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寒(拼音:hán)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古字形像人墊着、蓋着草待在屋子裏,外邊有冰,本義即寒冷。貧窮的人一般要忍受飢餓和寒冷,因此“寒”有貧困的意思。寒冷使人不適,所以“寒”字引申指悲傷、畏懼、害怕。“寒”字還有卑微、低微的意思,也用來表示冷清。“寒”字還用來形容很難看,或表示不體面,丟臉。如:寒磣。“寒”字在近代還用來表示謙詞。如:寒舍。
中文名
拼    音
hán
部    首
五    筆
PFJU(86);PAWU(98)
倉    頡
JTCY
鄭    碼
WDOT
字    級
一級(2780) [1] 
平水韻
上平聲第十四·寒 [5] 
注音符號
ㄏㄢˊ
筆畫數
3+9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上中下結構
異    體
㥶、𡫙、𡫜、𡫮、𡫾、𣽬
統一碼
基本區-5BD2
四角碼
3030₃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寒”甲骨文已有之。“寒”的甲骨文由三個部件構成:外部是屋子的側視形(,讀作mián);中間是人形;人周圍是四堆草形。辨形審義,字的形體含義是:人躲屋內,蜷卧草上(人的四周堆滿了草),這就把寒意表達出來了。圖中“南宮鼎”和“大克鼎”金文的“寒”字,在甲骨文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冰塊狀,更突出了天寒地凍的含義;人下增加了腳(“”),腳是最容易感受寒冷的,所以特別誇張。後來這個字發展至小篆時,“人”下的腳被簡省掉了,室外的冰塊也變為“”(“”的古字)形了;可“屋裏睡人腳下冰”的形象還依稀看得出來。然而,經過隸變以後,“寒”字形發生了較大變化:圖中的隸書,屋子變為寶蓋頭“宀”;四堆草變為“𠀎”形。卧人變為草堆下的“人”了;冰塊變為“人”下的兩點了。於是,楷書便繼承了這種形休發展為現代的“寒”字。 [6-7] 
“寒”的本義是冷。引申形容人感到寒冷。又轉指指寒冷的季節,與“暑”相對。如:寒來暑往。
冷極時,人凍得發抖,形同恐懼,故“寒”引申有恐懼、戰慄義。如《戰國策·秦策四》:“若是王以十成鄭,梁氏寒心。”
天寒則草木凋零,故“寒”引申有凋零枯萎義。如崔實《農家諺》:“黃梅寒,井底幹。”寒風蕭瑟,其聲淒厲,故寒引申有淒涼義。如潘岳《秋興賦》:“蟬慧慧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從“寒”的古文字形看,其中的“人”以草蓐覆墊過冬,足見生活之貧苦。故“寒”引申有貧寒困窘義。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8]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hán
形容詞
冷(與“暑”相對)。
cold
《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韓愈《琴操·履霜操》詩:“兒寒何衣?兒飢何食?”
寒冬;寒風;寒噤;寒潮;天寒地凍
貧困;低微。
poor
柳宗元《宋清傳》:“吾觀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棄,鮮有能類清之為者。”
貧寒;寒舍寒門;寒士
〈文言〉冷清;淒涼。
desolate
納蘭性德《浣溪紗·大覺寺》詞:“燕壘空梁畫壁寒。”
寒山;寒廳寒吟寒聲
悲傷,悲苦。


名詞
指寒冷的季節(與“暑”相對)。

《周易·繫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成歲焉。”
〈文言〉河神。即司寒

左傳·昭公四年》:“祭寒而藏之。”

中醫指引起疾病的“六淫”之一。

素問·至真要大論》:“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曲波《橋隆飆》十四:“貼上我的膏藥,舒筋活血,驅寒散熱,一帖保險就好。”
病名,由寒邪引起的機能衰退的病症。

《左傳·昭公元年》:“陰淫寒疾。”
《孟子·公孫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風。”

古國名。相傳為夏代寒浞的封國。在今山東濰坊市一帶。

《左傳·襄公四年》:“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

動詞
〈文言〉使寒冷。

《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文言〉冷卻下來。特指終止盟約。

《左傳·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尋盟’,若可尋也,亦可寒也。”
王明清《揮麈後錄》卷十一:“遂寒前盟。”

〈文言〉對人冷淡;薄情。

《左傳·閔公二年》:“羊舌大夫曰:‘不可。違命不孝,棄事不忠。雖知其寒,惡不可取。’”

害怕,畏懼。

柔石《為奴隸的母親》:“貓頭鷹在耳朵邊不住地囀,我底心被它叫寒起來。”
心寒;膽寒;不寒而慄
〈文言〉使害怕。

劉過《沁園春·壽》詞:“況自昔軍中,膽能寒虜,而今胸次,氣欲吞胡。”

