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尼,漢語一級字 [7]  ,讀作尼(ní),本義指親近,親暱。 [6]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nxv
倉    頡
sp
鄭    碼
xmrr
筆    順
51335
注    音
ㄋㄧˊ
總筆畫
5
部外筆畫
2
四角碼
77212
統一碼
5C3C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尼ní
⒈ 梵語“比丘尼”的簡稱,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髮為尼。 [6] 
⒉ 古同“暱”,相近,親近。
基本詞義
◎ 尼 ní
〈形〉
(1) (會意。從屍,匕聲。甲骨文字形象兩個人親暱的樣子。本義:親近,親暱) [6] 
(2) 同本義。後作“暱” [very intimate]
尼,從後近之也。——《説文》
尼,近也。——《小爾雅》。按,近暱之意,字亦作暱。
不避遠尼。——《屍子》
(3) 安定,平和 [peaceful]
尼,安也。——《爾雅》
尼,和也。——《廣雅》
竟界尼康。——《隸釋·祝睦後碑》
詞性變化
◎ 尼 ní
〈名〉
(1) 尼姑,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是梵語“比丘尼”(Bhidsunt)的簡稱 [nun]
人道為尼,遂居此寺。——《洛陽伽藍記·胡統寺》
(2) 又如:僧尼(和尚和尼姑);尼寺(尼姑所住的寺院);尼房(尼姑所居處);尼壇(尼姑受戒的地方)
(3) 尼山 [Ni Hill,believed to be birthplace of Confucius] 。如:尼丘(尼邱。山名,即尼山,在山東曲阜縣東南。相傳為孔子出生地。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尼聖(對孔子的尊稱);尼軻(孔子和孟子的並稱);尼聃(儒家創始人仲尼和道家創始人老聃的並稱);尼首(謂人頭像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4) 另見 nǐ
常用詞組
尼采、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姑、尼龍、尼羅河 [6] 
基本詞義
◎ 尼 nǐ
〈動〉
(1) 阻止;阻攔 [impede]
淫囂不靜,當路尼眾。——《墨子》
(2) 又如:尼行(停止或阻止前進);尼阻(阻止,阻礙)
(3) 另見 ní [1-4]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尼【寅集上】【屍部】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2畫
廣韻》《集韻》《韻會》女夷切,音泥。《説文》從後近之也。從屍匕聲。《徐鍇曰》尼猶暱也。《廣韻》又和也。
先師孔子仲尼。《家語》顏氏禱於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尼丘,山名。
女僧也。《釋典》有比丘尼。
《集韻》《類篇》尼質切《韻會》《正韻》女乙切,音匿。《爾雅·釋詁注》尼者,近也。引屍子,悦尼而來遠。《孔穎達曰》尼,近也。通作暱。
五音集韻》乃禮切,音伱。《爾雅·釋詁》尼,定也。《注》止也。止亦定也。《孟子》止或尼之。今讀泥去聲,義同。尼猶曳止之也。別作柅。

説文解字

尼【卷八】【屍部】
從後近之。從屍匕聲。女夷切

説文解字注

(尼)從後近之。尼訓近。故古以為親暱字。高宗肜日曰。典祀無豐於尼。釋文。尼女乙反。屍子云。不避遠尼。尼、近也。正義。釋詁雲。卽、尼也。孫炎雲。卽猶今也。尼、近也。郭璞引屍子。悦尼而來遠。自天寶閒衞包改經尼為暱。開寶閒陳諤又改釋文尼為暱。而賈氏羣經音辨所載猶未誤也。尼之本義從後近之。若尼山乃取於圩頂水澇所止。屔之假借字也。孟子。止或尼之。尼、止也。與致遠恐泥同。泥濘之假借字也。從屍。匕聲。女夷切。古音葢在十五部。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梅縣腔] ni2 [台灣四縣腔] ni2 nit8 [客語拼音字彙] ni2 [東莞腔] li2 [客英字典] ni2 [陸豐腔] ni3 [海陸豐腔] ni2 nit8 [寶安腔] li2
粵語:nei4
潮汕話:潮州音[ni5]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