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宅茲中國

(葛兆光創作圖書)

鎖定
《宅茲中國》是201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兆光。
書    名
宅茲中國
作    者
葛兆光
頁    數
330
定    價
39.00元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2011年2月
裝    幀
平裝

宅茲中國圖書介紹

2011年由葛兆光所著《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一書,由中華書局出版。 [1] 
副標題: 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
作者: 葛兆光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年: 2011-2
頁數: 330
定價: 39.00元
裝幀: 平裝
ISBN:9787101077643 [2] 

宅茲中國內容介紹

這本書討論“世界”“東亞”與“中國”、“學術”與“政治”、“認同”與“拒斥”、“國別史”與“區域史”這樣一些大問題。 [2] 
“中國”這個名詞,是每一箇中國人所熟知習用的,但是真正問起這個名詞的含義,相信很多人都不容易表述清楚。而隨着對“中國”這個名詞的思考,便會引發出一系列的問題:誰是東方?何謂“中華”?“中國”意識從什麼時候凸顯? “漢族”與“中國”有什麼關係?如何從歷史與現實中界定“中國”?中國會否在亞洲中“消融”……著名學者葛兆光以一個身在“中國”的學人,對這些問題作了深入的思考,尋求如何既恪守中國立場,又超越中國侷限,在世界或亞洲的背景中重建有關“中國”的答案。

宅茲中國作者簡介

葛兆光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
對於心繫中國文化命脈的大多數人來説,葛兆光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早在20世紀80年代文化研究熱得炙手時,他就是引人注目的一個亮點,而今,他已躋身於那些業績斐然、揚名海內外的大家名流之列。正派、認真、不媚不俗構成了他鮮明的個性。他先後出版了《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晚唐風韻》、《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中國古典詩歌基本文庫?唐詩卷》等一系列在海內外頗具影響力的專著。1998開始推出的《中國思想史——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彙集了他幾十年學術研究之精華,在學術界、思想界引起強烈反響。 [1] 

宅茲中國全書目錄

自序
緒説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
引言 “中國”作為問題與作為問題的“中國”
一 從施堅雅到郝若,貝:“區域研究”?出中國同一性質疑
二 從亞洲出發思考:在亞洲中消融的“中國”
三 某些台灣學者的立場:同心圓理論
四 大汗之國:蒙元與大清帝國對“中國”’歷史的挑戰
五 後現代歷史學:從民族國家拯救什麼歷史?
六 如何在中國歷史中理解歷史中國?
結語 歷史、文化與政治:中國研究的三個向度
【附記一】
【附記二】
第一編 在歷史中理解中國
第一章 “中國”意識在宋代的凸顯
——關於近世民族主義思想的一個遠源
一 “中國論”與“正統論”:中國意識的真正凸顯
二 實際政治與觀念想象的差異:天下、四夷、朝貢、敵國
三 中國:“邊界”的浮現
四 民族、國家與文化的觀念:反夷教的意識以及確立道統
五 漢族的和中國的,什麼是漢族的和中國的?
第二章 山海經、職貢圖和旅行記中的異域記憶
——利瑪竇來華前後中國人關於異域的知識資源及其變化
一 想象和知識的差距:異域的想象
二 建構異域想象的三類資源:旅行記、職貢圖和神話傳説寓言 [2] 
三 想象加上想象,故事加上故事:女國、狗國與屍頭蠻
四 利瑪竇之前的異域想象:來自古典知識和歷史記憶
五 利瑪竇來華之後:從“天下”到“萬國”
第三章 作為思想史的古輿圖
一 邊緣與中央:歐洲古代世界地圖中的東方想象
二 從天下到萬國:古代中國華夷、輿地、禹跡圖中的觀念世界
三 佛教地圖:另類世界的想象
四 內諸夏而外諸夷:以明代海防地圖為例
五 大“公”無“私”:從明代方誌地圖看當時人的公私觀念
六 小結
【附錄】謎一樣的古地圖
一 令人驚異的《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二 蒙元時代的世界新知識
三 是回回人的禮物嗎?
四 超越疆域的知識史視野
第二編 交錯的亞洲、東亞與中國
第四章 西方與東方,或者是東方與東方
——清代中葉朝鮮與日本對中國的觀感
一 誰是“東方”,何謂“中華”?17世紀中葉後漸行漸遠的中日韓三國
二 明以後無中華:朝鮮人的觀感
三 誰是中華文化血脈:日本人與漂流唐船船員的筆談
四 分道揚鑣:17世紀以後的東亞還有認同嗎?
第五章 想象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
——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説
一 關於日本近代的亞洲主義
二 晚清至民初中國對“亞洲主義”的複雜反應
三 世界圖像的各自想象:中日之間的差異
四 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或者傳統性與近代性
第六章 國家與歷史之間
——從日本關於中國道教、日本神道教與天皇制度關係的爭論説起 [2] 
引言 小問題引出大話題
一 二“福”爭論,爭什麼?
津田左右吉及其對中國道教的判斷
三 津田左右吉的困境:“影響”還是“借用”?
四 “古層”復“古層”:關於神道與天皇
五 中國影響:日本學界的新觀點
六 轉道高句麗?道教在東亞傳播的路線圖
七 中國學家加入論戰:宮崎市定的説法
八 橘逾淮則為枳:中國道教與日本神道教之差異
結語 有關道教、神道教與天皇制的爭論背後
第三編 理解亞洲與中國歷史的方法
第七章 邊關何處?
——從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日本“滿蒙回藏鮮”之學的背景説起
引言 問題的提出
一 晚清民初或明治大正之際:日本對“滿蒙回藏鮮”研究的興趣與東洋史學的形成
二 與歐洲爭勝:日本歷史學家對中國周邊的研究動機之一
三 清國非國論:滿蒙回藏鮮學在日本興起的歷史背景和政治意味
四 邊界還是周邊:如何從歷史與現實中界定中國
第八章 從“西域”到“東海”
——一個新歷史世界的形成,方法及問題
引言 文明交錯的空間:地中海、西域與東海
一 西域:從近代歐洲東方學、日本東洋學的轉向,到敦煌的大發現
二 東海:傳統文明在東亞近世的交錯與分離
三 研究重心與研究方法:西域研究與東海研究之異同
結論 預流,立場與方法——追尋文史研究的新視野
引言 學術史告訴我們什麼?
一 國際視野:從“虜學”到“從周邊看中國
二 中國立場:與域外中國學的比較
三 交錯的文化史:不必畫地為牢
四 結語:新資料、新方法和新典範
——文史研究的展望
參考文獻
基本文獻
近人論著 [2]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