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

鎖定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SRUS)又稱直腸良性孤立性潰瘍、直腸良性非特異性潰瘍,是一種由於直腸前壁良性孤立性的急慢性潰瘍所引起的消化道紊亂,以血便、黏液便、排糞困難及肛門墜脹疼痛為主要症狀的慢性、良性直腸疾病。多見於青年人,無性別差異,發病率低。
中醫病名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
外文名
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
別    名
直腸良性孤立性潰瘍
直腸良性非特異性潰瘍
就診科室
外科
常見發病部位
直腸
常見病因
未明,與局部黏膜缺血、腸道炎症、血管異常、細菌或病毒感染等有關。
常見症狀
便血、黏液便、便秘或排糞困難、裏急後重、直腸肛門疼痛、腹瀉、還可有大便失禁、大出血等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病因

SRUS確切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其潰瘍的形成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缺血
直腸脱垂黏膜的頂端嵌頓於肛管之上,加上外括約肌的強力收縮,可致黏膜壓迫性缺血和壞死。大量脱垂時腸黏膜下血管伸展、破裂也可致缺血。局部黏膜缺血常可形成潰瘍。
2.損傷
部分患者在排糞困難的情況下,自行以手指插肛以誘導排糞或復位脱垂的直腸時造成黏膜損傷,致潰瘍形成。
此外,SRUS還可能與腸道炎症、血管異常、細菌或病毒感染等有關。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臨牀表現

可出現所有肛門直腸疾病的症狀。可有便血、黏液便、便秘或排糞困難、裏急後重、直腸肛門疼痛、腹瀉、還可有大便失禁、大出血。部分患者左下腹部可捫及乙狀結腸腸襻,並有壓痛。直腸指診可於直腸下段前壁捫及增厚的黏膜潰瘍,觸痛,做排糞動作時可捫及脱垂頂端,指套帶血跡及有黏液。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檢查

1.內鏡檢查
潰瘍多數較淺,邊界清楚,基底覆有灰白色壞死物,潰瘍周圍黏膜呈輕度炎症,可呈結節狀。故可綜合為四個典型表現:直腸腔內有黏液、血液、黏膜發紅及水腫
2.X線檢查
(1)鋇劑灌腸 顯示直腸狹窄、黏膜顆粒粗、直腸瓣增厚。
(2)排糞造影 有獨特意義。SRUS行排糞造影檢查,可發現直腸內脱垂、直腸前突,盆底痙攣、會陰下降、腸疝和直腸脱垂等變化。
3.直腸肛門測壓和肌電測定
患者肛管靜息壓均無變化,肛管最大收縮壓下降,做排糞動作時恥骨直腸肌反常收縮,肛門外括約肌單根纖維密度增加,陰部神經終末運動潛伏期延長。
4.病理檢查
這是區別SRUS與腫瘤、炎症腸病及其確診的惟一可靠依據。其特徵性表現是黏膜固有層纖維閉塞,黏膜肌增厚並被纖維充填,肌層纖維化並增厚,可突向腸腔,黏膜下有異位腺體。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診斷

根據本病的臨牀表現特點和組織學改變的特徵,並結合內鏡等檢查常可做出診斷。一般認為當具有下列情況時應考慮為SRUS:
1.臨牀以血便、黏液便、排糞障礙及肛門疼痛等為主要表現;
2.內鏡檢查可見直腸前壁或前側壁黏膜有侷限性糜爛或潰瘍;
3.病理學檢查結果符合前述本徵組織學改變的基本特徵。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鑑別診斷

晚期臨牀表現和病理特點可類似直腸癌,應加以鑑別。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併發症

可併發急性大出血、腸穿孔、腸壞死、直腸脱垂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治療

1.保守治療
以內科治療為主。應進食高纖維素飲食,保持大便通暢,排便困難時應用緩瀉藥,應用1:5000高錳酸鉀坐浴,繼發感染時。服消炎藥物。經內科治療無效的嚴重患者可行局部手術切除,但易復發。伴有直腸脱垂者可行直腸固定術。
2.手術治療
由於多數SRUS患者有直腸脱垂或內脱垂,故目前多主張採用直腸固定術治療脱垂,輔以生物反饋法治療正常肌肉異常收縮。

孤立性直腸潰瘍綜合徵預後

潰瘍一旦形成,就有經久不愈的趨勢,可長達數年甚至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