注入新內容、新文化、新活力;也將有效帶動促進佳縣本地及周邊餐飲住宿、商貿物流、文化娛樂和農業產品消費的發展。
如今,峪口村這座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集自然景觀與藝術景觀為一體的國際性藝術小鎮,依託陝北特色民俗與現代時尚藝術的結合,正在成為佳縣鄉村旅遊的“網紅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