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對絲藻

鎖定
對絲藻的藻體纖細,絲狀,叢生,由單列細胞組成,高0.5~1.5cm,暗玫瑰紅色;主軸分枝甚多,主軸上的側枝無小枝對生,主軸和側枝的細胞上部具交錯對生的小枝,小枝展開;主軸基部具發達假根。其生長於低潮線附近岩石上或其他海藻上。
中文名
對絲藻
拉丁學名
Antithamnion cruciatum (C. Ag Naegeli,1847) [2] 
植物界 [2] 
紅藻門 [2] 
紅藻綱
仙菜目
仙菜科
對絲藻屬
對絲藻

對絲藻形態特徵

對絲藻外形特徵

除基部細胞外,小枝的向軸面具篦狀羽枝,小枝基部細胞近方形,第二個細胞稍長,第三、四、五個細胞最長,以後逐漸短小,頂端較尖細。藻體上部小枝較長,頂端分枝密集,小枝基部細胞常產生不定枝。主軸基部具發達假根,固着基質。主軸細胞長110~215μm,寬50~85μm,小枝細胞長90~100μm,寬50~60μm。在藻體上腺細胞為多數,介生於小枝基部短的篦狀羽枝上部的3個細胞內側,長20~25μm,寬15~25μm。 [1] 

對絲藻生殖特徵

對絲藻的藻體外形 對絲藻的藻體外形
四分孢子囊單生於小枝基部篦狀羽枝上,具短柄,長75~85μm,寬60~70μm,十字形分裂。有性生殖器官未發現。 [1] 

對絲藻分佈範圍

中國河北北戴河山東青島浙江普陀山漁山大西洋西印度羣島,百慕大,紐澤稷,長島等。 [1] 

對絲藻生活習性

生長於低潮線附近岩石上或其他海藻上。 [1] 

對絲藻分類特徵

該種藻體頂端分枝密集,小枝基部數個細胞比先端粗壯並較長,根據中國學者收集的材料,側枝上產生的小枝為對生,沒有發現互生小枝。泰勒(Taylor,1937)報道側枝上可以產生互生小枝。羅森維京(Rosenvinge)等認為小枝的位置依賴於光。該種不定枝甚發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