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寬街聚會所

鎖定
寬街聚會所是北京地方教會的聚會場所,即寬街教堂,1930年由北京地方教會建立。
中文名
寬街聚會所
簡    介
北方教會的聚會場所
建造背景
1930年北京教會地方建立

寬街聚會所建造背景

1930年代,北京地方教會建立。
40年代初,欒非力、孟向召等變賣衣物信徒奉獻共籌集5000元維修禮拜房屋
1943年11月29日,以“基督徒聚會處”正式掛牌並登記在寬街開始聚會。
1943年按立:欒非力、李慶豐、喬潔三、馬柄南為地方教會長老,孟向召為執事。
1948年按立:閻迦勒、房愛光為地方教會長老
1948年,閻迦勒從綏遠到北京負責地方教會,帶領信徒響應倪柝聲發起的“交出來”運動,實行“凡物公用”的生活制度,並且發動全體信徒廣傳福音,使得北京基督徒聚會處的信徒人數迅速擴增到千人以上,並擴建寬街聚會處。

寬街聚會所歷史沿革

1951年又按立:廉經文(廉萬順長老的叔伯哥哥)、孟向召、楊樹聲和孫從三為長老。
1955年4月,閻迦勒一度受王明道影響,帶領北京聚會處宣佈退出“三自”,王明道被捕後又再度加入。 1958年北京市基督教實行聯合禮拜,原有64座教堂合併為4所,在東、南、西、北城設立四個堂會。
原寬街基督徒聚會處為北堂,亦稱“北京基督教會寬街堂”。
聚會基本保持“聚會處”的信仰特點。注重生命之道,不重禮拜儀式,主張教會的地方性等。
此期間主持寬街堂工作的先後有閻迦勒、殷繼增、祁廷鐸、石澤生等牧師及傳道人。
“文革”期間本堂停止一切聚會活動,房屋被佔用。

寬街聚會所近況

1985年市政府落實宗教政策,騰出部分房屋恢復聚會,由孟向召長老負責。最初只有查經聚會,到1988年開始有主日禮拜。
1988年―1998年寬街堂又先後按立朱嗣福、錢繼光、廉萬順、張潔泉為長老。並有神學畢業生李建安共同負責堂會工作。
1998年市政府拓寬地安門東大街,寬街堂原址在道路拓寬之內,房屋拆除。寬街堂暫借珠市口教堂聚會。
2000年8月12日因修建平安大道,教堂由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50號遷出。
地安門東大街吉祥衚衕10號重建北京基督教會寬街堂。每月第三個主日為擘餅聚會。

寬街聚會所參加禮拜

參加主日禮拜合影 參加主日禮拜合影
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後的第三天,即8月10日上午,美國總統小布什攜家人前往北京寬街教堂參加主日禮拜。談到教堂的禮拜時,布什表示,“去教堂使我有種昇華的體驗”,布什還感謝胡錦濤為他的教堂之行所做的安排。布什説,“我對宗教的感受較強”。 布什和家人前往的北京寬街教堂完全用漢語作禮拜,但教堂為布什一行翻譯成了英語。
布什表示,教堂中有兒童唱詩班用英語和漢語為他們演唱了《奇異的恩典》,令他在教堂禮拜時,感到非常喜悦。
布什説,這顯示神是無所不在的,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應該害怕愛人的宗教所產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