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嫁雞隨雞

鎖定
嫁雞隨雞(拼音:jià jī suí jī)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杜甫新婚別》。 [1] 
嫁雞隨雞比喻女子出嫁後,無論丈夫好壞,都要安於所遇。 [1]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常與嫁狗隨狗連用。 [3] 
中文名
嫁雞隨雞
拼    音
jià jī suí jī
近義詞
嫁狗隨狗
反義詞
朝秦暮楚
出    處
新婚別
注音字母
ㄐ一ㄚˋ ㄐ一 ㄙㄨㄟˊ ㄐ一
語法屬性
作謂語、分句

嫁雞隨雞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唐·杜甫《新婚別》詩:“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1] 
衍生典故
北宋·歐陽修《代鴆婦言》:“人言嫁雞逐雞飛,安之嫁鴆被鴆逐。” [2]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嫁雞隨雞”。 [2] 

嫁雞隨雞成語故事

相傳宋朝年間有一個楊員外,他有一個女兒名叫楊秀英。 [2] 
楊員外家大業大、有錢有勢,想做的事沒有做不成的,他常説:“諸事由人不由命。”不料,女兒楊秀英偏偏與父親唱起了反調,她説:“爹爹説得不對,應該是諸事由命不由人。”楊員外聽了女兒的話很生氣地説:“萬事由命?!那好,明天我就把你嫁給街上的乞丐。” [2] 
楊秀英説:“您隨便把我嫁給誰都行,我是嫁給乞丐就跟着乞丐,嫁給老頭就跟着老頭。反正命擺在這裏,嫁給誰都是一樣的。”第二天,正在氣頭上的楊員外果真把女兒嫁給了街上一個姓王的乞丐。楊秀英也乖乖出嫁了。夫妻二人雖然貧窮,但是夫唱婦隨,感情十分融洽。他們還生了兩個兒子,取名叫“金梁”和“玉柱”。 [2] 
後來,據説那個姓王的乞丐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芳的兒子,他們夫婦二人被趙德芳接進京城,從此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 [2] 

嫁雞隨雞成語寓意

嫁雞隨雞,凡這個成語出現的場合,多半是被用於表達安於現狀、百般無奈的心態。成語會從當事人或是周邊的人口中冒出來,成為逃避新選擇、退守舊營壘的託詞。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一嫁定終身的局面已經被打破。如果不滿意現狀,可以選擇“再嫁”,不但適用於婚姻,也適用於任何經過認真思考、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的人做出新的判斷和決策,而不必再拘泥於這個成語所表達的消極態度。 [2] 

嫁雞隨雞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嫁雞隨雞”用於比喻女子出嫁後,無論丈夫好壞,都要安於所遇。 [1]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常與嫁狗隨狗連用。 [3] 
運用示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常言道:‘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車骨頭半車肉,都屬了劉家,怎麼叫做‘李媽媽’?” [1] 
清·李漁《奈何天·憂嫁》:“雖然不好明説他丈夫醜陋,只把嫁雞逐雞的常話勸誨他一番便了。” [1] 
現代·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一八:“咱橫豎是個婦道,嫁雞隨雞。” [1] 

嫁雞隨雞拓展閲讀

有一種説法認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由“嫁乞隨乞,嫁叟隨叟”諧音訛化而來的。“嫁乞隨乞,嫁叟隨叟”的意思是説,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跟隨他生活一輩子。後來,這個俗語慢慢轉換了語音而成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用來比喻女子出嫁以後,不論丈夫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出色還是平庸,都要安於所遇。 [2] 
也有人認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由“嫁稀隨稀,嫁叟隨叟”諧音訛化而來的,“稀”與“叟”相對,分別指“少年”和“老人”,從詞語的對仗工整方面看,比“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更為合理。 [2]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498
  • 2.    《中國成語大會》欄目組編著.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 1[M]. 南寧:接力出版社, 2015.11:28-30
  • 3.    周宏溟編著. 九用學生成語大詞典[M].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9.08:144