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爾衞

鎖定
宋爾衞,男,漢族,1970年4月出生於廣州市,臨牀腫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現任中山大學醫學部 [34]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乳腺腫瘤醫學部學術帶頭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8]  [35-36] 
宋爾衞於1995年從中山醫科大學七年制臨牀醫學專業畢業,進入中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普外科工作;2000年獲得中山醫科大學博士學位;2002年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CBR生物醫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2004年9月回國進入中山大學工作 [18]  ;200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7]  ;2010年擔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13年入選國家首批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7年擔任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2020年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35] 獲2021年度第十四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提出“腫瘤生態學説”。 [20-21] 
宋爾衞主要從事RNA干擾在疾病治療的應用價值研究 [5] 
2022年11月,榮獲2022年“世界科學院獎”。 [27] 
中文名
宋爾衞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0年4月
畢業院校
中山醫科大學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教學職稱
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出生地
廣東省廣州市
代表作品
《RNA干擾的生物學原理與應用》
主要成就
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政治面貌
九三學社社員
性    別

宋爾衞人物經歷

宋爾衞
宋爾衞(5張)
1970年4月,宋爾衞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 [13] 
1988年—1995年,就讀於中山醫科大學臨牀醫學系,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
1995年—2001年,擔任中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普外科住院醫師。
1997年—2000年,就讀於中山醫科大學臨牀醫學系外科學專業研究生,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99年—2001年,擔任德國埃森大學(Universitaet Gesamthochschule Essen)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2002年,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CBR生物醫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轉攻RNA干預的臨牀應用研究。
2004年,晉升為哈佛大學講師;同年,全職回到中山大學工作 [10] 
200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0]  [17] 
2010年,擔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同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13年,入選國家首批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7年,擔任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
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9] 
2022年12月,中山大學醫學部正式成立,宋爾衞院士任醫學部主任。 [29] 

宋爾衞擔任職務

九三學社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30]  ,第十三、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12]  [32-33] 

宋爾衞主要成就

宋爾衞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宋爾衞擅長乳腺癌根治手術,包括乳房切除術、保乳的根治性手術;乳腺癌的輔助化學治療、內分泌治療以及晚期乳腺癌的綜合治療。主要從事乳腺癌早期診斷,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對家族性乳腺癌和血清蛋白指紋圖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以及乳腺癌的微創治療和生物治療,包括RNA干擾療法等的研究 [7] 
宋爾衞在中國國內早期開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術,並發現保乳術保留的腫瘤微環境組織對後續抗腫瘤免疫治療具有重要價值。他圍繞腫瘤微環境和免疫治療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發現了微環境中多種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間質細胞新亞型及其促癌機制,開拓了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方向;分離鑑定了重要促癌細胞因子的受體,揭示了微環境的免疫調控新通路;發現了長非編碼RNA(lncRNA)參與腫瘤微環境細胞信號傳導的新功能,豐富了免疫微環境信號調控網絡的機制。這些系統性創新成果為靶向腫瘤微環境及針對實體腫瘤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新思路與新策略 [9]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4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網站顯示,宋爾衞發表SCI收錄文章119篇 [8]  。2003年3月,宋爾衞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據此整理成的論文,被《科學》雜誌評為2003年度全球10大科技進展之四 [3-4]  ,進入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他還主編了《RNA干擾的生物學原理與應用》及《小分子RNA的基礎研究與臨牀應用》。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1年4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網站顯示,宋爾衞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8]  。研究成果先後被評選為“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和“2008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10]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12年
非編碼RNA在惡性腫瘤靶向治療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5年
乳腺癌轉移的調控機制及靶向治療的應用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宋爾衞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宋爾衞認為,一個人珍惜韶華的最好方式,便是積極探索與努力思考。“創新來源於對前人研究的傳承,也植根於紮實的基本功,希望同學們今後要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立意高遠,敢於追夢,在未來臨牀實踐和科研探索中勇攀醫學高峯。”他認為,出色的醫生必須是臨牀醫學科學家 [13] 
  • 指導學生
宋爾衞指導博士生於風燕的畢業論文《Let-7 microRNA調控乳腺癌幹細胞"乾性"的研究》入選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8] 

宋爾衞提出“腫瘤生態學説”

提出了“腫瘤生態學説”,經宋爾衞保乳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十年腫瘤特異生存率為91%,達歐美頂尖乳腺腫瘤中心水平。 [20-21] 

宋爾衞榮譽表彰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0年
中國廣東省衞生系統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2006年6月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先進個人

2008年
第六屆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

2009年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首屆傑出教授獎
中華醫學基金會(China Medical Board, CMB)
2009年
第二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創新獎)
2009年
2013年
2013年
何梁何利基金 [15] 
2014年
首屆中山大學名醫
中山大學
2019年11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0年5月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6] 

國家衞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21年5月20日
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獎 [19] 

2021年8月
2021年度“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20-21] 

2022年3月
十大卓越貢獻院管專家

2022年4月
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2-24] 

2022年9月17日
第十四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26] 
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獎勵委員會
2022年11月21日
2022年世界科學院—醫學科學獎
世界科學院 [28] 

宋爾衞社會任職

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7年6月
九三學社廣東省第八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1] 
2017年12月
2018年3月—2023年3月

廣州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 [2]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乳腺外科醫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臨牀腫瘤學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委員 [7] 
2021年12月
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2022年6月
九三學社廣東省第九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5] 
2022年12月
九三學社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31] 
2023年
廣東省出席第十四屆人大代表 [32] 

宋爾衞人物評價

宋爾衞長期從事臨牀一線工作,對腫瘤幹細胞領域和非編碼RNA領域的研究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4] 上海白玉蘭談家楨生命科學發展基金會評)
宋爾衞在乳腺癌基礎研究和外科手術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