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射影含沙

鎖定
射影含沙,是漢語的一則成語,語出東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 [1] 
這則成語原指傳説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後形容陰謀中傷他人。這則成語結構為連動式,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狀語。 [1-2] 
中文名
射影含沙
拼    音
shè yǐng hán shā
近義詞
含血噴人指桑罵槐惡語中傷
反義詞
光明正大直截了當
出    處
《搜神記》卷十二
注    音
ㄕㄜˋ ㄧㄥˇ ㄏㄢˊ ㄕㄚ
語法功能
作謂語、定語、狀語

射影含沙成語出處

“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東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 [2] 
後人據此引申出成語“射影含沙”。 [1] 

射影含沙成語典故

傳説,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動物,它的長相非常奇特,頭上長有尖角,背上長着硬殼,身軀卻長了一對翅膀,既可以在天空中飛翔,又可以在水中游弋。人們稱它為“蜮”,或是叫它“短狐”。
蜮生活在長江、淮河一帶,常常神出鬼沒。它常常在空中向人的頭頂施行襲擊,又在水中向遊者偷襲。其實,它並沒有眼睛,但是它的聽覺非常靈敏,只要聽到一點兒細微的聲音,就能準確地知道對方所處的方向、距離和位置,蜮的口中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器官,形狀就像平時人們射箭的弩弓,只要聽到聲音,它就把口中所含的沙當箭,用這特別的器官射出去。人一旦被蜮射中,皮膚就會生長一種毒瘡,很難治癒,嚴重者就會喪命。即使蜮只射中那人的影子,被射的部位也會生瘡得病。 [3] 

射影含沙成語寓意

寓言中蜮用口中的毒箭射中人的影子就會生瘡得病,折射出人們生活中一個常見的道理:生活中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隱晦地用不正當的手段攻擊對手;在背地裏中傷和誹謗他人的行為,陰險可憎,讓人鄙視。 [3] 

射影含沙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射影含沙”用來形容陰謀中傷他人,含貶義。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狀語。 [1-2] 
成語示例
清·周亮工《祭汀州司李若羲盧公文》:“餘以質訊至,曏者射影含沙之説消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