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密須國

鎖定
密須國(前?——前1057年)
黃帝的後裔姞姓密須氏,遷徙至甘肅靈台繁衍生息,後遷徙至河南新密
遠在唐虞夏三代時,在今甘肅靈台縣有叫密須古地,至殷商時商武丁王時期,正式封賜密須國。
商末時,聯合崇國,侵佔鄰邦部落。公元前1057年,密須國為周文王所滅。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同姓諸侯,密須氏建立密國,經歷了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四朝後,被周恭王派兵所滅。
後密須氏遷至河南新密境內,重建密國,古城邑在大隗鎮。春秋時,密國鄭國所滅,成為鄭的附庸。
中文名
密須國
外文名
Mixu Country
建立者
黃帝的後裔姞姓密須
名字來由
以附近的密山而得名
歷史事件
公元前1057年周文王伐滅密須國
都城所在地
甘肅省靈台縣百里鄉古城村
歷史遺址
百里古城遺址 古靈台
存在時間
前?—前1057年

密須國密須氏

密須國 密須國
密須國,黃帝的後裔姞姓密須氏所建。
從姓氏起源看,黃帝姬姓部落原來包括二十五個氏族,後來發展成為十四個部落,除兩個部落保持姬姓,又出現了十一個新姓,姞姓是其中之一。
據史料記載,姞姓一部分在山西境內,即後來的南燕,另一部分即密須氏,他們在遷徙涇水支流達溪河流域後,歷經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禹、夏、商,經一千六百多年,開山闢水,依原始的狩獵及農業經濟,生養繁衍,由弱到強,至遲在商朝時,已成為涇水流域強盛一時的奴隸制方國。
前1046年,被周文王滅國的姞姓後裔,開始以國名為姓,改稱密姓。

密須國國名典故

密須國以附近的密山而得名。密山又稱吳山,它是東西蜿蜒數百里的千山山脈東段臨達溪河的一個小山頭。密須國的都邑在密城(今靈台縣百里鎮),這裏一面依山,三面環水,面積一百多畝,北面臨河岸漢唐古城牆遺址尚存。
台地之南有一塊十數畝大的高台,相傳是密須國當年的宮城遺址,至今,還有一顆唐代的古槐枝繁葉茂地生長在台地邊緣。那時,密須國境內氣候濕潤,丘陵山區林木茂盛,河谷平地已經墾種農作物,穀子是當時主要農作物品種,人們已有了修窖儲備糧食的觀念。

密須國歷史興衰

密須國黃帝后裔

密須氏,黃帝姬姓部落,後來發展成為十四個部落,姬姓又衍生十一個姓氏,姞姓是其一。
姞姓一部分在山西境內,即後來的南燕
另一部分即密須氏,在遷徙涇水支流達溪河流域後,繁衍生息。前1046年,被周文王滅國的姞姓後裔,開始以國名為姓,改稱密姓。

密須國商朝屬國

密須國 密須國
商武丁王時期,密須氏被賜封為諸侯國。在商朝,約公元前1500年前後,密須國已是一個完全聽命於商王的諸侯國,代表殷商號令周圍虢、虞、芮、盧、共、阮等方國或部落;密須王被譽為天下之明君。
殷商末年,涇水流域出現諸多氏族小國,有共國、阮國、彭國、密須國。其中以密須國最強,修建了密須城(故城在今靈台縣百里溪)。
殷商末年,密須國為向外擴展,密須國與崇國聯合,攻打周的屬國阮、共(皆在今甘肅涇川附近)。
公元前1057年,周文王為了伐商,剪除自己的敵對勢力,以“密人不恭,敢拒大邦”和以弔民伐罪名為由,整軍誓師出征,一舉攻滅密須國,並將密人遷於程邑(今陝西咸陽附近)。被滅國的姞姓後裔,開始以國名為姓,改稱密姓。

