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天宇

(書法家)

鎖定
孟天宇,字硯耘,號巖松,道號元一子,法號瑞超;男,漢族。1946年5月生,大專文化,是著名書法家 [1] 
中文名
孟天宇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6年5月
職    業
書法家

孟天宇基本介紹

照片集
照片集(7張)
書法家孟天宇,現任國家職業標準書法技能鑑定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漢字書寫評定委員會副主任、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副主席、海峽兩岸書畫印名家聯誼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九州書畫家協會主席、《書畫產業報》社社長兼總編、中國人民大學教師書法培訓總指導兼博士生書法客座導師,京華藍天書畫院院長、北京道家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書協會員等職、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聘請孟天宇為特聘教授 [2-4]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2]  [4] 

孟天宇人物成就

孟先生於1977年潛心書法,先後畢業於河南書法函授院、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曾受著名書法家任政先生以及錢沛雲先生精心指導,遍習歷代名帖,在“廣涉獵、精選擇、細領悟、深發掘”中,尤對褚遂良、歐陽詢及“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法帖下功夫最深,因得其形質和精髓,故書法沉着勁健、清秀飄逸、剛柔相濟、風格獨具。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大家啓功任政、謝稚柳、劉炳森等以及韓國書法大家金膺顯、新加坡書法名家陳聲桂、日本書法家柴田木石、石川芳雲等對他的書法都曾有過很高的評價。
書法作品曾在國、內外書法大賽中多次獲得最高獎或高獎,並在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被國、內外數十個單位和個體收藏。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人物成就

孟天宇2005年

2005年6月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等主辦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了《孟天宇李自星書畫藝術聯展》。
2005年10月由蘭州市人民政府等主辦在蘭州市舉辦了《孟天宇書法藝術展》。

孟天宇2008年

2008年11月在“第20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被授予“中國十大公益藝術家”榮譽稱號。

孟天宇2009年

2009年6月13日被世界和平聯合總會、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世界華人協會等六單位推選為“中國公益事業形象大使”。 [5] 

孟天宇“道家”思想

孟天宇書法 孟天宇書法
孟天宇先生經高道大德、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信陽大師引薦,皈依了道門,並拜了呂祖,授道名孟信玄,賜道號元一子。 [6] 
孟先生的書法清秀飄逸,沉着勁健,自成一體,老百姓很是喜歡。但也有人説他書法缺少霸氣,説他再有點狂野之氣就好了。可孟先生説“使不得,使不得,我本道家人,要以中庸和諧為本,霸氣永不可有;狂野非我本性,我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
基於這種思想,孟先生每次書法創作都是凝神靜氣、不急不躁、沉着穩健、心手合一。他寫字前從洗筆、洗器具、調墨、摺紙都十分仔細,特講乾淨整潔。寫字時從入筆到運筆到收筆。雖有情緒波動、輕重緩急,但都控制得恰到好處。
[6] 

孟天宇作品

《孟天宇楷書道德經》 [2]  由夏鐵良 [2]  先生策劃,採用線裝本裝訂。 [2] 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1-2] 
孟天宇先生用工整的楷書 [2]  ,在佈滿龍紋、印有紅線格的道教黃宣紙上抄寫出來的《道德經 [2]  更顯得別具一格 [2]  ,滿篇行氣十足 [2]  ,字字珠璣。 [2]  [4] 
《孟天宇楷書道德經》第一版出版2000冊 [7]  ,已經被書法界 [7]  、收藏界 [7]  、文化館 [7]  、博物院 [7]  、商界和演藝界名人所收藏。 [2]  [4]  [7] 
孟天宇作品 孟天宇作品

孟天宇社會活動

2008年05月21日 [8]  ,由北京市道教協會道家書畫藝術委員會 [8]  主辦的“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獻愛心活動在北京市呂祖宮開幕 [8]  ,孟天宇出席此次活動並進行了捐贈。 [8] 
2009年6月28日 [9]  ,蟹島首屆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在北京蟹島展覽館隆重開幕 [9]  ,孟天宇出席並接受了專訪。 [9] 
2011年07月 [10]  ,由孟天宇 [10]  、朱墨 [10]  、汪國強 [10]  、羅中皓 [10]  四位書畫藝術家組成的“八一”慰問小組,來到了重慶市邊防總隊 [10]  ,創作了近三十幅的書畫作品贈送給邊防官兵。 [10] 
2015年03月06日 [1]  ,由思言書屋 [1]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 [1]  、新華出版社 [1] 中國書畫藝術品鑑定評估中心聯合主辦 [1] 炎黃書畫家協會 [1]  、北京意門美術館協辦 [1]  的“國學典籍書法展”第一場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隆重開幕 [1]  ,孟天宇出席書法展開展儀式。 [1] 
2017年01月07日 [11]  ,孟天宇出席京華藍天書畫展暨殘疾人助盲公益活動,並在開幕式上致辭。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