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尤利烏斯一世

鎖定
尤利烏斯一世(St.JuliusⅠ,337-352年在位),意大利教士,在聖馬可死後第二年當選羅馬教皇,開始了他長達15年執掌教會大權的生涯。他的功業,主要表現在維護正統信仰“三位一體”的教義,反對異端派別,並使教皇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居於領先地位。
中文名
尤利烏斯一世
外文名
St.JuliusⅠ
國    籍
意大利
尤里烏斯一世當權,仍然受阿里烏斯派的挑戰,他庇護逃到羅馬的亞大納西,支持他同阿里烏派鬥爭的策略。在340年召開的羅馬會議上,尤利烏斯一世再次肯定亞大納西的觀點,表示支持他的行動。為聯合西方各主教反對阿里烏斯派,統一基督教教義,342年(一説343年)在薩爾迪卡(今保加利亞索菲亞)召開了宗教會議上,出席會議的大多數主教都來自西部教會,經過討論,會議承認了羅馬教皇在教會中擁有最高權威,承認了31省主教會議向羅馬主教申訴的權利,還規定主教產權糾紛由教皇裁決,從而加強了教皇在處理教務中的權力。尤利烏斯一世批駁了阿里烏斯派對亞大納西的指責,宣佈恢復亞大納西的職務。出席會議的東部主教對會議決議不滿,中途退出。他們首次召開對立的宗教會議,做出了與他相對抗的決議,這是東西部教會在宗教上第一次表現出明顯的分歧 [1]  。在他登上教皇位的那一年,也是君士坦丁大帝臨終前成為第一個基督教皇帝的那一年。
參考資料
  • 1.    朱錫強 .《梵蒂岡教皇秘史》 :成都出版社 ,1993年 :第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