密須國西周分封

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後,封同姓諸侯,建立密國
又歷經周成王(約前1042年—約前1021年)、周康工(前1020年—前996年)、周昭王(約前995年—約前977年)、周穆王(前976年—約前922年)後,為周共王(前922年—前900年)所滅。
周共王時期,密國的國君叫康公。一天,周共王巡遊來到密國,康公攜自己三位美貌絕倫的妻子陪共王遊玩。周共王認為密康公擁有三個女人以此來炫耀,卻不知進貢,以小見大,其忠心程度令人擔憂,遂滅密國。
《國學·史部——密康公母》:
密康公之母,姓隗氏。周共王遊於涇上,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女三為粲。……夫粲美之物歸汝,而何德以堪之?王猶不堪,況爾小丑乎!”康公不獻,王滅密。君子謂密母為能識微。……
頌曰:密康之母,先識盛衰,非刺康公,受粲不歸,公行下眾,物滿則損,俾獻不聽,密果滅殞。

密須國再遷河南

密須國 密須國
西部姬姓密國重又遷都到今河南新密市境內,,古城邑在大隗鎮。春秋時,密國鄭國所滅,成為鄭的附庸。

密須國歷史遺址

百里古城位於距離縣治西50華里的百里鎮。這裏不僅是五羊大夫百里奚的封邑,更甘肅省最大的西周銅鼎也出土於此。
至今在百里還可以看到密國故城遺址和密康公墓,密康公遇難的泥沼也被當地的人命名為“爛牛灣”。
當年密國的古城牆依然依稀可見,數千年前的古河牀護佑左右十分壯觀。
唐代時,康王李元諒曾在河的北岸駐城防吐蕃侵擾,時稱百里城或百城。
秦始皇時,這裏曾置陰密縣,延續千年左右,因此百里古城又稱為密城。

密須國故城遺址

位於甘肅省靈台縣百里鎮,有原密須國宮殿的遺址;是靈台最早的部落方國密須國的所在地。

密須國爛牛灣

密康公遇難的泥沼,原密須國宮殿的遺址東2裏許,也被當地的人命名為“爛牛灣”。

密須國密康公墓

離遺址東2裏許的爛泥灣有密康公墓。

密須國文化遺存

草脈殿齊家文化遺址發現了11.7米×5.8米的長方形谷窖,窖底至今仍然遺存0.8米原有碳化穀粒。密須人的生活用具已比較豐富,在百里蔣家咀文化遺址中發現了豐富精美的陶器、石器和骨器,大量半地穴住室中有豬、狗等動物骨骼。密須人掌握了很高超的制鼓技術,已經有了原始的文化藝術生活意識,周文王伐密後,密須國製造的鼓及其他樂器曾被運回周人的臨時都邑豐京。

密須國文獻典籍

卜辭中商人慣稱密須國為“須”或連稱“密須”,周人稱“密”或連稱“密須”。
《詩經·大雅·皇矣》中有“密人不恭,敢拒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篤周祜,以對天下”
《詩經·篤公劉》中有“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史記·周本紀》中説:“明年,伐密須。”《左傳》昭公十五年條下注釋説:“密須,姞姓國也,在安定郡陰密縣。”
《元和郡縣誌》記載靈台縣:“天寶元年改為靈台縣,今縣理西有陰密故城,即古密須國也。”
《輿地廣記》記靈台縣沿革:“商時密須國之地。”
資治通鑑外紀》有文王受命“三年伐密須”,“西伯伐邗,問太公:‘吾用兵熟可?’曰:‘密須氏疑於可,我先伐之。’管叔曰:‘其君天下之明君,伐之不義。’太公曰:‘先王伐逆不伐順;伐險不伐易。’西伯曰:‘善’。遂侵阮徂共而伐密須。密須之人自縛其君而歸西伯。”
《烈女傳·仁智·密康公母》
密康公之母,姓隗氏。周共王遊於涇上,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獸三為羣,人三為眾,女三為粲。王田不取羣,公行下眾,王御不參一族。夫粲美之物歸汝,而何德以堪之?王猶不堪,況爾小丑乎!”康公不獻,王滅密。君子謂密母為能識微。
詩云:“無已大康,職思其憂。”此之謂也。
頌曰:密康之母,先識盛衰,非刺康公,受粲不歸,公行下眾,物滿則損,俾獻不聽,密果滅殞。
《柳宗元集·卷四十四·非國語上》
非曰:康公之母誠賢耶?則宜以淫荒失度命其子,焉用懼之以數?且以德大而後堪,則納三女之奔者,德果何如?若曰“勿受之”,則可矣。教子而媚王以女,非正也。左氏以滅密徵之,無足取者。

