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寒噤

(身體因受冷、受驚或疾病而微微顫動)

鎖定
身體因受冷、受驚或疾病而微微顫動;寒,寒冷;噤,因嚴寒,受驚嚇等而咬緊牙關或牙齒打顫。
在課文《壺口瀑布(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級下冊 語文第17課、上海教育出版社 七年級上冊 語文第15課)》等中出現。
中文名
寒噤
外文名
shiver
詞    語
寒噤
讀    音
hán jìn
近義詞
寒顫

寒噤釋義

hán jìn
寒 噤
解釋:身體因受冷、受驚或疾病而微微顫動;,寒冷;,因嚴寒,受驚嚇等而咬緊牙關或牙齒打顫
例 :打寒噤。類似於打寒戰,哆嗦
英文:shiver [1] 

寒噤名著中的寒噤

西遊記》第三三回:“打寒噤想是傷食病發了。”
三俠五義》第三七回:“登時頭髮根根倒豎,害起怕來,又連打了幾個寒噤。”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第三次負傷》:“清冷的晨風把樹葉上的露珠掃落下來,我不禁打了一個寒噤。”
孫犁蘆花蕩》:“發高燒和打寒噤的時候,孩子們也沒停下來。”
瓊瑤煙雨濛濛》:“我打了一個寒噤,夢萍,和我有二分之一相同血液的人!”
五年級課本同步書《小嘎子》:“小嘎子打了個寒噤。”
語文課文 魯迅故鄉》: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説不出話。
語文課文《壺口瀑布》裏的“我聽了不覺打了個寒噤”

寒噤造句

(1)一陣涼風吹過,他不禁打了個寒噤。
(2)他講的這個恐怖故事,把我嚇得打了個寒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