〈文言〉凋謝;枯敗。
withered
薛能《折楊柳》詩之九:“眾木猶寒獨早春,御溝橋畔曲江亭。”
張可久《紅繡鞋·春晚》曲:“花寒鸚鵡病,春去杜鵑愁。”

古代一種烹飪方法。

桓寬《鹽鐵論·散不足》:“煎魚切肝,羊淹雞寒。”


以上參考資料: [8-10] 

近義辨析

寒、冷、涼
這三個字意義相近,但有微小區別。從程度上説,寒比涼深,涼是微寒。古代漢語的寒等於現代漢語的冷,古代漢語的冷等於現代漢語的涼。 [3]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七下】【宀部】胡安切(hán)
,凍也。從人在宀下,以茻覆之,下有仌。
〖註釋〗①寒:王筠《説文解字句讀》:“此凍之別義也。”②茻(mǎng):叢生的草。③薦:草墊。 [11] 

説文解字注

凍也。
注:凍當作冷。十一篇曰:凍,仌也。冷,寒也。此可證矣。《釋名》曰:寒,捍也;捍,格也。《左傳》寒盟。寒者,尋之反。尋即燅字。
從人在宀下,從茻,上下為覆。
注:此依小徐本,上下皆得雲覆也。
下有仌也。
注:合一宀、一人、二艸、一仌會意。胡安切。十四部。 [12] 

廣韻

胡安切,平寒匣 ‖寒聲元1部(hán)
寒,寒暑也。《釋名》曰:“寒,捍也,捍格也。”亦姓,後漢博士魯國寒朗,武王子寒侯之後也。胡安切。十一。
校釋:十一,原作“十二”,據元泰定本、四庫全書原本改。 [13]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寒;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9
《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竝音韓。《説文》:東也。本作𡫾。從人在宀下,從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注:司寒,元冥,水神也。
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悦《申鑑》: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又窮窘也。《史記·範睢傳》:範叔一寒至此哉。《宋史·陳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又姓。漢博士寒朗。
又葉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又葉側鄰切,音真。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户到,飽飢而衣寒。 [14]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寫法】❶上部“宀”窄、扁。下部寬、大。❷“宀”首筆點在豎中線。❸“𠀎”略偏左,罩住兩個點;第二橫在橫中線;右豎在豎中線右側;兩點在豎中線左側,下點略大。 [15]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6]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ɑn
先秦
王力系統
ɣ
an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ɣ
ɑn
先秦
周法高系統
ɡ
an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
an
西漢



東漢





an


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刪

ɑn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寒桓刪

ɑn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寒桓

ɑ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ɣ
ɑ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ɣ
ɑ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ɑ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ɣ
ɑ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ɣ
â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ɣ
ɑn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7]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五寒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胡安切
ɣɑ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五寒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河干切
ɣɑn
中原音韻

陽平
寒山

開口呼

全清

xan
中州音韻


平聲
寒山





何干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九寒


全濁
河干切
ɣo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三十干趕幹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7] 

方音彙集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實際發音有異
方言區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北京官話
北京
xan
35
陽平

北方官話
濟南
xæ̃
42
陽平

中原官話
西安
xæ̃
24
陽平

西南官話
武漢
xan
213
陽平

西南官話
成都
xan
31
陽平

江淮官話
合肥
xæ̃
55
陽平

江淮官話
揚州
xæ̃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xæ̃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ɦø
24
陽平

吳語
温州
jy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xan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ɣæ̃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hɵn
24
陽平

客家話
梅縣
hɔn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hɔn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hɔn
43
陽平

閩語
潮州
haŋ
55
陽平
文讀
閩語
潮州
kũã
55
陽平
白讀
閩語
廈門
han
24
陽平
文讀
閩語
廈門
kũã
24
陽平
白讀
閩語
福州
kaŋ
52
陽平
白讀
閩語
福州
xaŋ
52
陽平
文讀
閩語
建甌
uɪŋ
21
上聲
文讀
閩語
建甌
kuɪŋ
21
上聲
白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7]  《漢語方音字彙》 [19]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04]
  • 2.    劉釗 編纂.新甲骨文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2:445
  • 3.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263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1]
  • 5.    平水韻 十四寒  .搜韻[引用日期2019-07-04]
  • 6.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662
  • 7.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455-456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510
  • 9.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3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542-1543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2[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009-1010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999-1000
  • 12.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10:1364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20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227
  • 1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22
  • 16.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07]
  • 17.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04]
  • 18.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下[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485-1486
  • 19.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06:23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