密須國相關故事

為了掃除東進滅紂的後顧之憂,姜尚率領周軍,征服西部(今甘肅省)的犬戎,凱旋休整數月之後,為興周大業,他又請命出征,他向文王請命説:“密須氏族疑我,可兵發涇水先滅密須!”恰在此時,從涇水密須傳來驚人的消息:周國商人在密須被打死。周人大怒,紛紛請求文王出兵伐密須國。文王就決定説:“順從民意,出兵密須!”文王召見南宮适,讓他率軍再次西征。
南宮适道:“主公,臣原出征,但請任命國師為帥!,國師胸藏錦繡,腹有良謀。前次征伐西戎,淮夷,所用策略,皆為國師所出。在國師面前,我不過是一介武夫罷了!”
文王道:“將軍所言極是,朕此次即命國師卦帥,將軍為先鋒官。”
文王拜姜子牙為西征元帥,南宮适為前將軍兼先鋒,姜伋為左將軍,武吉為右將軍。發兵兩萬,即日出徵,於是一支強大的隊伍,高舉周國戰旗,揮動戈矛,在伋戰車捲起的滾滾塵煙中,向西進軍。才到密須城,發現城內衝出兩支軍隊,一支向西,一支向東,不戰而去,向阮國,和共國搬取救兵。姜尚並不追殺,故意放走他們。若阮國和共國派出援軍,就有理由攻打阮國和共國。
姜尚設伏打援軍——姜尚對姜伋道:“命你率軍五千,連夜悄悄西去六十里,在茂林中埋伏,第二天早上,造飯讓士兵吃飽,進入埋伏地,全軍隱蔽。待到中午,阮國援兵東來,待其軍軍過一半。你即從林中殺出,斷其首尾,消滅阮軍。得勝回來記功領獎。
姜尚對武吉道:“今命你率軍五千,當夜悄悄北去八十里,在洪河岸邊茂林深草處埋伏。第二天早上,讓士兵飽食,隱藏。共國援軍渡河南來,待其軍渡過一半,立即出擊,猛襲敵人兩翼,多用弓箭,敵軍敗退時,不追趕,殺退共援軍,即立首功。
旭日東昇,三軍振奮。元帥姜子牙與將軍南宮适,率周軍抵達密須城東門。
密須國主,在場樓上,望見鬚髮皆白的姜尚,氣不打一處來,大罵道:釣徒姜子牙!你兵不守國,為何犯我密須?”
姜尚説:“你殺死西岐商人,該當何罪?”
國主道:“我密須自有糧米,何用岐周遠路送來?周國商人自來送死。”
姜尚道:“國主之言差矣!民以食為天,密須百姓缺少糧食,民眾食不果腹,你卻花天酒地,該當何罪?是文王恩澤八方,派出商人遠送粟米,你卻派人打傷居民,殺死周國商人。你死有餘辜,豈可奢言無罪?”説罷,姜尚用白旄一指東門,高聲下令道:“攻城。”三軍聞令,個個奮勇當先。恰在此時密須東城門大開,吊橋放下,有人高聲喊道:“歡迎姜元帥入城!”原來是缺糧,飢餓的老百姓,殺死守門將領,打開城門,迎周軍入城。
密須國主,急忙退到宮中,緊閉宮門,豋牆防守。
姜子牙對南宮將軍説:“你率領前軍將士,多備弓箭。長箭要束縛上柴草,潑上油。待到日落時,點火放箭,火燒密須宮。”
日暮後,密須國主,坐立不安,忽見宮中起火,奔出大殿,只見烈火熊熊,越燒越旺,這時,一羣武士竄上前來,將密須國主捆綁起來道:“你這暴君!平日虐待百姓,今日禍國殃民,應得如此下場!武士開了宮門歸降周軍。
姜伋帶領五千軍士,埋伏在西面六十里,將近午時,阮國之兵蜂擁而至,人數將近三千,待他兵過半數,一聲令下,號角齊鳴,周軍殺出密林舉起戈矛,沖斷阮軍行列,分為兩段,劇烈戰鬥,互有傷亡,不到半個時辰,阮軍後隊怯戰而逃,阮軍前隊全部被殲。
此戰的勝利,擴大了周方勢力,提高了文王的聲望和號召力,減少了東進的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