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莊村

(河北省沙河市綦村鎮孔莊村)

鎖定
孔莊村地處河北省沙河市西部山區太行山麓,距沙河市市區、邢台市分別為30公里。孔莊村歷史源遠流長,始建於唐代,距今1200多年。一條天然形成的暗道貫穿村莊腹地並經後人修復保留下來。孔莊因此而得名。該村總佔自然面積0.6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5600多畝;土地面積2000多畝;485户;2300餘人。村裏沒有工副業,以農業種地為生。全村共27姓組成共同構建的和諧鄉村。 [1] 
孔莊地帶人傑地靈、革命根據地:1938年日軍在孔莊車坊地製造了歷史有名的“三一一慘案”,沙河市人民政府在此地建立了紀念館教育後人。村內風景優越。有幾百年前的古橋、古井、古街、古建築、千年柏、萬年槐,在村裏形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被頌為“五省善人廟,天下第一祠”的小西天,“聖母宮”廣濟四路香客。在舊社會萬名香客上頂必經孔莊大峽谷,曾有“七里闖,八里峽,二十里高山往上爬”之説,孔莊大峽谷正在開發。 [1] 
中文名
孔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沙河市
地理位置
沙河市區西北約29.5公里處的山區
面    積
0.6 km² [1] 
人口數量
2300 人
著名景點
孔莊聖母宮

孔莊村地理環境

孔莊村位於河北省沙河市西部。地處太行山腳下,多山地!該村範圍內有多處寺廟等旅遊景點。
孔莊村 孔莊村
原屬於孔莊鄉,後鄉鎮合併設孔莊辦事處,每年3月有傳統的廟會。

孔莊村風景名勝

孔莊村 孔莊村
孔莊聖母宮:又叫碧霞元君聖母寺,是一處道教聖地,始建於隋開皇八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關於碧霞元君的來歷,有的説是東嶽大帝的女兒,有德説是《封神演義》中財神趙公明的妹妹,而民間多把她視為“送子娘娘”來供奉。據傳,秦王李世民在統一中原之前,曾在孔莊聖母宮(奶奶老根營):附近征戰。有一次兵敗,藏於廟中得以躲過敵兵。後來,李世民登上皇位,為報答聖母搭救之恩,遂降旨對該寺大加修繕,將正殿建成九檁八搭朝王殿式,同時還新建了地藏王閻羅殿、戲樓等,從此孔莊聖母宮香火日盛,享譽北國,被稱為冀、晉、豫、魯、陝等五省第一寺。
廣神巖:從孔莊村西南的橋上出去後,直奔坐落在孔莊西南方5公里處的西南溝,遊覽坐落在西南溝村西一處突兀的崖壁下的廣神巖,它原名謊神巖,來源於唐朝秦王李世民在這一帶作戰時的一段歷史,當年秦王與其舅舅竇建德作戰時,為偵察敵情,帶少數親兵深入敵營,被發現後追逃至此,當時在此修煉的的道士,將其藏入觀內,對敵謊稱已經逃遠,從而使秦王躲過追兵,秦王登基後,想起此事,加封道士為謊神,擴建廟宇,塑其像享受香火,道士修煉處也被命名為謊神巖,又因歷代善男信女們屢屢相求必應,認定謊神神通廣大,也就叫成廣神巖了。
孔莊村 孔莊村
廣神巖依山壁而建,拓石成洞,有三門三閣,內有玉皇殿、財神殿,殿外崖壁上,九棵古柏紮根於岩石之中,為神巖一奇。秦王洞在西南溝村東,向南騎行約1公里左右路右邊有一條土路,在此下車,沿土路左側山上。同樣因為秦王得名,相傳秦王被圍,心急之下踏山成洞,秦王與兵士鑽洞而出,逃出包圍,洞口寬高各有數丈,據説洞深綿延數十公里,從來沒有人走到過盡頭。洞頂蝙蝠成堆聚在一起,倒掛在洞頂上。

孔莊村著名人物

王增申(沙河縣孔莊村十二軍三十六師排長)
王增申,男,1927年生於太行山東麓,沙河縣孔莊村一個農民家庭,兄弟五人,排行老四。父親王培德,純樸正直,一生務農。大哥王更申,1937年3月11日被日本慘殺。二哥王丙申本村務農。三哥王桂申,早年參軍,曾參加過大別山游擊戰,南京解放後,在南京軍分區工作,現已退休於南京軍分區幹休所。五弟王諾申本村務農。1945年秋,八路軍到沙河一帶擴軍,鄉村有志青年紛紛報名參加。王增申當時積極報名,成為一個光榮的八路軍戰士,所編十二軍三十六師,由於在部隊英勇作戰、奮勇當前、屢立戰功,表現突出升任排長。1950年2月在解放四川省銅梁縣戰鬥中,他率隊奮戰兩晝夜,英勇犧牲,年僅23歲。1962年五弟王諾申通過民政部門,將王增申屍骨從四川省銅梁縣烈士陵園遷回故里。 [2] 
王立才 (沙河縣十六旅四十七團機槍連連長)
王立才,男,出生於1924年,沙河縣孔莊村人。父親王屆成一生務農,弟兄三人,排行老三。長兄王貴貞抗日戰爭時期參加八路軍,1945年5月在山西左權縣戰鬥中受傷落户此地。王立才,1945年7月參軍在六縱十六旅四十七團。歷任排長、機槍連連長。在作戰鬥中,他身為一連之長,英勇作戰,身先士卒,率領全連戰士發揚不怕苦,不怕犧牲的頑強拼搏精神,打退敵人的多次進攻,為部隊前進,掃平了道路。由於作戰勇敢,他多次榮立戰功,受到上級的嘉獎。1947年5月在解放河南湯陰戰鬥中光榮犧牲,時年23歲。上級追認為“特等殺敵英雄”,授予“革命功臣”獎匾一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