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白藤

鎖定
小白藤(學名:Calamus balansaeanus Becc.)是棕櫚科,省藤屬攀援藤本或直立灌木,莖纖細,初時直立,高可達1.5米,多少為攀援狀,葉羽狀全裂,羽片線狀披針形,上面及邊緣被微刺,橫脈明顯,色稍淡,下部及頂部的羽片較短;葉軸背面有短的下彎的爪狀針刺;葉鞘上具淺囊狀凸起,雄花序一回分枝,頂端具細纖鞭,一級佛焰苞管狀,壓扁,二級佛焰苞及小佛焰苞斜漏斗狀,小穗狀花序着生小花;總苞深,近杯狀,雄花披針形漸尖,具鈍三稜;花萼杯狀,花冠稍長於花萼,裂片披針形漸尖;中性花的總苞幾為耳狀,果被平扁;果實球形,鱗片草黃色,種子為不規則球形,稍扁,3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廣西東北部和中部及貴州南部。越南亦產。
小白藤的藤莖可供編織,是製作傢俱的優良材料。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小白藤
拉丁學名
Calamus balansaeanus Becc.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初生目
棕櫚科
亞    科
鱗果亞科
省藤族
省藤屬
小白藤
命名者及年代
Becc.,1910

小白藤形態特徵

小白藤 小白藤
攀援藤本或直立灌木, [2]  莖纖細,初時直立,高1.5米,多少為攀援狀,帶鞘莖粗約8毫米。
葉羽狀全裂,長達85釐米,頂端不具纖鞭,每側約有羽片25-28片,不整齊地每3-4片或更多片靠近成組排列;羽片線狀披針形,長15-22釐米,寬1-1.3釐米,先端極漸尖,具細剛毛,基部急尖,具3條葉脈,上面及邊緣被微刺,背面僅中脈疏被微刺或甚至無刺,橫脈明顯,色稍淡,下部及頂部的羽片較短;葉軸背面有短的下彎的爪狀針刺;葉柄邊緣具5-10毫米長的針狀直刺或鈎狀刺;葉鞘上具淺囊狀凸起,有水平、散生的直刺(至多長1釐米)。
花序一回分枝,長約1米,頂端具細纖鞭,有4-6個分枝花序,上部的分枝花序退化為1個小穗狀花序;一級佛焰苞管狀,壓扁,兩側具龍骨狀突起,疏被小爪狀刺;二級佛焰苞及小佛焰苞斜漏斗狀,一側延伸為三角形漸尖的尖頭,具纖毛;每分枝花序上有小穗狀花序2-5個,側邊的小穗狀花序長2-3釐米,頂端的長6-7釐米,小穗狀花序每側密集着生5-12朵花;總苞深,近杯狀,具深凹缺;雄花長4-5毫米,披針形漸尖,具鈍三稜;花萼杯狀,頂端具3小齒;花冠稍長於花萼,裂片披針形漸尖;雄蕊箭頭形,花葯披針形漸尖。雌花序細長,纖鞭狀,頂端具纖細的纖鞭;一級佛焰苞管狀,稍扁,邊緣急尖,具刺,頂端延伸為披針形漸尖的瓣片;分枝花序2-3個,長10-12釐米,呈狹而直的密集着生的小穗狀花序;二級佛焰苞和小佛焰苞均為斜漏斗狀,無刺;小穗狀花序着生於佛焰苞內,長1.5-2釐米,着生5-6朵二列的近單側的緊貼的雌花;總苞託和總苞相似,杯狀,截平;中性花的總苞幾為耳狀,其小窠卵形,壁龕狀。
果被平扁;果實球形,直徑約10毫米,具短喙,鱗片21縱列,草黃色,邊緣有一條狹的暗色帶,中央具狹溝槽。種子為不規則球形,直徑7毫米,稍扁,種脊面中央有大而稍深的合點孔穴,胚乳均勻,胚基生。果期3月。 [1] 

小白藤主要變種

褐鱗省藤Calamus balansaeanus var. castaneolepis (C.F. Wei) S.J. Pei & San Y. Chen)與小白藤主要區別在於果實鱗片約18縱列(原變種21縱列),邊緣有1條向頂端漸寬的慄褐色的外緣線;葉及羽片較小,羽片2-4片成組或近等距排列,上面有3-5條具剛毛的葉脈,背面的葉脈上具微刺;該變種略與滇南省藤相似,但其中性花的小窠不具梗狀而不同。果期8月。分佈於中國廣西東部。模式標本採自廣西植物研究所。 [3] 

小白藤產地生境

小白藤 小白藤
分佈在中國廣西東北部和中部及貴州南部。越南也有分佈。 [3] 
小白藤喜温亦較耐寒,以中國廣西南、西南為主要分佈區,廣西東北雖有分佈,但多生於低海拔谷地。適宜的氣候條件是年均氣温19℃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温大於8℃,極端最低氣温-3℃以上,≥10℃的年積温在6000℃以上;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你平均相對濕度在79%以上,小白藤生長需要有一定鬱閉度的森林環境,但成藤後能耐全光照條件。適於小白藤生長的土壤類型有紅壤、赤紅壤、磚紅壤及石灰土。無主根,但須根發達,能叢石縫中吸收養分,有一定耐旱能力,在岩溶石山石崖、石壁生長良好,但仍以溝谷、坡底等陰濕處次生林下生長最好。 [4] 

小白藤繁殖方法

小白藤
小白藤(2張)
採種與種子處理:小白藤3-4年植株始花,當年開花,翌年果熟期為3月。果實為漿果狀核果,果肉富含糖分、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是鳥獸喜食,且成熟後的果實易脱落,應及時採收。果熟盛期用枝剪或採種鈎刀截斷總果梗,敲打果穗,脱下或摘下果實。果實堆漚數日後置水中搓洗,淘去果肉即得淨種。果實出種率約為80%,千粒重260克。種子忌失水,不宜裸露存放,運輸時需拌濕沙。
播種育苗:種子有休眠習性。發芽時日均氣温需在20℃以上,育苗前種子需進行沙牀播種催芽,播後約100天發芽,新鮮成熟種子發芽率可達90%。當種胚突破種殼生長到葉簇高2釐米左右,芯葉含苞未展時即可移植於容器袋中繼續培育。苗期須要一定庇廕,50%-65%的相對光照適於苗木生長。培育1年,苗高25-30釐米,出圃造林。 [4] 

小白藤栽培技術

小白藤 小白藤
整地選時:小白藤,苗期喜陰,宜選在山坡中下部次生林或灌木林下及谷地種植。塊狀清理林下雜灌,穴狀整地,規格40釐米×40釐米×30釐米,造林密度1650-3300叢/公頃。採用叢栽方式,在同一種植穴內種植2株。春季擇雨後土壤濕潤時定植。
撫育管理:連續撫育3年,包括除草、鬆土、擴穴。結合撫育,每年應施肥1次,每株施尿素20-40克、過磷酸鈣100-150克,或復混肥180克。造林後嚴禁上山打柴、放牧、採石等。 [4] 

小白藤主要價值

小白藤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藤莖(藤條)表皮乳白色、抗拉強度大,是編織和製作傢俱的優良材料,用其製作的傢俱和工藝品暢銷市場,是中國重要的創匯來源。 [4] 
參考資料
  • 1.    小白藤  .www.palmpedia.net
  • 2.    省藤屬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小白藤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4.    梁瑞龍,黃開勇.廣西熱帶岩溶區林業可持續發展技術[M[.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