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歌寥哉

鎖定
《山歌寥哉》是歌手刀郎於2023年7月19日發行的音樂專輯,共收錄了11首歌曲,專輯製作人由刀郎擔任 [1] 
2024年4月23日,該專輯入圍第二屆浪潮音樂大賞年度專輯的獎項;專輯中的歌曲《羅剎海市》入圍第二屆浪潮音樂大賞年度歌曲的獎項;刀郎憑藉該專輯入圍第二屆浪潮音樂大賞最佳男歌手的獎項 [6] 
中文名
山歌寥哉
專輯語言
普通話
專輯歌手
刀郎
曲目數量
11 首
音樂風格
WORLD MUSIC世界音樂
唱片公司
旭潤音樂
發行日期
2023年7月19日
製作人
刀郎

山歌寥哉創作背景

《山歌寥哉》的創作動機及根源為山歌,即通過民間的傳唱和更新換代演變而成流行民歌。明代新興市民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全新審美意識的開始,《聊齋》繼承了蒲松齡對於市民倫理的認同觀念,描繪了現實之境與理想世界、男與女、善與惡、債與償、強與弱、神聖與褻瀆,充滿了對立。雖然現實與幻境都伴隨着各種殘缺,但《聊齋》絕不是幻滅的悲歌,其中的許多篇章都充滿了理想的光輝,是聽眾得以管窺那個不屬於他們的時代的故事。專輯的十一首作品則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山歌。《序曲》採用的是廣西山歌調;《羅剎海市》採用的是靠山調;《花妖》是時調;《鏡聽》是鬧五更調;《路南柯》是沒奈何調;《顛倒歌》是栽秧號子; 《畫壁》是繡荷包調;《珠兒》是河北吹歌;《翩翩》是道情調; 《畫皮》是銀紐絲調,而《未來的底片》為説書調 [1]  。該專輯是繼《彈詞話本》後,結合了聊齋文本與民間曲牌印象的主題概念專輯,刀郎也用該專輯嘗試構建流行音樂與民間傳統文化的二度雕塑創作 [2] 
因專輯中出現的民間曲牌流傳地域廣博,涉及的民族音樂理論知識繁巨,該專輯的曲牌音樂創作得到了音樂製作人郝雷、吉林省吉劇團表演藝術家梁學華以及吉林省二人轉表演藝術家董大偉的幫助,為了一個靠山調的曲式,刀郎還看了相關的文獻和紀錄片,也參考了很多專業人士的意見 [1]  [3] 

山歌寥哉專輯曲目

曲序
歌曲名稱
作詞
作曲
編曲
演唱
1
序曲
刀郎
2
3
花妖
4
鏡聽
5
路南柯
6
顛倒歌
7
畫壁
8
珠兒
9
翩翩
10
畫皮
11
參考資料 [1] 

山歌寥哉專輯鑑賞

拋開奇情八卦,《山歌寥哉》的質量也着實讓聽眾驚豔了一次。作為一張聊齋主題的概念專輯,《山歌寥哉》的歌詞化用古典小説,音樂融入雷鬼、搖滾、傳統曲調等嘗試,也被不少聽眾稱讚“高級”。刀郎上一張專輯《彈詞話本》嘗試將蘇州彈詞和流行音樂結合,《山歌寥哉》則在融合的路上走得更進一步:這張結合了聊齋文本與民間曲牌印象的主題概念專輯,將雷鬼、搖滾、trap等曲風與民間曲調嫁接,聽感上迥異於刀郎過往的軍旅歌曲、民族風歌曲,這説明刀郎在此期間完成了一次音樂上的轉型和進化 [4] 
通張專輯單曲《羅剎海市》《花妖》《路南柯》《畫皮》這幾首單曲歌詞來品評,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山歌,而又透着古風的調性。歌曲的旋律本身也很有意思,刀郎的歌曲其實粗判來説就是流行民歌,無論當年的成名曲還是該專輯中的歌曲,都是圍繞着中國古樂五音階,宮商角徵羽在吟唱,相當於現代簡譜的“12356”,都是在民歌山間調的創意下去延伸而出,但有時候又會從創作上打破“4、7”的用法,增強旋律的淳樸悠揚、略帶曲折婉轉之美。所以尋從這些痕跡去聽這張作品,切實還是有發力點的。
《羅剎海市》的歌詞引發了聽眾熱議,正是因為這張專輯民族音樂理論知識繁巨,歌詞中顯示出刀郎的語言功力,使用大量民間俗語。刀郎用這篇信息密度十分高的歌詞傳達給聽眾他對於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這與蒲松齡的本意不謀而合。單這首作品演唱和音樂旋律線上確實也藴藏着戲曲的腔調,更是多了幾分戲謔,幾分無巧不成書。編曲上也很大膽嘗新,律動上調度了Ska風格,但在設計上弱化反拍,用中國的嗩吶帶着管絃樂融合去襯托整個旋律走向。這種中西合璧的感覺倒是新穎,所以其實對於聽眾而言,以開放的心懷去聽音樂就好,倒也不必曲曲追求共情共鳴 [2] 

山歌寥哉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得獎項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24年4月23日
第二屆浪潮音樂大賞年度專輯
《山歌寥哉》
提名
第二屆浪潮音樂大賞年度歌曲
《羅剎海市》
第二屆浪潮音樂大賞最佳男歌手
刀郎《山歌寥哉》
第二屆浪潮音樂大賞最佳作詞
刀郎《羅剎海市》
參考資料 [5-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